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的文化水平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密探零零发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既然是和现代对比,姑且就认为是与21世纪以后的学历相比,溥仪的文化水平到底有多高?

那咱们就来列举一下溥仪的身份背景:

1、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代皇帝,自幼在殿藏无数奇珍异宝的皇宫中长大。

此处的“殿藏”绝不是某些夸张广告中的吹嘘,而是真正的“殿藏”,所以自幼博览天下群宝的溥仪,有一双顶级文物鉴定专家都不及的慧眼,此处非我称赞,而是就事论事,毕竟鉴别专家是靠后天学习,但溥仪是出生就有,而且从小看到大。

我们现在来说是看文物,他那时候就真的只是看家具,或者是家里的摆件。。。

说句不好听的,那都是溥仪小时候用过的。。。

2、溥仪受到了在当时来说最高等的教育,且是中西方文化兼备。

纵观溥仪一生,共有过四位老师:

第一位,陈宝琛,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第二位,袁励准,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曾任京师大学堂监督,众所周知,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所以袁励准当时的职务,等同于现在的北京大学校长。

此处不得不提一个小插曲,大家知道“新华门”上的门匾,也就是“新华门”这三个字是谁题的吗?

没错,正是袁励准。

如果你不知道“新华门”是哪儿,那就真的是孤陋寡闻了。。

第三位,陆润庠,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后官至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且是晚晴著名书法家,同时还对医术深有研究。

第四位,庄士敦,英国苏格兰人,传授溥仪西方文化知识与西方礼仪,影响溥仪颇深,1934年将在晚清皇室中的经历与所见所闻,写成一本《紫禁城的黄昏》,名震中外。

以上,就是溥仪的四位老师,咱们暂且不说溥仪的学问到底有多深,只说他的“出身”。

满清皇朝最后一位皇帝,自幼跟随当时全中国最顶尖的学士学习知识,兼修中外文化,期间学习的项目大致有如下几类:

中国传统经义,儒家理论,西方文化,传统书法,国画油画,多种语言等等等等。

另外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溥仪过早的接触到政治,这可是一般人即使有门路也接触不到的大学问。

所以就算溥仪的户口本上填的是“初中学历”,但教过他的可都是一等一的文化人,而且是当时偌大的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顶级知识分子。

虽然现在来看好像不算什么,可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你就会发现,就算溥仪户口本上写的是“初中学历”,但他的真实文化水平还是一般家庭,甚至是很多富人孩子所望尘莫及的。

因此溥仪的真实文化水平,也没法跟现在相比较,毕竟他是由北大校长亲自上门指导学习,这种独特的体验,即使放到今天,估计也没谁能有这种最高规格的待遇。。。

当然最讽刺的就是,解放后,他去故宫游览,虽然相当于回家看看,但也要买门票。

这才是最戏剧性的一点,也可以说是历史最大的玄妙了,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钱品聚


图片上显示的是当时溥仪填写的人口登记卡,细心的人已经看到了文化程度一栏所填写的内容。

溥仪填写这一栏的时候曾表示,自己以前没有上过学,都是请私塾老师来教的,所以他在写这一栏的时候很纠结,但因为必须要填写,所以溥仪写了初中。

虽说人口登记卡上写的是初中,但并不代表溥仪的文化水平只有初中。

溥仪有一个英语老师叫庄士敦,1918年时候被聘请为帝师,1919年正式教课,当时溥仪14岁。

在庄士敦的教育下,溥仪不仅学会了英语,而且还了解了西方的历史,文化、习俗,可以说这些教育对溥仪的影响很深远。

在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所写,他在小的时候对西方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因此庄士敦对他是倾其所有。

庄士敦的回忆录《紫禁城黄昏》中有一段溥仪的英文手迹,从这篇手迹中我们能够看出溥仪的英文水平有多高了。

当然,溥仪不止着一个老师,他还有很多老师,而且各个都是当时的有名人物,比如国学大师王国维,著名学者罗振玉、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朱益藩、晚清大臣陈宝琛、岭南近代四家之一梁鼎芬等等。

溥仪接受的教育可以说是最顶端的教育,而溥仪本身也非常好学,所以即便溥仪没有进入过学堂,他的知识储备也不少,当个教授是没问题的。


理科男读历史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溥仪为清朝皇帝时在位时间分别是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年号是“宣统”。而溥仪在大满洲帝国为皇帝的时间是1934年—1945年,年号为“康德”。

