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打的是极其的惨烈的?

史学达人


说到历史上打的最为极其惨烈的一场战役,我就想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张灵甫和粟裕将军之间的孟良崮战役。

我们都知道张灵甫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正是因为蒋介石倚重他,所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就把他的嫡系军队七十四师,交到了张灵甫的手上。

张灵甫这样的猛将,在带上这些虎狼之师,他们的战斗力当然是不可小觑的了。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在这一方面张灵甫从来也没有谦虚过。

可以说放眼整个国民党内的军队,张灵甫以及他的七十四师,绝对是最高高在上的一支国民的军队。

他们对于国民党其它的军队,也从来没有瞧得起过。

不得不说张灵甫以及他的七十四师也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他们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最为强大的后盾作,也就是蒋介石作为支撑。

所以,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也是国民党内部其它军队最不敢惹的。

张灵甫当七十四师师长的时候,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正好是在华东地区和国民党作战,而且粟裕用兵如神,每次战役或大或小,他都能取得胜利。

尤其是粟裕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的战役打响,更是让蒋介石对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产生了畏惧。

为了给蒋介石排忧解难,对战粟裕华野军的任务,张灵甫就从蒋介石这里接过去了。在张灵甫看来,若是国民党的部队,能够歼灭粟裕以及他的华东野战军的,也只有他们七十四师才能做得到。

当然了张灵甫也知道,他即使能做到,也必须和其它国民党的军队相配合。因为华野军的战斗了,国民党内部比谁都清楚。

当时也只有更多的国民党军队联合起来,他们才能够彻底的解除蒋介石的后顾之忧,对粟裕的华野军造成重大的打击。

要说张灵甫真是艺高人胆大,他决定拿自己的七十四师做诱饵,干一场大的,把粟裕和他的华东野战军,全部引诱到孟良崮,然后配合其它国民党的军队,围而歼之。

这个作战计划张灵甫也给蒋介石沟通过,蒋介石十分赞赏,很佩服他勇气可嘉。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可以歼灭粟裕以及华野军的,一个绝佳机会。

得到蒋介石的认可,粟裕就开始向孟良崮进发了。

张灵甫的一举一动,其实早就被粟裕看到了眼里,而且张灵甫的计划粟裕也明白的很。对于张灵甫来说,他只有把粟裕引到孟良崮,才能创造一个歼灭粟裕华野军的机会。

但是,对于粟裕来说,同样这也是他歼灭张灵甫以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的一个机会。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粟裕看来,他歼灭七十四师的把握更大。

粟裕之所以想到自己的把握更大,是因为张灵甫现在是孤军深入,若是粟裕去孟良崮的话,张灵甫得知后,再告诉蒋介石,蒋介石在调兵来。这都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至少是需要几天的时间。

粟裕想的就是用蒋介石调兵的这几天时间,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全部给歼灭,然后全身而退。

当然这个计划也是很有风险的,可是,这个风险在粟裕看来是可以控制的。

不得不说,这一战确实是一个强者和另一个强者之间的对决呀,这个世上也只有强者才能走如此险的局。

粟裕果然带着他的华野军,到了孟良崮。一到孟良崮,他们就发动了最为猛烈的进攻,张灵甫被逼到孟良崮山的最顶峰。

两军之间开始发生了最为激烈的火拼,经过四天的血战,张灵甫以及他的七十四师,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全部歼灭。

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等来援军,就先战败了。

这也正是粟裕之前预料到的,在歼灭七十四师之后,粟裕意识到要马上撤退了。国民党大部队肯定就要来了,据说在粟裕带着华野军撤退仅仅三个小时之后。国民党的大部队蜂拥赶到了孟良崮,想想是不是有点后怕。

可惜的是,他们来晚了,这时候战事早就结束了。所以,孟良崮之战就是中国历史上打的最为惨烈的一场大战。


不才讲史


朱德指挥的三河坝战役是我军历史上一次比较惨烈的战役。这次战役虽然规模不大,3000对2万,时间不长,只有3天,但从这次战役中走出了共和国3位元帅:朱德、陈毅、林彪,2位大将:粟裕,许光达,1位上将:周士第。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到了广东大埔县的三河坝,为了确保主力部队南下,周恩来命令朱德率二十五师3000人在三河坝阻击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的进攻,阻击时间为3天。当时二十五师师长是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林彪、许光达是连长,粟裕还是一名班长。

