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一己之力,创造中国11个第一;府中两位女佣,其后代人尽皆知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晚清的红顶商人盛宣怀践行了这句诗的中心主旨,他出生名门,刻苦求学,后半生的荣华富贵皆起源于早年的勤奋好学,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之后,亦未曾忘却国之兴亡匹夫有责,致力于国家之实业发展,力求当时身处动荡的中国社会能够良好发展。

盛宣怀于1844年11月4日出生在江苏常州这个人杰地灵之地,他的一生成就无数,广交好友,结识之人多为达官显贵、位高权重之流。而他的府中,也走出了两个后代十分知名的女佣:吕葆贞和倪桂珍

当时的盛宅门庭若市、客似云来,庞大的家族之下拥有了数目惊人的佣人们。这其中,有一位貌美如花、行为端庄沉稳的女子吕葆贞独得主家的喜爱。吕葆贞素日里不愿与人争抢,性格恬静,一心向善,是一个非常讨喜的小家碧玉,这样的女子盛宣怀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当他有幸结交了赵庆华以后,便萌生了将吕葆贞许配给赵庆华的念头。

他凭一己之力,创造中国11个第一;府中两位女佣,其后代人尽皆知

一则是考虑到吕葆贞身份卑微,如若没有机缘一生恐是难寻一份良缘;二是想要通过吕葆贞和赵庆华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知晓吕葆贞性情温和,绝不会是霍乱内宅之人。这样的决定,可谓是一石三鸟,赵庆华收获了美妾,吕葆贞享受了尊荣富贵,盛宣怀也得到了赵庆华的赏识。

事实证明,盛宣怀的决定十分正确,吕葆贞嫁入赵家后为自己夫婿开枝散叶,其中便有赵四小姐赵一荻,而赵四和张学良的爱情纠缠,就广为人知了。盛宣怀的说媒,换来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想来也是不解之缘吧。

另一位佣人倪桂珍,准确来说她是盛家的养娘,专职负责教育盛家后辈学习和照料他们的日常起居。相较于吕葆贞的低微身份,倪桂珍多了几分的尊贵。她于1869年出生于余姚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祖上可追溯至明朝徐光启,这样的出生注定了倪桂珍的不平凡,她自幼熟读诗书,十分擅长算数,学有余力之闲暇还热爱演奏钢琴。

他凭一己之力,创造中国11个第一;府中两位女佣,其后代人尽皆知

如此精彩的人生履历,自然是让盛家心动的,故在当时一个男权社会中,倪桂珍有幸被选中成为了盛家的养娘。倪桂珍自小受父辈影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信奉自由民主,对于清末的动荡碾压悲痛于心。而在婚姻之事上,倪桂珍更是相信会有耶稣作为引导

后来,倪桂珍结识了牧师宋嘉树,生下了赫赫有名的宋家三姐妹: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家三姐妹的人生波澜壮阔,而第一夫人的母亲是从晚清首富之家走出来的佣人,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吧。

通过这两位佣人的出路,也可看出盛宣怀这位晚清首富的能力。盛宣怀心中自有一番成算,他可以说全然妥善安置了吕葆贞的后半生。吕葆贞的前半生只能是个无从选择的女佣,每日里伺候着主人家,但后半生她享受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得到了赵庆华的庇护。

这是盛宣怀的仁慈,他并没有轻贱一个佣人的生命,而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了吕葆贞最好的生活。

晚清时期,社会阶层可以改变许多事情,一方是任人宰割的命运,一方是雍容华贵的生活,谁也不能说盛宣怀做的不对。

他凭一己之力,创造中国11个第一;府中两位女佣,其后代人尽皆知

倪桂珍则显示了盛宣怀的鉴人之能,世上女子万千多,他偏生选中了倪桂珍作为子嗣的养娘,也是看出了她并非池中物,将来等能有番造化。果不其然,倪桂珍诞下了民国的第一夫人,她的子女都功成名就。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盛宣怀从官员到晚清首富的这条路并不平坦,他也曾面临许许多多的龌龊之事,生活也经历过窘迫和困顿,但他从未放弃过,待到名利双收之时,过往的遭遇犹如浮云,风一吹也便都散去了。盛宣怀崛起之后,并没有为富不仁,他乐善好施,是晚清著名的慈善家和实业家。

盛宣怀凭借一己之力,创造了当时中国的十一个第一:第一个民用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国内银行,第一条铁路,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还有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办等等。

他的举措,不仅关注民生实业,更加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致力于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他的这些创先的举措中,很多都是为了阻止列强对于中国的钳制,由此可见他的一片赤忱爱国之情。

他凭一己之力,创造中国11个第一;府中两位女佣,其后代人尽皆知

当时的社会,统治阶层昏聩无能,官员腐败,列强欺压,民不聊生,盛宣怀对这样的现状悲痛无比。1906年春夏交叠之际,江苏、安徽各地发生了特大的水灾,受灾面积庞大,灾民众多,他看着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心痛难耐,积极开展救灾活动,帮助受灾群众,广泛号召社会各界对于此次灾情的捐助。盛宣怀的一颗悲天悯人之心,由此可见

盛宣怀晚年留下遗嘱,将自己的万贯家财分出一半留做慈善基金,随后于1916年4月27日,他带着对现状的失望和力不从心病逝在上海,他的一生就此落幕。死后的葬礼尤为壮观,轰动了当时的上海滩,许多人慕名而来参加他的葬礼,送别这位不一般的晚清首富盛宣怀。

他的一生都在奋斗于钱财之道,而他令人钦佩的是当他功成名就之时,不曾忘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他没有肆意的收敛钱财而不知回报,相反,盛宣怀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关怀疾苦的劳动人民,用心经营着自己的事业。

他凭一己之力,创造中国11个第一;府中两位女佣,其后代人尽皆知

盛宣怀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早年的敏而好学是他成功的基础,随后的红顶商人身份是他成功的起点。他没有辜负所学所知,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出路来力图救国,虽然最终没有改变现状,但他的努力并不可磨灭。盛宣怀从事的产业之多,至今尤令人感慨和敬佩,这样的奇人,世间也不多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