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呢?原来有一不成文“规定”?

Sweet-Maiden


探花是第三名,状元是第一名,为何得了第三名的,居然比第一名的还要高兴呢?

有人说,探花通常比较帅,中了探花,说明自己的颜值得到了皇帝的垂青,就更有机会成为当朝驸马。只要娶了美丽的公主,那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就滚滚而来了,挡都挡不住。

果真如此吗?


提起探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小李探花—李寻欢,李寻欢有两大法宝:

一是小李飞刀,这种兵器名列百晓生《兵器谱》第三位,只要发出,便不可挽回,必然血溅当场,不死也得要半条命。

二是李寻欢的颜值。他的颜值太高了,爆了很多次表,女人见了心动不已,男人见了自惭形秽,人都习惯用“美”字形容女人,但“美”字放在李寻欢身上,也丝毫没有违和感,因为他集女性的阴柔之美和男性的刚毅之美于一体。


李寻欢—小李探花,确实够帅气,够美呆,这毋庸置疑,然而,所有的探花,难道都是帅哥吗?

这里先不给出答案,先来看看探花一词的起源。

探花一词最早起源于唐朝。我们知道,隋朝之前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当官的世世代代为官,当农民的世世代代为农民,当商人的世世代代为商人,命运好不好,只能靠投胎。

隋朝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了科举制度,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虽然富人的机会还是比穷人多,但毕竟给穷人开了一扇窗户。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大体程序是这样子的,先参加县市和府试,两个都通过了就成为了秀才。

PS:秀才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毕业生。

成为了秀才之后,才有资格参加古代公务员考试—乡试,考中了之后就是举人,就可以当个小吏(基层公务员),名正言顺地吃皇粮了。

中了举人之后,可以继续往上考,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考上之后被称作贡生,就有机会去中央部委工作了。

考上贡生还可以接着往上考,参加殿试,金榜题名的叫作进士,进士分为三等,第一等的前三甲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能进入前三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千军万马走钢丝,能走过来的那都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唐朝科举结束之后,一般会邀请所有进士参加一场大Party,通常称之为探花宴,园中各色花卉,争奇斗艳,大家饮酒赋诗,畅所欲言。

探花宴中的高潮部分,是献花环节。由官方在诸位进士之中,挑选一个最英俊帅气的人,由他摘取美丽的花朵,献给状元,这个献花的人被称为“探花郎”。

能被选为“探花郎”,说明颜值得到公认,所以“探花郎”的名气甚至一度盖过了状元,成为了无数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然而,到了明清两朝,探花宴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没有了探花郎之说,“探花”就不再是颜值的代表了,能选为探花,更多的还是看才学。

其实,状元、榜眼、探花三者的实力非常接近,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谁是第三,全凭皇帝一人的喜好。

有时候,名字取的好坏,是成败之关键。

乾隆年间的一次科举考试,当时大臣把前十名的名单报给了乾隆,由他钦定前三名,乾隆一一略过之后,发现第十名的叫作胡长龄。

此时乾隆已79岁高龄,想再多活几年,他觉得胡长龄名字非常吉利,于是大笔一挥,把胡长龄钦定为状元。


慈禧晚年的一次科举考试,有一个王寿彭的人,他的排名第五,按理说没有机会进入前三甲,大臣把名单报给慈禧太后,慈禧觉得王寿彭名字吉利,像彭祖一样长命百岁,于是就把王寿彭定为状元。

所以说,古代说探花比较帅,只适用于唐朝。后来的探花只是指第三名,与颜值无关了。


一半秋色


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等级最高的就要算是状元,这就等于是考中了第1名,其次就是榜眼、探花。按照这样的排名来看,状元应该是最厉害,最受重用的人,如果谁考上了状元,那一定高兴的能蹦上天。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考生们,得了探花的人,会比得状元的人更高兴,而且其他人也更加羡慕探花一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主要是和古代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有关系。



能够考上状元的人,那是实打实有真本事的人。这类人,常常埋头苦读,花的时间花的精力比常人多很多倍。不过,在这样长期辛苦的读书之下,状元的年华渐渐流逝,也就是说,一般考中状元的人,年龄都会比较的大。而这类年纪大的人,长相肯定不会有多么好。