战斗中,朱德、陈毅亲临一线,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险恶情况下,我军以一当十,血战三昼夜,敌人以炮火狂轰滥炸,我军依托壕沟阵地,一次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许光达、粟裕先后负伤。共产党员、三营营长蔡晴川,是黄埔军校三期生,在笔枝尾山战斗中,带领全营200多名官兵断后,全部壮烈牺牲。

在完成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后,朱德下令部队撤出战斗。此役消灭敌人1000多人,但我军也损失了(死伤俘散)约1800多人。

后来,经过天心圩整顿,朱德、陈毅率领这支800多人的队伍上了井冈山,实现了伟大的朱、毛会师。

参加 南昌起义的肖克上将对三河坝战役曾这样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没有井冈山会师,罗霄山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对南方游击战争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





zj史海拾贝


1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地点:

中国上海

结果:

日本获胜,上海沦陷

意义:

粉碎了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时间:

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

主要指挥官:

蒋介石,松井石根

伤亡情况:

中国宣布伤亡30万人,日本宣布伤亡4万余人

2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1]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2]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炮洞。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五圣山方向。[3]

名称

上甘岭战役

地点

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

时间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

参战方

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结果

中国人民志愿军胜

参战方兵力

志愿军4.3万人

“联合国军”4万余人

伤亡情况

志愿军伤亡1.15万

美韩军伤亡1.5万[4]

主要指挥官

秦基伟,崔建功,李德生

联军指挥官

詹姆斯,史密斯,丁一权

英文名称

Battle of Triangle Hill

战役意义

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


弥渡逆旅


1934年11月27日上午,一份空中侦察报告送到薛岳的案头,这个“追剿军第二路军”上将司令官惊讶地发现:红军一部已经渡过湘江,在西岸占据了桥头堡,并且江水上也架起了浮桥,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建立了阻击线,构成了一条“长廊式”的通道,而在湘江东岸的大路上,大队红军正奔向江边而来。



薛岳脑袋瓜子嗡嗡的,因为在湘江西岸负责堵击的桂军和湘军都不怎么靠谱,湘军何健只有两个师到达全州附近,桂军夏威的第15军主力干脆向后收缩,避免与红军作战的意图非常明显。并且此时红军大队所在的文市距离江边只有70公里,以红军惊人的机动速度,一昼夜完全可以到达,按照当前态势,红军主力顺利渡过湘江几乎没有问题。

薛岳还有一个苦恼,就是他的中央军并不能直接追到湘江上游的岸边,因为那已经是广西地界,很难说是否会与桂军发生冲突,他的一个先头营稍后果然被桂军缴械, “各军相互掣肘,全无大局观念”。在三伙敌人都不能倾全力压上的情况下,中央红军如果能够迅速疾进,在11月29日天明之前全部通过湘江,则红军的战史极有可能改写。



可惜的是,红军核心单位“红星纵队”携带了太多的坛坛罐罐,甚至包括笨重的印钞机,在数千名挑夫的协助下仍然行军缓慢,他们从11月28日凌晨出发,至11月29日才走到石塘圩,一天一夜仅仅走了20公里!就在这一天之内,湘江西岸的局势急剧恶化起来,要不说“兵贵神速”,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首先是湘军,在蒋介石的严令下,何健快速增援了两个师,使攻击红军右翼阻击线的敌人增加到四个主力师,红一军团在林彪的指挥下陷入苦战。其次是桂军,蒋介石措辞严厉的电文让白崇禧不敢再耍滑头,出动老本第7军,猛攻红军左翼阻击线的红三军团,彭德怀给最前沿的红5师师长李天佑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在新圩坚持四天”!



我们常闻“湘江血战”,却未必了解当时战场的残酷性,如果红一、三军团不能守住湘江西岸的阻击阵地,则渡口一定丟失、浮桥必然被毁、数万红军将被分割在湘江两岸,遭到敌人的前后夹击。与此同时,担任后卫任务的董振堂红五军团,还必须顽强阻击中央军的追击,不使其接近没有战斗力的“红星纵队”,红八、红九军团则在两翼护卫,整个队型很像五个硬汉“抬轿子”。

就这样,中央红军全部五个军团分别在前后左右进行血战,以阻击湘军、桂军和中央军的疯狂进攻,从而掩护他们身后的红星纵队到达湘江并全部渡过去。这段不足70公里的路程,红星纵队却整整走了三天,中国革命史上最惨烈的战役就在这三天里发生了,几乎每一分钟,都会有红军战士倒下。



