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基建三季報總覽

感覺最近的行情畫風是這樣的。

白酒業績不好了,

我們來拋基建吧~

消費業績不好了,

我們來拋基建吧~

保險新單不行啊,

我們來拋基建吧~

上漲的行情你就別指望基建能參與,

下跌的行情,

你就等著基建一起撲街。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老實說,

基建這一年多的走向,

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因為當前基建工程的估值,

已經遠低於16年的熔斷底,

估值奔向14年的低谷期。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14年時候的基建龍頭是什麼樣?大概就是0.7PB的中建,

0.6PB的鐵建,

0.6PB的中鐵。

老實說這個估值是有點突破我的想象,

但哪怕真去到,

我認為大家也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但哪怕到了這種估值,

大概率也只是短暫性的情況,

而且當前有一個關鍵指標,

跟14年的時候區別極大。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14年年中的時候,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超過4%,

而當前的國債收益率相比那時候是低了一大截。

從這角度來看,

基建的估值如果再跌回當時,

那可以說比當時的機會更加黃金。

另一方面,

三季報出來後,

基建板塊整體表現可以說非常亮眼,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接下來我們再從更加微觀的角度去看看基建板塊

訂單拐點

上一年基建板塊被不斷下殺的核心邏輯,

在於政府訂單收縮已經基建行業的去槓桿。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17和18年兩年,

槓桿率是快速下降。

然後,

18年的時候,

疊加PPP項目的收縮,

基建的訂單持續萎縮

不過,

在這種情況下,

基建板塊的淨利潤率整體是一直向上的,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所以18年實際的情況本質上也沒市場想的那麼差。

當然這些都是反映過去的經營層面上的東西。

我們常說市場喜歡看未來,

那麼我們也看看當前代表未來的基建公司訂單情況。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截止到9月底,

目前披露了訂單數據的龍頭基建企業整體的增長都非常不錯

中建雖然比較垃圾,

但是中建相比其他基建行業是兩條腿走路,

地產業務今年增長極高,

所以整體的增長以及利潤都很有保障。

總的來看,

今年基建的訂單增長和整體保持在兩位數以上,

而他們的估值基本都是個位數。

另外,

大家還很容易忽略一個重要的信息,

基建訂單反映到財務上是有滯後性的,

就像地產銷售額一樣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當前龍頭基建公司的在手訂單總量跟銷售額比,

平均在3.86倍,

其中中建更是達到了4倍。

這些訂單就像地產的已銷售未結算的合同,

或者類似保險保單未來的利潤一樣,

是後續業績的核心保障。

當然,

考慮到基建行業的確定性相對於地產銷售和保險保單來講沒那麼高,

所以這個收入比需要打個折扣,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能看出當前的基建龍頭企業是肉眼可見的低估。

最後的黑暗

通過上面的分析,

當前基建板塊的業績確定性可以說非常高,

並且訂單問題今年也有顯著改善。

當然,

訂單的持續性如何我們接下來還要進一步觀察,

但把週期拉長來看,

基建訂單未來五年大概率能保持比較穩定的增長水平。

與此同時,

公募基金持有的基建板塊佔比,

繼續走向歷史性的低倉位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當前的公募基金持倉繼續下降到0.33%的歷史低位,

從這個倉位來看,

當前還持有基建個股的基金,

估計就只剩下指數基金了。

如果非要給這個持倉做一個解釋的話,

那基本就是公募對於基建的認識是全行業崩盤。

但這種極小概率的事件,

顯然是不太可能,

尤其是當前的基本面情況可以說非常良好,

我們投資也不應該建立在這種極小概率的預期上。

所以,

當前的基建板塊一方面是業績上繼續穩定增長,

訂單也穩定提升,

手上未結算的業務不斷累積。

而在市場認知裡,

這個行業就是要崩盤。

基本面的拐點很可能已經到來,

而預期卻依舊持續惡化,

巨大的機會就潛藏在這裡面。

話說最近我已經成為經典反指,

一口毒奶下去全炸,

根據本人不完全統計,

已經在私房課裡奶炸了中建、

鐵建、

平安、

新華、

保利、

新城。

今天我頂著鴨梨給基建板塊大奶一波,

明天基建暴跌請各位不要拍我。。。。

基建的史詩級機會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