其次,即使有年轻一辈的青年才俊考上了状元,那么他有很大几率将成为驸马人选。娶了公主,看起来似乎是得了天大的荣耀,但其实,家里放着一个比自己地位高很多的女人,这对不少男人来说,也算是一种折磨。毕竟在古代,奉行的是男子为天,但如若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女人,大男子主义也就不好使了。更何况,娶了公主之后,并不一定会得到皇家重用,如果公主不受宠,那么这位状元也会因此不受关注,在官场的路途,也就会过得比较坎坷。

再来看探花,选了有真材实料的人,那再学一些容貌过人,可以充当门面的人当然也就不为过。毕竟皇帝也有审美观,他肯定希望自己上朝之时,能够有一些美男子,这样看着心情也要舒服点。而且,一个王朝总得有几位颜值过硬的官员,这样在进行外交的时候,才不会丢了国家的面子。考虑到这些因素,皇帝在亲点探花之时,对于这些考生的颜值,也会做一个过硬的要求,这便是那不成文的规定。



再者来说,考中探花和考中状元,差距并不算大,因为他们都是由皇上亲自选出来的人才,同样算是风光无限。更何况,状元通常都是驸马人选,而探花则通常是达官贵人的选择。不是有那一句话说的好吗?县官不如县管,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老丈人是手握实权之人,那么对这个女婿的帮助会非常的大。但是皇帝对于自己的女婿就不一定了,毕竟他的女婿有很多,而且他是一国之君,要做到公平公正,不会随意的偏帮人。

综合这几点来考虑的话,的确,考中探花似乎比考中状元还要值得让人高兴,毕竟他们的前途要更加无忧一些。


紫禁公子


一大堆扯淡的。

通常情况,主考官会选出一甲里的前十名,进行最后一轮殿试。

殿试其实不是看水平的了,而是看皇上的喜好,前十的水平基本差不多,或者说状元很可能并不是其中冒尖的,只是皇上喜欢而已。

清朝114名状元中,晋一品尚书及以上官职的有27个,二品总督巡抚级的有45个,三四品的26个,知府以上的合计98个。最后被削职为民的7个,掉脑袋的3个。

成材率高的吓人。

基本上,状元基本上是可以混到巡抚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榜眼和探花也差不多,但要差一点点。

同一届前三坐一起的时候,榜眼探花要跟状元先敬礼。

状元驸马基本没有出现过,就一个朱元璋选了一个,欧阳仑,被杀了。

进士出身的三个家伙,正常情况都是要坐堂的,做个总督尚书是正常操作,怎么可能会去做驸马?


兵器谱第六


我是阿彬,我来回答

状元 榜眼 探花并称三甲,意为支撑鼎的三个支脚,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但要说状元要羡慕探花就让人不理解了,按理说第一为什么要羡慕第三呢?第三不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吗?



这还要从头说起,探花最早并不是三甲,唐代科举中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第二 三名都是榜眼,意为状元的左膀右臂,一个人的两只眼睛。

探花这时候相当于什么呢?和现在的礼仪小姐类似,是会选取年轻俊郎的小生为状元郎献花献酒献祝福。这样的英俊小生被称作探花郎。

到了北宋后期探花的叫法才逐渐成型,其中最耳熟能详的一人莫过于小李飞刀李寻欢了。

李寻欢又被称为李探花,他曾高中及第,不仅文采武功出众,而且仪表非凡,英俊不凡。



这就是重点,因为探花并非是状元的手下败将,历届探花才是最出彩的人。监官根据成绩选出三甲,再由皇帝决定名次,探花相对于状元来说不仅要有才学而且要长得帅才有可能中探花。

状元只要学习好就可以,而探花必须才貌双全才能当。这样看似乎成为探花的难度更高,状元倒成了陪衬。

而成为三甲都能得到朝廷重用,待遇方面相差不大。探花由于相貌原因更是能得到皇亲国戚的青睐,被召为婿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有了靠山自己的仕途也会更加顺利。



换个角度看与其说探花让状元羡慕,不如说让所有男人嫉妒充满怨念恰当。


阿彬说历史


自古以来状元都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本是一代天骄,若论文韬武略,四书五经,样样精通。可只有丰富的学识还不足以成为状元,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长相<strong>,没错,你没看错,我没写错,就是长相,虽不能说是全部,但状元大多没有长相丑陋之辈,只有具备了学识与长相两个条件,才能在状元的路上越走越远。

状元之位数人争,唯我探花显神通<strong>

清朝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的探花郎刘凤诰,虽为探花,可论才学却胜过当时状元,而这探花之位还是他自己争取的,那么他为何不直接争取所有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状元呢,且听小墨一一道来。