到11月30日上午,红星纵队的前锋终于抵达湘江东岸,在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开始渡江,而在这三天的血战中,红一、三军团的阻击线不断被敌压缩,至12月1日凌晨几乎就要撤到渡口边上了,红军的渡江通道面临被封闭的危险,在决定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红一、三军团动用了所有预备队,终于又撑住了一个白天。

至当天下午17时30分,红星纵队全部过江,浮桥已被炸断,最后徒涉过江的是红八军团一部,率领他们的是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此时从界首方向冲过来的桂敌距离渡口已不足两公里,炮弹子弹都可以打到桥头了,真的是千钧一发。然而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红34师已经来不及渡江了(绝命后卫师的原型),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师长陈树湘以下几乎全体壮烈牺牲。



一直到红军接近湘黔交界的12月4日,桂军才停止追击,惨烈的湘江战役终告落幕。中央红军在七天七夜的浴血搏杀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出发时的86000(一说88000)余人锐减到30000余人,牺牲和失踪的红军指战员多达35000余人,其中红八军团原有官兵10922人,历经湘江战役后归队者不足1000人,被迫取消建制。

湘江战役,红军战士用鲜血保卫了红星纵队,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保留了人民军队的火种,这一战足可惊天动地,铭记史册。


度度狼gg


历史上有一场战役,生还率只有百分之三,活下来还不缺胳膊断腿的不到百分之一,交战双方死亡人数超过两百万,城市原来有居民50万,交战过后全城居民只剩下三万五千名,这场战役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惨烈的在于巷战,苏德双方的军人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用血肉争夺每一所住宅,当时战报都是这么写——我们已经占领的厨房,但是客厅还在敌人手里。


“顿河!顿河!我是大鲟鱼!请求炮火支援!请求炮火支援!坐标:xxxx”
“收到!...等等,大鲟鱼同志,这里显示是我们的地盘!”
“是的!但是德国人马上要攻进来了!请求炮火支援!立刻!马上!”
“我全都明白了。兄弟,永别了。”

当时的苏联兵工厂,所有的工人都是背着武器生产,十几米外就有兄弟部队和敌人在交火,工人随时要停下手里的生产任务,扛枪与敌人开战。敌人不进攻的时候,工人们继续生产,很多时候,坦克刚下流水线就马上开炮冲向战场。


在斯大林格勒没有前线后方的区别,只要还活着,就要随手捡起武器厮杀,周围没有一个人能活过五天。


斯大林格勒战役把整个斯大林格勒轰成了渣,当时的人们面对满地尸体已经无动于衷,只能就地掩埋,战后还经常能大规模挖出双方士兵的尸骸。




老兵不死!


西山讲历史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打的是极其的惨烈的?

从世界历史看,有很多场打得非常惨烈的战役,最惨烈的莫过于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场战役足可成为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役,比淮海战役要大得多得多,双方伤亡人数都在200万人以上。

但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惨烈的战役,虽然规模要比斯大林格勒战役小很多,但惨烈程度以及中国军人的英勇程度一点都不比苏联军人差。

常德保卫战:

常德保卫战,在二战军事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中国抗战以来,最重要的一场战役。

  • 双方投入兵力:

中国军队:74军57师8000官兵,指挥官师长余程万将军

日本军队:日军3三个师团,约3万5千余人,指挥官横山勇中将

  • 战役结果:

中国军队:坚守16天,仅83人幸存,其余均壮烈殉国

日本军队:死伤1万余人

中国军人的战斗誓言:团长没了,营长上,营长没了,连长上,连长没了,排长上,排长没了,班长上……战到一兵一卒。

  • 战役片段1:

为了守住缺口,团长营长带头冲锋,浑身挂满手榴弹,冲向日寇,与敌人同归于尽, 下图就是某营孙营长拉响挂在脖子上手榴弹。
  • 战役片段2:在最后最激烈的巷战中,指挥官余程万将军,亲自带领特务连参加肉搏。


