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碧桂園有的房子一戶一價?

綠茶24489396


“一房一價”,顧名思義是指開發商必須“明碼標價”,在售樓處張貼每套房產的價格等相關信息,包括基準價、浮動幅度、綜合差價(樓層、朝向、環境等)、銷售單價、總價等具體情況,公示後不得擅自上調。且新房的銷售價格不經物價部門核准不得銷售。

眾所周知,在同一個小區同一個樓棟中,價格往往會因為樓層的高低而產生差異,而在同一層樓中,每一個單元戶型的價格,則是根據各個戶型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差以及戶型的朝向、採光、通風等的不同係數決定的。

舉個例子來說吧,之前我在碧桂園嘉譽購置了一套房子,剛好所處的樓棟正對景觀無遮擋,所以價格相比後面有遮擋的樓棟較高。除此之外,如果我所購買的房子如果朝向是正南,那麼必然就相比同樣戶型或者同樓層朝北、朝西或朝南的價格高很多。

總的來說,造成碧桂園一戶一價的原因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位置

同一個小區,靠近裡面的房價就一般會比停車場、大門的要便宜,因為出行的便利性拉高了定價。同理。對於每棟的綠化來說,綠化率高的,房價也相對於高一些。

樓層朝向

不同樓層,不同朝向,按照一定的邏輯定價,通常是低區低,高區高,朝北低,朝南高。因為樓層過低,太潮溼,,看不到景觀。向南的戶型,因為有光線,所以價格也會相對高一點。

符號

再往深層次走,對於中國人而言,樓號是很多人在意的東西,6,8,9比較吉利的數字往往是大家更傾向的。而帶4的,可能就會放在後面,被那些買不到房的人選擇,或者留給考慮價格的人。當然這些數字只是一個符號而已,但是大多數人會覺得這個符號會陪自己一輩子。

決定價格的因素還有很多,所以像碧桂園這樣明碼標價、一戶一價的行為,透明、實在,能夠讓人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的錢花在哪裡。




地產江湖館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了之前的一段經歷,感覺還挺適合作為回答的,希望我同學不玩兒今日頭條。

我有一次陪我大學同學去過碧桂園的售樓處(是的,同樣是大學畢業人家已經要買房了而我這個貧民還在漲不漲租的問題上和房東鬥智鬥勇.......

我同學自來熟加上接待的銷售小哥長得神似她初戀,所以她興致勃勃地跟人聊了兩個多小時,當然過程中我全程陪同。

​這個日常徒手掰蘋果,輕鬆擰瓶蓋,中考扔鉛球滿分的姑娘硬是在人家小哥面前扭捏成了傻白甜。

兩個人從基本的房地產營銷知識聊到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宏觀形勢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中間穿插著說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就有關於為什麼會有一房一價的現象。

我同學:”咱這兒為什麼會有一房一價呢?我前幾天去xx樓盤看,那邊雖然價格也有差別,但是沒有向你們這兒一房一價這麼誇張。“

銷售小哥:”是這樣的,房子這種價值較高的商品,價格會因為它的樓層高度、是否向陽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你想我們平時逛超市不同的桃子價格還不一樣,剛進的會比進了兩天的價格貴,更不用說房子這種東西了。而且一房一價也擴大了客戶的選擇範圍,有些客戶會犧牲位置選擇價格實惠的,有些客戶會選擇付出較高的經濟成本來獲取更為舒適的居住環境,一房一價可以讓不同的客戶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需求來選擇最合適的房子。“

我同學:“哇,你這麼一說就很明白了,我之前都不知道還有這麼多門道。”

我:......

合著你白學了四年的市場營銷啊。



與太陽肩並肩1980


其實剛畢業還沒買房子那會兒,我也好奇,為啥一戶一價呢,同一棟樓,還不一個價格,真到要買房子這份兒上了,才知道里面還有這麼多不懂的,分享些買房技巧哈,不喜勿噴~

一個小區的一個樓層的房子總有優劣勢之分,比如中間戶的房子比邊戶便宜一點,因為邊戶戶型顯得大一些,且房子朝向更明亮一些。首先是中間樓棟的比邊樓好,因為中間樓棟雖然被兩邊夾擊了,但是兩邊的樓棟往往靠近主航道或是小攤小販那裡,噪音和垃圾汙染比較嚴重,而中間樓棟只要選擇中間樓層,採光也不會受到影響;其次就是樓層的選擇,一定要是中間或者偏上偏下一點的樓層,黃金樓層的法則相信大家都知道,中間樓層雖然最貴但是性價比最高;而同一個樓層還有不同的戶型,一般邊戶是比中間戶貴一些的,但是貴有貴的道理,比如採光和通風比好好、戶型也比較大之類的,所以很多樓盤都是一戶一價,不止碧桂園這樣了。

買房是大事,不要將就,但是也不要太認死理了。瞭解同一個小區房子的性價比非常重要。



Yogurt0220


自從買了碧桂園的房,我是身受其害!收房後發現和購房合同圖紙不一,嚴重影響房間通風和採光!找他們反應,來回踢皮球!最後竟然說,你走法律途徑吧,不過,就是走法律,你也是敗訴!我們碧桂園500強!國家重點保護企業!你看誰告贏過!這就是碧桂園的服務嗎?這和黑社會有什麼區別!