溥仪在上世纪50年代末,在户口本上填自己的学历时写的是“初中”。当时,溥仪好一阵犹豫。

因为溥仪虽然没有上正规的学校,但又不是文盲,是在皇宫里请顶尖的老师一对一辅导的。小学学历显然太低,如果填高中学历的话,可能引起别人的非议。所以权衡再三,溥仪就写下了“初中”二字。



溥仪从傀儡皇帝,到伪满洲国皇帝,再到被改造好的中国普通公民,政治上几乎没有成就,一生颠沛流离,婚姻上也不幸福,这位末代皇帝一生不容易。

溥仪在书法、绘画、英语、鉴宝等方面颇有造诣,他字写得好,画画得好,英语水平也特别高,鉴宝水平更是让大家心服口服。

溥仪从6岁开始,早晨5点就起来读书学习,从14岁开始学习英文,学习还是非常努力的,学习效果也不错。溥仪的老师都是个顶个非常厉害的人物,有进士出身,也有在国外深造过的英语老师。

一、溥仪的书法绘画水平高

教溥仪书法的有两位老师之一——朱益藩,曾担任过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得到水平极高的老师的指点,溥仪的楷书写得气势恢宏,有欧阳询的风骨。溥仪画的花鸟画不错,,可谓是栩栩如生。



二、溥仪的满语也不错

溥仪的满语读得很好,溥仪读满语就如同读汉语一样流畅。

溥仪在读书的六、七年里,学的主要是十三经、古诗、古文以及《大学衍义》、《朱子家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御批通鉴辑览》之类。

三、溥仪的国学水平高

陈宝琛是溥仪的国学老师之一,教他汉语。陈宝琛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被誉为神童,13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学业上可谓是一帆风顺。非常有学问的陈宝琛成为翰林院侍讲,同时,他也受到了溥仪的尊敬与爱戴。

四、溥仪非常精通英语

教溥仪英语的是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庄士敦,英语、地理以及西方的风土人情等都是教授的内容。溥仪的英文写得就像是印刷体,口语的表达更是非常流利,与外国人交流无障碍。

五、溥仪是一个文物鉴定专家

在耳濡目染下,一件宝物,溥仪用手摸一摸,扫几眼,随口而出,“这件东西不像是我家的,”或者说“这件东西像我家的。”那么就意味着这件文物是真还是假。而且鉴定的结果非常的准确。

而且非常难得的是溥仪的出色在于他学的东西都学得都比较精通,学什么像什么,做什么像什么,也真是一块儿学习的好料子,他的文化水平应该在本科与研究生的水平左右。



对溥仪来说,可谓是自身全方面的发展,素质比较高。但是身处在大清朝的风雨飘摇的时代,大浪淘沙,生活也是跌宕起伏,令人叹息。

后来,溥仪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另一半——李淑贤,一名护士,能自食其力的人。李淑贤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小时候遭到后母的很不友好的相待,长大后,被后母逼迫着先后嫁了两次。

与李淑贤在一起的日子,溥仪感受到了关心人和被关心的幸福。婚姻幸福不幸福,就如同穿鞋子一样,只有自己的脚知道。或许经历的太多了,有了比较,才有了结果。从苦难里走出来,才更珍惜幸福的味道。

或许溥仪与婉容,与纹绣的感情纠葛是伤到骨髓里的那种。但是婉容和纹绣,一个盲目地冲破婚姻的桎梏,不惜声誉,而单纯地寻求所谓的快乐而弄得身败名裂。一个却懂得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果断与溥仪离婚,活出自己的应该有的精彩。前者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而后者的勇敢是值得称赞的。

当然,溥仪与他的祥贵人谭玉玲也有过短暂的五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夫妻琴瑟和谐,如胶似漆。可惜谭玉玲在22岁就去世了。

而时隔多年之后,起码在溥仪的感觉生活是幸福的。但是李淑贤的感觉如何?据说不是很满意,她觉得自己三次婚姻都不太好,没有体验到人生的幸福。但是这只是她的感觉。

1967年,溥仪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溥仪死后,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华龙皇家陵园。溥仪的陵园在清西陵的附近,但是没有葬在清西陵里面。