  • 战役片段3:在英勇的中国军人的顽强抵抗下,卑劣的日本侵略者74次使用毒气弹

  • 战役片段4:一寸山河,一寸血,即使是军直属跑团,战到最后,也仅剩下7人。

硝烟虽然逐渐远去,我们不应该忘记,在1943年的那个冬天,在湖南常德发生的那场血战,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常德的城墙。也请记住那只曾经为国家浴血奋战,誓死抵抗侵略者的铁血军队,74军以及他的虎贲57师。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一寸山河一寸血,这才是抗战,这才是当时的抗日军人。远离抗日神剧,是对英雄的尊敬!抗日铁军74军从组建开始,就一直打满全场,取得了最大荣耀的同时,本身伤亡也非常惨重,士兵是一批一批的换:抗战初期以山东人和浙江人为主,后来到了湖南,从湖南征了一部分兵;中后期则把贵州作为74军的兵源地。

我是弹史遇见你,只讲真实的历史,欢迎点评~


弹史遇见你


长津湖之战~抗美援朝中超越极限的严寒之战,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惨烈血战。

1950年冬,中美两支王牌部队在此展开了激烈厮杀,其惨烈程度史上罕见,被称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亲历过那场战役的迟浩田将军曾说过:“长津湖战役已经过去60多年了,却至今让我刻骨铭心。”

长津湖之战,又称长津湖战役或长今湖战役(韩语:장진호 전투;英语:Battle of Chosin Reservoir),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定性战斗,为朝鲜战争的东线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秘密参战以后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悄悄渡过鸭绿江,进入北朝鲜东北部,在朝鲜东北部之长津湖包围联合国军,令长津湖地区的美国第10军十分意外,双方随即在严寒气候下展开一场历时17天的残酷战斗。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间,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30,000人的联合国军部队(绰号长津精英)被宋时轮指挥的大约67,000人的中国部队包围。虽然中国军队成功地包围了联合国军,并且有人数优势,但中国军队因为冻伤、补给不足及武器装备劣于美军而受到各种严重损失,战斗后期联合国军突破包围圈撤退。第10军从兴南港的撤离,标志着联合国军完全撤出了北朝鲜。

战役打响时,长津湖地区零下40度,号称50年不遇。

  志愿军第九兵团是在很仓促的条件下来到朝鲜的。久居江南的战士们身着单衣,原定在辽阳、沈阳换发冬装,因军情紧急,来不及换装就直接奔赴朝鲜。结果,入朝第一天就冻伤800多人。

  在这样极寒天气里,9兵团的官兵们没有冬装,没有手套、帽子以及棉鞋等冬天的必需品,每个班十多人只有一两床棉被,夜间,战士们只好将这一两床棉被摊在雪地上,十多个人挤在棉被上互相搂抱取暖。  

中弹倒地的伤员因为寒冷和伤痛不停地颤抖,不久就逐渐昏迷死去。战斗中大量志愿军战士在冲锋时突然倒地而死(不是被击中),他们饥寒交迫的身体,已无法忍耐这种超过极限的生存环境。

  宋时轮后来在回忆录中认为,长津湖战役“其艰苦程度超过长征”。

  当然,美军也好不到哪去,陆战1师逃到咸兴的时候,随行的汽车装满昏迷不醒的重伤员,有的人干脆被绑到汽车散热器上,冻得像一块块坚硬的木板,身上满是未凝固就冻成一团的粉红色血块。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抗美援朝战争同样影响到当时中国的外交地位和国际形象。

  本来对中国参战不乐观的斯大林得知战况后,也为之动容。他对下属说:“必须迅速在1951年3月前完成向中国同志36个步兵师的全部装备订货,还要立刻送去3千辆汽车。”  

此战役对志愿军来说是一场大捷,虽然付出了巨大伤亡,且有美国军队突围,但志愿军成功地将联合国军驱逐出朝鲜的东北地区,所以此战役及在西线的胜利,是中国军队对西方国家军队在主要战役的第1次胜利,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大局。

这场战役极大地暴露了志愿军后勤弱的特点,冻伤减员达兵团总数32.1%。在战场上甚至有部分阻击阵地中的志愿兵士兵全员冻死的事例。

中国在战役中掳获的美国陆军第31团团旗,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中,以纪念这场战役。

志愿军虽在长津取得局部的胜利, 但这胜利来自巨大的代价。随着美国第十军和韩国第1军的突围,中国的长津设想没有实现。 同时,作战和极差的后勤保障导致的严重伤亡摧毁了第20和第27军所属的8个精锐师大部。这8个师中,2个师被迫解散, 并且直到1951年3月第9兵团才恢复其常规兵力并形成有效战力。在1951年初由于在朝鲜的中国军队有近40%缺额,中国军队在长津的重大损失最终使联合国军部队在朝鲜站稳了脚跟。