凤诰以才学超群,被主考列入向皇帝推荐的前十卷名单,呈送皇帝御览。乾隆帝听了殿试读卷官读过试卷,对刘凤诰的才学十分赞赏,便传刘凤诰面试。等到乾隆帝向刘凤诰脸上一瞧,一时却怔住了。为什么?原来这位刘凤诰其貌不扬,尤其明显的,他是个独龙眼。乾隆皇帝心想:若要取他,这独眼实在难看;若不取他,百官又要笑我以貌取人。他沉吟了半晌,便对刘凤诰说:"朕要当面考考你,你若果真才学超群,朕定然点中你;若才学平平,你就休怪朕无情了。""臣遵旨!请陛下命题。"刘凤诰答道。乾隆帝就说:"好!我这里出个上联,你要对上下联。"接着便口中念道:"独眼不登龙虎榜"刘凤诰听了后,心想,你皇上也要以貌取人。他稍一思索,立即对上:"半月依旧照乾坤""好!对的贴切,口气不小,我再出一联你对。

又出一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才华横溢的刘凤诰当即应对:"春牡丹,夏芍药,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一个以"东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题,天子天象,气势不凡,一个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应对,尤其后三字的"探花郎"一语双关, 令人击掌赞叹。乾隆帝一听,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韵律和谐,不禁龙颜大悦。哈哈大笑地说:"好!朕成全你。"朱笔一点,刘凤诰就被录取为一甲第三名探花。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加上一句臣本探花郎呢?若要对仗工整,大可不用这一句。凭他的才学,怎会对不出呢?

自知身处何境,善于变通

<strong>身为独眼龙的他也是有当状元的梦想的,他怀揣着一丝希望,如果乾隆帝只倾心于自己的才学,而并不在意他的长相,那么这状元之位还有希望,可当乾隆帝出题出对考他时,他已心知肚明乾隆帝还是在意长相这个他的硬伤,既然状元已无望,那么便要为以后做打算,他志在报国,并不纠结于状元之位,可若无一上等名次,日后难以被重用,他本可以讨要榜眼的,可这就涉及到了两个问题

1、榜眼与这对子对不上,若不用对子来答,有讨要功名之嫌,易遭乾隆帝误解。

2、乾隆帝也不傻,聪明的皇帝自然不喜欢又聪明又强大的臣子,只是退到榜眼之位,还难以让乾隆帝心中安稳。

既然如此,不如再退一步,探花虽为三人之末,但也是榜上有名,这样既要到了自己想要的头衔,为以后为国效力埋下伏笔,又给乾隆帝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如此一来一举两得,这才有了刘凤诰甘居探花的一段佳话。


墨白说说


我村就有出探花



友情岁月75691335


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第三名比第一名还高兴?这个人是傻瓜吧?

还真不是,这个故事说的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他便是清朝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的探花郎刘凤诰。注意是诰,不是浩。

自古江西多才子,在江西历史上众多的才子中,刘凤诰不是最出彩的那一个,他是江西萍乡人,公元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探花郎,也就是殿试第三名,同一榜的文状元是胡长龄,但乾隆称明显对探花刘凤诰印象更深刻,因为殿试中发生的一件故事。

话说清刘凤浩自幼苦读经史,才高八斗,出口成章,而且家境殷实,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儿时意外受伤,右眼被刺瞎,成了“独眼龙”,虽不影响他的才华,却影响了形象。

公元1789年,刘凤诰赴京参加会试,结果凭借自己出色的才华,一举考中进士。

接下来的殿试将由乾隆皇帝亲自主持,决定进士的顺序名次,谁会是一二三四名,每个进士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在殿试上一展才华,一举夺魁。

殿试是皇帝逐个面试新科进士,很快就到了刘凤诰。

刘凤诰参拜皇帝,然后一抬头,乾隆一下子愣住了:怎么是个独眼龙?