对溥仪感兴趣的朋友,想全面地去了解一下这位末代皇帝,可以去读一下他的自传体书籍《我的前半生》。


历史漫谈君


这个问题溥仪本人可以回答你。

建国后溥仪在登记户口时,自称只有初中学历,就在户口本学历那栏,写上了“初中”这俩字。

不过,初中学历是溥仪的自嘲。如果你真把溥仪的文化水平当成初中生,这就未免太小瞧这位末代皇帝了。

溥仪自幼学习四书五经。

虽然是末代皇帝,但清朝皇室并没有放松对溥仪的教育。

溥仪的启蒙老师叫陆润庠。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我只需要说他的身份,你们就会知道有多厉害了。

陆润庠是晚清的一位状元,历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和大学士。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正是陆润庠将翰林院内仅存的64册《永乐大典》运回府中,才免于灾祸。

老师如此厉害,这就足以表明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会太低。


溥仪的户口登记证明照片,学历为“初中”:

溥仪在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同时,也不忘追赶新潮。

在溥仪的身边,有一位洋老师,他就是英国人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

庄士敦教会了溥仪如何说英语,同时还把欧洲的历史文化、地理知识都教给溥仪,还引导他阅读英语经典文献。

不仅如此,溥仪与庄士敦的情谊非常深厚。冯玉祥把溥仪轰出紫禁城后,也是靠着庄士敦,溥仪才安全转移到了天津租界。


请欣赏下面这张溥仪手写的英文笔记:

由此可见,溥仪的真实文化水平很深厚,只怕当个大学老师都绰绰有余。


HuiNanHistory


溥仪在户口本上填的学历是“初中”

1959年,溥仪被国家特赦后,从辽宁抚顺坐火车回到了北京,暂居于五妹韫馨家中。

几天后,溥仪在亲戚的陪同下,来到了西城区产桥派出所上户口,到登记学历时,溥仪突然就愣住了,毕竟,溥仪没有接受过体制化的教育。所以溥仪就写了一个“初中”。


户口本上,溥仪的学历是初中,但这只是溥仪一种谦虚的表现,那么,溥仪的真实的文化水平如何呢?放到现在又是什么水平?

说实话,以溥仪的文化水平,让他当一个大学老师都绰绰有余。

有数位最顶级的老师教导

懂书法、会作画


清朝特别重视皇室子孙的培养,清朝的皇子每天早上五点就要上早课,一天之中还要花许多的时间学习,所学的内容也比较多。

在溥仪六岁的时候,裕隆太后就给溥仪请了师傅,专门教溥仪念书。这些教溥仪念书的师傅们,个个都是极为出众的名师。

教溥仪书法的,是朱益藩和袁励准,这两人可都是书法大师。就拿朱益藩来说吧,他不仅是陕西省的学政,还曾担任过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在这两人的悉心教导下,溥仪的书法水平不断提高,所写的楷书颇有欧阳询的风格,还能画出颇为漂亮的花鸟画。

精通三门语言


溥仪精通满语、汉语、英语三门语言。

教溥仪满语的是伊克坦,他是东北人,进士出身,在伊克坦的细心教导下,溥仪能轻松阅读《圣谕广训》等多部满文书籍。溥仪满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是中上等。

教溥仪汉语的老师就更多了,而且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的大学士,比如陆润庠、徐坊、陈宝琛等等,他们教溥仪国学和作诗。就拿陈宝琛来说吧,他除了教溥仪汉语,还帮助溥仪改掉不少坏习惯,比如溥仪小时候喜欢抖腿,陈宝琛以“树摇叶落,人摇福薄”的道理来教育溥仪,耐心帮助溥仪改掉抖腿的坏毛病,还在治国理政方面指点溥仪。


而教溥仪英语的是英国人庄士敦。

这个人可不简单,他毕业于牛津大学,除了教溥仪英语,他还负责教溥仪数学、地理等现代化教育科目,时常将西方的民主宪政和西方的科学技术等知识教给溥仪,这些都大大扩宽了溥仪的眼界。在他的教导下,溥仪的英文能力也相当了得,不仅书写英文时字迹俊秀工整,口语的表达也十分流利。

例如,溥仪在东京接受审判时,有时候也会用英语交流,说的可谓是相当流利,而溥仪整体的气质、说话的语气和语言的逻辑,一听就是一个文化程度很高的人。

懂外交礼仪


再有一点,溥仪虽是傀儡皇帝,但是遇到各国使臣朝拜,参加各种大典、仪式等,还需要这个傀儡皇帝出面,来自各地的精英、名人专家和各国使臣,虽然内心里不一定认可溥仪,但见了溥仪还是要以礼相待的。