道闻四海


1934年,国民党第三军总指挥陈诚率3个纵队12个师沿湘江两岸直逼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这时的中央红军中毛泽东已经靠边站。指挥作战的是共产国际的李德,在李德的指挥下,与国民党军展开阵地战,红军屡战屡败,步步后退,最后不得不放弃广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分别自瑞金、于都出发,准备到湖南西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红军自离开苏区,突破了三道封锁线。湘江之战是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之战,共损失了约38000人,而且损失的主要是骨干部队。

1934年11月25日夺取界首到12月2日中央纵队全部渡过湘江,这几天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几天。红军几乎所有部队参战,掩护中央纵队渡江。

湘江之战,以红军惨败而告终。牺牲和失踪约31000人,被俘6000余人。殿后的红八军团不复存在。湘江东岸的红三军团十八团和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全军覆灭,其余部队几乎都损失过半。



湘江战役后,在全州旁边湘江拐弯处的岳王塘,由于此处江水流速很缓,上游漂下的尸体几乎全都汇到这里,密密麻麻,一眼望去,湘江上全都是身着红军灰色服装的尸体。其惨状不忍直视。



湘江之战,虽突破了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这是中央红军损失过半换来的。在此之后,呼唤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的呼声日盛,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克服了艰难险阻,终于落脚到陕北。据此迎来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行云流水1437995


可以说只要有战争就是惨烈的,因为战争是会死人的,而且每一次战争都会死很多人,这就是它的惨烈之处。

说到历史上极其惨烈的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豫东战役是不得不说的。

这一次战役,是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直接挑战国民党的三个大兵团。而且,在这一次战役的过程中,粟裕竟然在歼灭国民党反动派一个精锐师的情况下,带领大部队安全的撤离了。

在国民党四面夹击的情况下,粟裕竟然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不得不说这就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也证明了粟裕高超的指挥才能。

本来豫东会战打响之前,毛泽东是想让粟裕带领华野军去长江以南和国民党打游击战的。毕竟国民党的大军,都集合在了长江以北,在这样地盘有限的情况下,不利于人民解放军打运动战。

当粟裕接到毛泽东的命令之后,他觉得目前去长江以南和国民党开展时机不成熟。所以,现在有必要在中原战场上歼灭国民党的一些兵力。

这样的建议,粟裕是反复的提议了几次,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等人商议之后,同意了粟裕的请求。

同时,粟裕也立下了军令状,他至少保证在中原战场上,吃掉邱清泉的兵团。

粟裕一开始,派了第三纵队和第八纵队,去引诱邱清泉,但是,邱清泉并没有上当。在这种情况下,粟裕又制定了另一个消灭邱清泉兵团的计划。

这一次,粟裕把目标指向了开封城,他是想先把开封给拿下来,然后引诱邱清泉来救援。就在邱清泉救援的路上,埋伏好重兵和邱清泉打一场大战。

当粟裕发出向开封进军的命令的时候,蒋介石得到了消息,但是,他还不信,他觉得粟裕是想进军苏中地区,然后逼近国民党的军事重地徐州。

所以,对于粟裕进军开封的消息,蒋介石并没有重视。正是因为如此,开封防守薄弱,粟裕的大军到了开封,没用几天就把开封给拿下来了。

这一下蒋介石惊呆了,没想到粟裕真的去打开封了。开封对于国民党来说,就是中原的一个门户,这个地方太重要了,是丢不得的。

这么重要的地方,蒋介石之所以没有太在意,是因为开封城池比较坚固,不容易打下来。

他没有想到开封的守军如此的无能。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给邱清泉下了一个命令,让他火速去救援开封。但是,鉴于粟裕华东野战军的厉害,蒋介石又派了开封附近的国民党军队区寿年兵团,同时向开封进军。

可见,蒋介石此次就铁了心想一举拿下开封。

粟裕知道邱清泉兵团向开封来的时候,他还是暗暗高兴了一把,毕竟这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紧接着区寿年兵团也来了。

对于粟裕来说,这就不是一个好兆头了,因为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和邱清泉还可以勉强一战,再加上区寿年兵团,实在是吃不消呀。

粟裕决定先撤出开封,去消灭区寿年的兵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如此以来,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反正不管是区寿年,还是邱清泉他们都是国民党的军队。

粟裕给党中央沟通这件事之后,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毛泽东给粟裕的指示,就是此战把区寿年的75师给歼灭,若是真的做到这样,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毕竟现在情况有变,属于是敌强我弱。