明清时期很注重官员的仪表形象,像刘凤诰这种残疾人一般是很难进入官场的,但乾隆从刘凤诰的试卷中发现他确实才华超群,令人赞赏,又不舍得放弃这个人才。再说,自己作为一国之君,也不能以貌取人。

乾隆想了想,决定出几道难题考验一下这个“独眼龙”,如果他能应对自如,就钦点他进士及第;如果应对无措,朕就将之罢黜。主意既定,乾隆便说:

“刘凤诰啊,朕出题考考你,我出个上联,你对下联。我的上联是‘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诰一听,这皇帝是看不起我,以貌取人啊!他稍一思索,说道“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心中叫一声“好!”,这个刘凤诰还真有点水平,我再出一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

“春牡丹,夏芍药,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刘凤诰几乎没有犹豫,就做出了回答。

这下子乾隆龙颜大悦,哈哈笑道:“好一个探花郎!朕成全你!”

刘凤诰这个下联对的十分工整巧妙,最妙之处在于“摘星汉”与“探花郎”的对仗,因为“探花郎”意思是指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三名,也就是一甲三名之一,在此处是一语双关,既表示采摘花朵的“探花郎”,又暗合殿试第三的“探花郎”。

如此巧妙的绝对,刘凤诰却不假思索地对上,难怪乾隆龙颜大悦。

皇帝一高兴,大笔一挥,刘凤诰就被乾隆钦点为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

春风得意的刘凤诰后来仕途也颇为顺利,他最高官至兵部、户部、吏部三部侍郎,乾隆对他始终很欣赏,称他为“江西大器”,意思是“江西大才子”。顺便说一下,描述济南城景色的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这位大才子的手笔。

其实,上面这个故事只是民间传说。

按照科举制度规定,清朝的殿试一般是皇帝命题,进士作文,很少通过“对对子”这种方式确定名次。公元1789年的殿试,刘凤诰因为眼神不好,动作迟缓,到黄昏了还没写完作文,监考人要强行收他的卷子,还好当时礼部尚书恰好在场,看他字写得好,精神可嘉,命人点蜡烛为他照明,直至他完成答卷。这堪称刘凤诰人生最大的幸运,高兴也是应该的。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都说人生有两大快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很多人认为古代书生最高兴的就是高中状元。其实不一定,有些书生考中探花,比中状元还开心,这究竟是怎么原因呢?其实这当中存在一些不成为的规则,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首先科举诞生于我国隋朝时代,然后经过唐宋两个繁荣朝代发展,逐渐把制度完善。到了清朝光绪33年(1904年)举行完最后一次科举之后才退出历史舞台。那么这长达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中,一共考出600名以上的状元,属于当时书生最高的知识学位,然而探花仅是第三名,等于季军的成绩,但是考中探花的人显得比高中状元还开心,其实这跟古代的科举制度有关系。当初很多官职都是又名望士族担任,所以贫寒子弟只能通过考科举才当上大官。因此只要考中前三名的寒门子弟都会显得比较开心。

古代“三鼎甲”指的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通过最终的殿试考出的人员,状元这个词在唐朝就诞生,据记载我国第一位考中状元的书生名字叫孙伏伽,籍贯河北省故城县。而唐朝的探花指的是一种使者身份,非科举的榜名,后来到了北宋末期,探花这个词才指考殿试的第三名书生。大唐科举制度,一般是考中秀才,接着参加会试考取进士资格,有了进士资格的书生才能参加接下的状元试,不过考得进士也是当时的最高功名荣誉,在众多进士中,成绩第一的叫状元,接着会盛办各种庆祝宴会,包括当今皇上接见“三鼎甲”,举办宴席等。

在众多的庆祝活动里,有一项流程跟探花有关系,就是朝廷会在花园中举办一场探花宴,如唐朝诗人孟郊著作的诗词《登科后》所描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形容的正是中探花之后的表现,意思是朝廷会在中榜的进士里挑选2个较为帅气的书生,封为探花使者,负责游历知名花园,采取花朵献给状元。为此当上探花的条件必须是要集英俊帅气身材、气质、才识于一身的书生,是官方从本届进士中专门挑选出来的书生才可以成为探花。所以说,被封探花代表着自己的颜值比所以进士的还要高,比状元更具魅力。

而中进士的书生一般属于人中龙凤,社会的高层精英,想象一下自己是精英中最靓的仔,谁不开心快乐呢。按我国科举制度来讲,其共分为4个等级,依次是:进士、贡士、举人、秀才,到了明朝清朝时期,科举又被改正成乡试、会试以及殿试,最后在殿试决出状元、榜眼跟探花。

所以探花有他高兴的理由,状元身为第一名自然也有他开心的道理,那么第二名的榜眼呢?榜眼原先是被当做状元的陪衬,有点像站在领奖台第二阶梯的亚军,其光芒始终被高他一头位置的冠军掩盖。起初殿试的第二、第三名都叫榜眼,到了唐宋时期就把第三名改为了探花,并且定下不成文的规矩。