而溥仪经常和这些人待在一起,耳濡目染下自然也会受其影响。

拥有堪比专家的文物鉴定水平


溥仪的文物鉴定水平是比较高的。溥仪在皇宫中成长,皇宫中之几乎集齐了天底下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而溥仪经常和这些宝物接触,并有太傅教导着。也就是说,溥仪从小就和各种文物接触,在耳濡目染下,溥仪的文物鉴定水平自然是比较高的。

这一点,连国学大师王国维都颇为认可。

如果不算数理化、计算机,溥仪的文化水平能轻轻松松超越一般的大学生。


金兔历史


在溥仪皇帝漫长的人生中,他可谓是尝尽了酸甜苦辣的滋味、见识过了诸多风风雨雨。

不过在他复杂的人生经历中,有一点他是没经历过的,那就是没有在正规的学校里读过书,按照现如今的标准来说,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学历可言,是一个连小学都没读过的可怜娃。

但是在溥仪这位末代皇帝身上,我们现如今的学历标准并没有任何考量意义,因为他在某些方面的学识水平非常高、远远超出了我们正规学校所能学到的范畴。


而这些学识,主要来源于一些大佬级“私教”的教导。

溥仪皇帝的儒学、国学水平

从溥仪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接受到了非常深层次的儒学教导。

仅就儒学方面,就有三个厉害老师教过他。

这三名老师都非常不一般,其中有两人是进士出身、一人是状元出身。

在看一些电视剧的时候,很多人总会觉得进士和状元非常普通、没有什么多大的学识,但实际上在他们自己的领域里,他们所掌握的学识都达到了一种巅峰水平。

我们就说状元,从唐朝到清朝末年的千年时间中,我们的历史中也才出过500多名状元。

在那么漫长的历史与那么多读书人中,大浪淘沙最终才出了这么500人,可见能最终过关斩将获得这个头衔之人的非凡之处,可以说,他们都是站在了古代学识最顶端的人物。

另外,那些进士们的水平也不简单。

虽然他们都没能考取到状元功名,但他们中少部分人的水准却不比状元差上多少。

因为古代考状元除了才华之外,更多的还得看皇帝的挑选,一般在笔试成绩排前的情况下,如果考生的长相比较标致一些、名字比较讨喜一些、“普通话”比较标准一些,那么就很容易能压倒其他考生被皇帝挑选为状元,从这方面来说,不少进士的水平其实都是不容小觑的。

最重要的是,能被挑选为溥仪老师的都不是普通进士,他们必然是进士中学识最高者才会被挑选成为溥仪的老师。


因此,能得到三个这般人物的单一教导,溥仪在国学、儒学方面的水平肯定也非常不错,虽不说达到教授水平,但绝对能达到博士水平。

溥仪皇帝的英语和鉴赏水平

除此之外,溥仪的英语水平也非常不错。

他从13岁开始,就接受到了牛津高材生、英国“中国通”庄士敦的专门英语教导。

在庄士敦的教导下,他的英语水平提升得非常快,不仅能正常地用英语和人交流,还能用英语翻译四书五经。


这点绝对能秒杀现在许多大学生,毕竟仅正常用英语和人交流这点,就会难倒现在许多大学生

还有,溥仪在文物的鉴赏上也有着很高的水平。

虽然他没有系统地去学过文物鉴定,但是由于他从小是在紫禁城的文物、珍宝堆中长大起来的,所以他对于那些珍宝、文物的认识当然要比许多收藏大家要更加直观。

毕竟在他还住在紫禁城中的时候,他除了能触摸到收藏在现如今故宫博物馆中的大多数文物之外,还经常能接触到现如今收藏在台北故宫以及已经流落到欧洲的众多文物、珍宝,在“熟能生巧”的情况下,他自然就养出了极高的眼力劲。


这点是很多收藏大家所无法相比的,因为在他们还只能凭借一些文字描述去辨认文物时,溥仪已经达到了一种“这跟我见到的不一样”这样的境界。

当然,如果是在计算机、化学、物理以及各个方面上的对比,溥仪肯定比不过当代的大部分大学生们,怎么说,人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孤客生


1959年12月,接近晚年的溥仪再次回到了北京城,根据当时的规定他需要办理自己的户口。当工作人员问他出生地时,溥仪如实回答了紫禁城,这让正在办理证件的工作人员略感惊讶,同时也开始猜测溥仪的身份。


但纵使认为眼前的人便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工作人员还是在听到溥仪说自己只是在紫禁城念过私塾时,在学历一栏给他写了“初中”两字。但是就算是末代皇帝,他的知识储备也无疑是高于一般人的。

