試點文明養犬,銀川這些小區都有一些啥變化

  11月1日,《銀川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將受到處罰。長期以來,狗患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問題,也是令管理部門頭疼的頑疾。為了有效治理狗患,今年8月以來,銀川市綜合執法局依託物業管理部門,在市轄三區設立了9個試點小區探索文明養犬先進經驗。試點已有3個月,效果如何?連日來,記者走訪了5個試點小區,實地感受文明養犬給小區帶來的變化。


  1:設立遛狗專區  文明養犬行為增多

  在興慶區文明養犬示範小區——塞上驕子A區一期,進入小區大門,過道兩側設置有文明養犬宣傳標牌,還配置了寵物便便箱。據瞭解,去年小區物業投資在該小區設立了多處寵物便便箱等。小區被確立為試點後,物管員、保安、社區志願者除了加大文明養犬宣傳力度外,還對小區內遛狗不拴狗鏈、狗隨地便溺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和監督。對於小區內的無主犬和流浪狗,則聯合執法人員隨時抓捕。“小區內現在很少見到流浪狗,帶小孩出門很安全。”15號樓一位居民告訴記者。 

  在金鳳區楓林灣小區,記者從東大門進入後看到,道路兩側有醒目的文明養犬標牌。該小區物業公司的張經理告訴記者,通過摸底,有39戶居民養了45只寵物狗,居民入住前就作了文明養犬約定。小區被確定為試點後,物業與綜合執法局執法人員配合,在所有單元樓道張貼文明養犬提示,設置了16個寵物便便箱,放置廢棄報紙、塑料袋,方便遛狗居民及時清理狗便。同時,專門設置了5000平方米遛狗區,養狗居民在該區域內可自由遛狗。記者在遛狗區看到,除了便便箱,還設置了一個狗狗公廁,為遛狗居民提供便利。“通過文明養犬引導,90%的居民能做到自發維護小區環境。”張經理說,現在小區養狗不文明行為減少,流浪狗極少能進入小區,養狗糾紛也更容易處理了。 

  採訪中,該小區16號樓的林先生正牽著一隻泰迪遛彎。林先生告訴記者,他出門遛狗時,必須拴犬鏈,兜裡揣著舊報紙,一旦狗狗排便了,就迅速清理掉。遇到養狗的其他居民,他也會熱心提醒:“一定要文明養犬,小區環境得靠大家維護。” 

  記者瞭解到,文明養犬示範小區普遍設立遛狗專區或禁止遛狗專區,設置各種文明養犬宣傳標牌;物業管理人員、社區志願者和執法人員加強合作,“宣傳+勸導”使小區內的有主犬管理逐漸走上正軌;摸底建檔、督促辦證、打疫苗,有了犬隻擾民投訴也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對於無主犬或流浪狗,物業公司聯繫執法人員抓捕,控制好小區內的流浪狗數量,減少對居民的潛在危險。

  2:不文明養犬現象依然存在

  記者在走訪的試點小區看到,一方面,部分養狗居民文明養犬意識提高了,比如在西夏區興洲花園試點小區,10號樓的一位女士從單元樓出來時,用狗鏈牽著她的寵物狗金毛。另一方面,不文明養犬行為仍然存在,在楓林灣小區,一位女士帶著3只小狗在小區內遛彎,沒有一隻拴狗鏈。 

  在西夏區萬達華府試點小區,通過文明養犬宣傳和督導,該小區摸底建立臺賬,設置禁止遛狗區,在遛狗專區設置寵物便便箱4個,小區內文明養犬宣傳標牌隨處可見。採訪中,有居民反映,小區公寓樓的養狗人士素質差,讓狗在樓道內隨地大小便,而且不清理,希望有關部門進行整治。對此,西夏區綜合執法局執法人員表示,前期該小區流浪狗比較多,執法人員已經抓捕了多隻,現在流浪狗明顯減少。接下來,執法人員將與小區物業配合,結合《銀川市養犬管理條例》,依法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進行查處。

  3:今後將為狗狗建立統一管理系統

  據銀川市綜合執法局監督考評科工作人員介紹,結合多年的犬隻整治經驗,執法人員發現養犬人進入公共場所後,糾正不文明養犬行為時難度大易引發糾紛,但在社區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物業和社區都熟悉其“底細”的情況下,養犬人礙於情面願意服從物業勸導和管理,對自身行為會有約束。“目前,文明養犬示範小區的試點還不錯,外地同行稱之為‘銀川經驗’。”該工作人員說。 

  據悉,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文明養犬示範小區的經驗將逐步在三區推廣。採訪中,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得益於《銀川市養犬管理條例》的實施,各部門職責清晰明確;結合文明養犬示範小區的成功經驗,各部門各司其職,開展聯合行動和執法行動,推動銀川市文明養犬工作。對於如何調動社區物業管理部門的積極性,目前,銀川市綜合執法局積極協調住建部門建立科學考評機制,將把文明養犬納入考核管理,通過物業公司從源頭治理狗患。 

  有了文明養犬示範小區的成功經驗,下一步,銀川市將為寵物狗建立統一管理系統,同時加大設施投入,提高養犬門檻,從源頭規範養犬行為,維護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記者 張豔麗 文\\圖)

試點文明養犬,銀川這些小區都有一些啥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