天道酬勤lywxx


而一戶一價的機制其實也普遍存在於各大房企,像保利、萬科等等均有采用,個人還是認可這種機制的,畢竟價值決定價格,一分錢一分貨。

 

從習慣上講,一個樓盤的均價代表的是市場對其整體價值、素質的綜合評價,也是開發商對項目總體銷售額的預期。而“一戶一價”本質上是在價值與價格之間尋找平衡點,最大程度保障價值與價格的吻合程度,畢竟能達到目的的價格才是最佳方案。

而對於普通住宅,層高和朝向是影響價格的要素,一般來說,同層偏差係數在2%-5%之間。而有的產品定價系統更為複雜,是由專業人士逐個設定的,根據戶型尺寸、朝向方位、日照時間、景觀豐欠、視野寬窄、噪音多少等等多個維度綜合考量的。

 

比如說在同一個小區,靠近小區裡面的房價就一般會比靠近停車場,或者大門的房價要便宜,因為出行的便利性使得開發商對這一塊定價有著較高的決定權。當然綠化也是一個方面,很多小區除了建造房子,光禿禿一片,綠化跟不上,居民滿意率低,他們這地方的房價也會第一下。所以說高端樓盤,一般綠化工程都做得比較好。外部設施還有小區的安防等,同一個品牌的小區,如果安防這一塊做的比較出色,他同樣可以有較高的定價,因為很多時候安防就代表著安全。

 

樓層在這裡也是一個因素,我們知道,樓層過低,太潮溼,過高又會太熱,出行不太方便,所以中層事很多人選擇的,因為這個層次的房子,可以結合兩者的優點。對於同一棟房屋,還會存在層高的問題,這個就是關於設計的,可能有些人想住高一點,或者拿它來做一些其他事情,所以他們寧願花費更多。最重要的還是面積因素,我們知道不同的樓層,其實戶型也是有區別的,面積不同的房子,在定價的時候也是不一樣。談到面積,之前的公攤面積就不得不提,因為公攤面積很多時候也會算在套內面積裡面。一般情況下,向南的房子賣得好,因為光線從南方過來,不過價格也會比較高一點。


榴蓮自由社


沒買房之前,覺得均價就是每戶的價格,但是買過房或者深入瞭解過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所有的商品房都是一戶一價。

因為每戶房源的價格要受到樓棟、單元、層次、朝向、光照、戶型等等的影響,有的樓盤東單元的房源比西單眼貴,東戶價格比西戶價格貴。甚至一些特殊戶,例如旁邊有高壓線等等之類,開發商要做特殊戶型提示說明,在合同也要體現,這些戶型的價格要比正常戶型便宜很多。

現在的商品房都是一房一價,開發商必須明碼標價,在售樓處張貼每套房產的價格等相關信息,包括基準價、浮動幅度、綜合差價(樓層、朝向、環境等)、銷售單價、總價等具體情況,公示後不得擅自上調,新房的銷售價格不經物價部門核准不得銷售。

開盤排號選房,情況就不能相提並論了。開盤排號選房按照順序進入選房區選房才能看到每戶的價格,事先置業顧問會指導你根據均價有一個大概的預估價,預留意向樓層,開盤後每戶價格和意向中的價格浮動不會太大,雖然時間緊張,也只能擇優選房了。

所以,並不是碧桂園有的房子一戶一價,而是所有的商品房都是一戶一價,明碼標價。


這些都是朕的江山


樓主這個問題你提得不嚴謹啊~

肯定一戶一價啦!

2樓和30樓的價格肯定不一樣

好就算同樓層,朝南和朝北的價格也肯定不一樣

這是買房子,難道你以為【統一零售價】咩?哈哈哈哈

以我2套房的經驗告訴樓主,當你碰到有的房子賣的價格是個整數時候,要麼就是二手房,要麼就是坑你的,絕對不是在房管局備案的一手房!

房價都是有一整套計算公式的,聽說很複雜,什麼成本利潤市場甚至考慮到升值率,反正我是不會算,哈哈哈。而且這個價格需要政府部門的審核和備案,通過後才會公示,幾乎都是有零有整的。明碼標價呦~

為啥只說碧桂園嘞?所有開發商都是這樣的呀,恆大給了你多少錢?從實招來!哈哈哈!