(溥仪的户口)

首先,溥仪的文化水平一定很高这是无可厚非的。溥仪三岁登基,六岁时便和历代皇帝皇子一样开始接受入学教育。现在的很多清宫剧虽然做了大幅度的改动,但还是有符合历史的部分,像穿越剧《宫》里面的皇子阿哥不仅要学习诗书礼仪这等文科性的知识,还要练习武功以强身健体。而且很多清朝皇帝都有塞外狩猎的习惯,这就要求他们在习武的同时还要兼顾射箭骑马的任务,所以说溥仪身为清朝皇帝,按照皇帝的惯例需要文武兼收。而且溥仪身为一国之君还会学习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东西,因此他只会学的更多。



再者,溥仪的教师阵容也非常强大。溥仪身边的老师可谓是集结了那个时代的优秀之人,而且所有老师要面对的只有他这一个学生(除了后期溥仪因为无聊要他亲弟弟前来伴读),在现在可以说是私人老师了,还是豪华版的家教。从翰林院学士到国学大师,从状元郎到牛津毕业生,无一不是那个时代的顶尖级人物。


先是由陆润庠、徐坊、陈宝琛、朱益藩和梁鼎芬等人教其汉文,又让伊克坦教溥仪满文,小小年纪的溥仪已经可以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在此后的学习中,溥仪还要熟读古诗,古文等,并学习诸如《大学衍义》、《朱子家训》等此类的课程。

(溥仪的师傅徐坊)

后来,清廷又以高额薪资聘请了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庄士敦来做溥仪的外教,庄士敦在担任溥仪教师的时候不仅教习他英语,还会让溥仪学习关于数学,世界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向溥仪普及了很多关于西方的历史,文化,习俗等以此让溥仪大开眼界,曾一度想要出国留学。


(庄士敦)

总的来说,溥仪学习的东西肯定是现在的很多人无法比拟的,甚至连当代的很多大学生都无法超越。从四书五经,八股文,满文汉文,骑射武术等样样精通,再加上后来学习的英文,数学等等可谓是无所不学,甚至有些人评判他的学历至少是博士。

(溥仪的外国老师)

如果是按照当时的文化水平来看的话他也一定会是众多人中的佼佼者,不过要说是现在的什么学历的话就有点一言难尽喽。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考试基本上都有固定的考试内容,而我们学生学习的是教育部下发的知识,考试自然也会根据我们所学内容进行出题,所以说就算溥仪学习了很多知识也不一定会在现代的考试中考的很好。况且他是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学不学得好就不一定了,而且他学习的内容和现在的教学大纲也不一样,所以说写初中学历也差不多。


小姐姐讲史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社会王朝,离我们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最近这些年掀起了清宫剧的热潮,这让观众加深了对清朝历史的印象。在清朝的历史中,也许会有很多人不知道清朝的开国皇帝是谁,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清末帝是溥仪。


溥仪溥仪身为清朝的皇帝,但一生颠沛流离

溥仪虽然在三岁时就成为了大清朝的皇帝,贵为“真龙天子”的他,一生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他先是清朝末代的皇帝,清朝灭亡后,在日本侵略中国时,被立为“伪满洲国”的皇帝,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后来又在监狱里进行改造,成为了新中国的公民。

溥仪在监狱里接受改造后,出来时,需要进行填写身份信息。在填写到反映文化水平的“学历”这一栏时让溥仪感到了为难,原来溥仪虽然身为皇帝但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育学习,而是聘请名师对他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因此他在“学历”这一栏里写下了“初中”这两个字。


初中文化是溥仪的真实写照?他的文化水平到底有多高?

溥仪填写的初中文化,只不过是他权衡利弊后而填写的,经过改造后的他也学会了低调。溥仪在三岁时登基称帝,被一帮顾命大臣所围绕着。他们的主要责任除了处理朝政之外,就是督促小皇帝学习。

为了给溥仪在皇宫中能得到很好的教育,他们给溥仪物色了好几位非常有名的师傅,让他们全权负责溥仪的教育。在这些师傅中,不得不提的是当时两位有名的人士,他们一个是外国老师庄士敦和翰林院侍讲的陈宝琛。

庄士敦是溥仪的洋师傅,他来自于英国,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在当时英国驻中国的机构中任职。他在中国多年,是个中国通,他除了重点教溥仪英语外,还教授给溥仪数学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因此溥仪对他的这位洋老师是非常的敬重。