不过北宋时期有一个叫余中的状元就无法忍受“探花宴”,他可能觉得自己也挺帅,不服颜值输给探花郎,于是就上奏朝廷希望取消选探花的做法,吐槽此法光芒太露,把状元的光都被夺去了。然而余中的这种做法,反而成就科举第三名探花的实力,让人更相信探花是集才华美貌于一身的好男人,而且深受古代妹子的追棒跟痴迷。


御史馆


最早接触“探花”二字,是因为古龙的小说《小李飞刀》,书中的李寻欢人称“小李探花”,这探花二字就是对其“才学”的肯定。

“探花”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当时的科举制度中“探花”不专指第三名,而是统指考的最好的一批人。

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写道:“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

这其中提到“少俊”二字,是指既年轻、又英俊的书生。

宋人魏泰在《东轩笔录》中也记载:“进士及第后,例期集一月,共醵罚钱奏宴局,什物皆请同年分掌,又选最年少者二人为探花使,赋诗,世谓之探花郎。”

这里提到的探花使用了 “最年少者”,既然选择了最年少,又何妨在最年少的一批中选出最英俊的书生乎?

所以,虽然没有史料明确记载“探花”是“长相俊美”的殿试书生,无从考究,但是“探花一定会选择年少英俊的书生”这一传言却传了下来。

到了南宋之后,“状元+榜眼+探花”的三鼎甲正式确定,探花从此专指殿试第三名。其中,状元的学问必然是最好的,但是得探花者必然才貌双全,方才不负“探花”的“花”字。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二年开恩科,状元叫王文昭,口才很弱,相貌平平,但是学识最好;而探花刘墨林,相貌堂堂,且能言善辩,才思敏捷,颇受雍正喜欢。相比之下,榜眼就无人问津了,这也足见“探花”的名头不弱“状元”。

再次重申,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当选探花对相貌有要求”,所以也许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毕竟这等“以貌取人”的择仕方法,在儒家礼法中,是为人所不齿的,自然没有人记载。


史味人生


古代科举考试三甲,状元,榜眼,探花,能中其中一个都是人中龙凤,原以为人人都想做状元郎,没想到中了探花比中状元还要令人高兴,这是什么原因呢?

“探花”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唐朝,但是当时和殿试第三名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当时新科进士是在春季的时侯放榜,这时正是京城杏花盛开的季节,因此中举的进士们为了庆祝自己中第,便大家共同筹钱举行游园会,也称为“杏花宴”,这时要挑选两个年少英俊的使者作为“探花使”,为状元献上鲜花,这两个人便被称为“探花郞”,因为探花最初指的是进士中年少英俊的人。



唐朝时及第的第一名称状元,第二第三名都可以称榜眼,意为状元为第一,第二第三在状元的左右,好像状元的两个眼睛一样。

到了北宋,科举制度日渐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确定了三级考试制度,礼部试和殿试,前三名由皇帝在殿试中确定。探花这一称呼是在北宋晚期确定下来,指的是第三人,援自于宋徽宗对“探花”的提及,当时还有一个故事。

江西丰城有个叫黄彦正的,他有兄弟六个人,其中有三兄弟同时中了进士,宋徽宗对他们大加赞赏,还曾赐诗一首:“黄河曾见几番清,未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旗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玉京。胜似状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正是因为宋徽宗在诗中提及了探花一词,因此后来探花便专指中榜第三名了。



探花虽指第三名,但并不比状元、榜眼差,因为前三甲是由皇帝来认定,全凭皇帝的喜好,状元、榜眼、探花俗称三甲,也叫三鼎甲,就像鼎的三个脚一样,都是天子门生,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所以能中得前三甲的人都是人中龙凤了。

为什么探花比状元还要吃香,中了探花的人怎么会那么高兴呢。原来中探花的人不旦要文采好,还要颜值高,状元一般是附马的人选,而探花则是各大皇亲国戚争相争夺的对象。附马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每天回家还要对着自己的老婆做辑行礼,估计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清朝康熙皇帝年少时也曾偷偷参加过科举考试,他想看看自己的文采在全国所有读书人中能排第几名,后来中了探花,虽说没有中状元,但也还是很兴奋,说明探花不是谁都能当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