純銀高腳杯


“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也許用這句名言來形容房子有點誇張,但客觀來講,房屋本質上就是一產品。只要是產品,就必然有差異性,在這裡就要簡單的普及一下房子產品的常見價格到底有哪些,它的產品力是如何通過價格來反應衡量。

一、起價

起價,是指某物業各樓層銷售價格中的最低價格,即是起價。多層住宅,不帶花園的,一般以一樓或頂樓的銷售價為起價;帶花園的住宅,帶花園的住宅。高層物業,以最低層的銷售價為起步價。房產廣告中常表現“XXX元/平方米起售",以較低的起價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在商品房廣告中,人們經常遇到“起價”這一名詞。所謂“起價”,即“起步價”,是指本物業所有房源中的最低銷售價格,一般是指戶型格局、朝向不好的樓房價格。而各樓層的差價,有的相差幾十元,有的相差幾百元。

二、均價

“均價”,顧名思義當然是這個樓盤的平均價格,它代表一個項目的整體價位水平。但“均價”不是簡單的最高價與最低價的算術平均值,而是發展商根據當前的市場情況制定的,以收回成本並獲得利潤的價格。

目前市場上確實存在用“均價”來吸引購房人的廣告。但可能並不是這個項目現在推出的幾棟樓的整體均價,而是其中“均價”最低的那棟樓的價格。

一個樓盤在推向市場時,先有“均價”,通過它來計算出每棟樓中的每個單元戶型的價位,它是整個樓盤銷售價格控制的一個重要標準:是這個樓盤售價的平均值。根據這個平均值,在給每一戶定價前,先要定出要銷售的小區中每一棟樓的均價,在這裡就要應用到價差係數,它是根據每棟樓在總平面中的位置不同、朝向不同、景觀不同等定出來的。用擬定的均價乘以每棟樓的係數,得出這棟樓的銷售平均價。

而每一個單元戶型的價格,則是根據各個戶型的垂直位置(樓層)和水平位置(在一層樓中的位置)差以及每個戶型的朝向、採光、通風等的不同定出係數(好朝向、好位置的戶型當然係數就高),再用這棟樓擬定的均價與係數相乘,得出每戶每平方米的價格,再與每戶的面積相乘,便得出一戶的總價。

一般來說,多層的樓盤接近均價的戶型位於4層或5層;高層在6-8層,戶型位置多為東、西向;一梯二戶的多層樓盤單位面積最高價與均價相差5%-8%,高層是在15%-20%之間、採光、通風等的不同定出係數(好朝向、好位置的戶型當然係數就高),再用這棟樓擬定的均價與係數相乘,得出每戶每平方米的價格,再與每戶的面積相乘,便得出一戶的總價。

三、碧桂園的價格

作為房地產行業翹楚,碧桂園有自己一套成熟、完善的定價流程,且碧桂園是全國前十房地產開發商裡價格最低的企業。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句至理名言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依然是適用的。對於碧桂園而言,每一個項目最終的價格,依據的是成本、組團及地塊所處項目區位優劣勢、單一戶型優劣勢、戶型景觀、通風、視野、採光、建築形態、車位情況、花園面積等數十項權重加權計算所得,所以是綜合函數值。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碧桂園同一小區、同一個樓,不同的房子有不同的價格了。


粵講情


為什麼碧桂園的有的房子一戶一價?難道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一戶一價麼?難道還有一刀切了按均價賣了麼?那我感覺可能擠爆頭也買不到😂😂😂

決定房子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呀,位置因素、戶型因素、朝向因素等等等各種,就跟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樹葉一樣,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套房子,價格的差異肯定也就是這些因素的差異。

大家都想要朝南向的房子,知道南向的房子朝陽採光好,那其他基本相同的條件下,南向佔了一個優勢還不讓貴點了?要是南北通透的話通風更好,還不能貴點了?再說戶型,方正一點的戶型就代表著可利用可塑造的空間就更多一點,設計感可能會更強一點,沒有那麼多不合理的空間,不合理的戶型便會造成諸多的空間浪費,再來說樓層高低,考慮到出行,安全,採光等等,有差異就代表著有比較,有比較肯定就會有選擇,那麼價格區別就存在了呀。

有人會在綜合比較各方面之後,作出取捨,選擇性價比較高的戶型,犧牲掉自己不那麼在意的因素,選擇實惠,但是有些對居住條件要求較高的人,人家就是願意選擇各方面都最優的配置,不差錢兒,花了錢那不就是圖住的舒服的麼,再說了人賣房子的公司就是圖掙錢的,有優勢不加價等啥時候加價?國家分配住房的時候麼😂😂😂?



沒名字的主人公


一房一價多半是由產品本身決定的。

當你和鄰居交談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對門的房價跟自己的差了十幾萬都有可能。因為房子價格要受到朝向、面積、戶型、採光、視野等多方面因素等影響。俗話說得好,一分價錢一分貨,綜合因素考慮,當然是不一樣的價格。

像碧桂園這麼大的房企,肯定更重視產品本身的設計和品質。一房一價,是他們前期就根據產品本身進行的合理定價。

反過來想,一房一價看似麻煩不好記,其實也反映了大品牌開發商比較專業的定價原理,更可信。買的貴還是便宜先不講,起碼要買的值,不同定價就是為了讓每個客戶都買的值吧。

誰不喜歡明碼標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