粟裕在派主力包围区寿年兵团的时候,也派了一支军队,去拖着邱清泉兵团,千万不能让邱清泉和区寿年的兵团合二为一了。

区寿年最精锐的一个师,就是57师,这就是毛泽东之所以说要歼灭他的原因。另外,区寿年还有一个51师,51师基本上就是一个杂牌军,只有击败57师,51师自不在话下。

当区寿年的兵团被围住的时候,区寿年见大事不妙,他就向蒋介石求救。蒋介石让邱清泉火速支援区寿年。

但是,邱清泉一直向前推进不了,因为他遇到华东野战军的强力阻击。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不得已又调来了黄百韬的兵团。

这一下,粟裕以一个华东野战军,对抗国民党的三个兵团。形势对于粟裕来说十分的不妙。

所以,粟裕下了命令,务必尽快拿下区寿年的57师。

还好,在黄百韬兵团到来之前,全体华野军不负众望,彻底歼灭了区寿年的57师,并且在取得胜利之后,粟裕连夜指挥华野军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正是这一次战役的胜利,为后来的淮海战役打响,奠定了基础。所以,这一次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和国民党之间的较量,就是极为的惨烈的一场战役。

我们都知道后来,淮海战役打响之后,黄百韬被粟裕打死,邱清泉也被逼的自尽而亡。他们都成了粟裕将军的手下败将。


史学达人


说到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打的极其的惨烈,我就想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薛岳将军带领的中国军团和日本鬼子之间展开的万家岭大战。

在这一次战役之中,可能是薛岳将军打的日本鬼子走投无路了,在极其绝望的情况下,他们干了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这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堪称是历史上典型的自杀事件。

这一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万家岭大捷。

此次战役薛岳带领的军队,是打日军的106师团,这个师团在中国真是做了太多罄竹难书的事情了。

那时候当薛岳得知,日军106师团,正好走到自己的伏击圈之内的时候,他暗暗的高兴了起来。

因为他觉得是时候给日军来一次沉重的打击了。

可是,在高兴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日军的武器比我们先进很多,和他们打仗还是要小心点为妙。

和日本鬼子打仗,当然是要狠狠地打,并且一旦开战就是你死我亡的拼杀。

开战之前,薛岳反复的强调命令。此次作战只许胜利,不许失败,全体将士不可后退一步,否则,将会按军法处置。

在国仇家恨面前,全体将士,一鼓作气,他们到达了薛岳制定的地点,开始等待日军了。

当两军交火的时候,战役打的确实是惨烈的很。日军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一开始似乎还占领了先机。

不过,很快他们的火力,就被薛岳带领的军队给盖了下去。

日军占领地盘上可作战的领地,在不断的缩小,他们的伤亡也是十分的惨重的。很显然若是日军再不补充兵员,就意味着他们会被薛岳给歼灭了。

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幕,正是在日军补充兵员的时候发生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日军被打的惨到什么地步。日军全部都落入到了薛岳兵团的包围圈里。

这时候他们若是想要补充兵力,也只能通过空军一条路了。没错,日军就是通过飞机向下投放官兵的。

可是,大家都知道,空投官兵到战场上,是有很大风险的一件事情,因为你不能保证掉下去的官兵落到哪里。

正是因为很多日军官兵,在下落的时候,掉到了薛岳占领的地盘上,所以,他们还没有下来就被打成了活靶子,一个又一个的死掉了。

即使掉的日军阵地上的,活着到了战场上的也没有剩下几个。因为他们在空中,向下落的过程中,就被我军强大的火力,给打死了不少。

因为伤亡太过惨重,最终,日军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

既然这个计划也不能实施了,就标志着日军已经没有办法可用了。

后来,薛岳兵团了解到,原来日军从飞机上投下来,想要补充的都是一些中下级军官,他们是临时派来指挥作战的。

没办法战场上被薛岳围住的日军中下级军官,基本上全部都被打死了。也就是说现在日军106师团里,根本没有几个可以指挥作战的人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所以,他们才选择了如此让人难以置信的行为,脑洞大开,想通过空投补充兵力来取得战争的胜利。

不过,正是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薛岳把他们打的真的是惨不忍睹。后来,薛岳几乎全歼日军106师团,取得了万家岭战役的彻底的胜利。

所以,这一次中日之间展开的万家岭大战,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极其惨烈的一场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