在庄士敦的教育和影响下,溥仪通过老师了解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他竟然能把辫子剪掉,还戴起来眼镜。可见这位洋老师对他的影响之大。溥仪在庄士敦的教育之下,英语水平是十分厉害的,在东京审判时,溥仪作为证人根本就不需要翻译就能直接和法官用英语交流,由此可见,溥仪的英语水平丝毫不亚于现在一些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另外一位对溥仪有影响的老师叫陈宝琛,他在13岁时就中了秀才,被人誉为奇才,在18岁时成为举人,在21岁时更是高中进士。陈宝琛步入仕途后,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1911年,陈宝琛这个满腹经纶的翰林院侍讲正式成为了溥仪的老师。

在老师陈宝琛的影响下,溥仪所写的字不但有雍容华贵之型,而且还工整隽永,其水平丝毫不亚于一些出名的书法家,如此高的书法水平还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溥仪的真实文化水平如何?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知以溥仪的文化水平,放到现在应该也差不多和研究生水平相当。他晚年的时候还写了一本自传《我的前半生》,这本书也成了现在研究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文献。因此,当年溥仪所填写的学历为初中,就太过于谦虚了,就算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在英语以及文学方面都难以达到溥仪的这种高度。


观景说史


溥仪的文化水平如何?这确实是个问题

提到溥仪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中最后一个皇帝,不管是他作为君主宣布清朝逊位,还是后来溥仪受日本人蛊惑,去了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溥仪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毛主席周总理甚至都自嘲曾经是他的子民,溥仪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那么溥仪的文化如何呢?

作为皇帝,溥仪就算是退位也不会和普通人一样去找一个学校上课,这就使得用当时流行的教育体系去评价溥仪其实并不适合,不过话说回来,溥仪的教师都是顶尖的教师,国学有陈宝琛,英文有庄士敦,虽然溥仪并没有认真学。因为那时候,照相机、自行车等西洋玩意许多,溥仪基本把功夫都用了这些“奇技淫巧”上,但是说他学贯中西,倒也是不虚。当溥仪特赦后填户口本时,学历一栏中,只填了“初中”,不过小编以为,溥仪的学问当个国学研究者还是绰绰有余的吧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这个问题你要是单看历史就没意思了,因为傅仪的户口本上就写着初中水平。不过要是你信以为真了,那估计是你太天真了。虽是末代皇帝,但毕竟是皇家人,怎么可能受教育水品低呢?

作为天子,教育程度怎么可能低?

细数中国的历朝历代,皇子教育最成功的就是清朝。十一个皇帝,没有一个出现像明朝嘉靖帝一样,不上早朝之人。虽然清朝最后还是没落了,但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和皇帝关系不大。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清朝开国皇帝为了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专门建立了一个教育系统-上书房!皇子,皇孙们也是悲催,想睡懒觉,不可能的。只要是能去上书房的,不管年龄大小,天不亮就起床读书。没有寒暑假,最多就是一个月休沐一次,或者遇到皇家大事才能休息。

学习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四书五经是基础,传统文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小事。他们要学的是排兵布阵,是制衡之术。不仅学习汉文,满文,蒙文也得学。一天十个多小时的学习强度,皇帝还隔三差五的去抽查,督促。要是不满意,还惩罚。这样的环境要是还能出低水平的人,估计是智力有问题!

末代皇帝思想不末代,恰恰相反,傅仪思想前卫!

傅仪有个外教,叫庄士顿(音译过来的),这个人也是博学多识。不仅英语讲的溜,中文更不在话下,给傅仪是双语教学!除此之外,庄士顿还给傅仪讲西方国家的人文地理,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这一系列都改变了傅仪,再说,傅仪本人的思想也不落后,不是顽固的保守派。

傅仪的两个姐姐从国外回来时,傅仪放下自己皇帝的架子,亲自去找两位姐姐学习英语。要说傅仪,皇帝可能不是个很好的皇帝,但绝对是个好学生。在接受他庄士顿的思想教育后,他剪了清朝男子特有的长辫子,和英国保持着友好的往来!

紫禁城里的珍奇异宝怎么允许傅仪文化水平低?

作为皇帝,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要是水平不够,怎么鉴别真假?傅仪的鉴宝水平达到了看一眼就能知道基本是真是假。

傅仪还有幸参加了东京审判,审判的录像带中可以发现,傅仪全程是自己在和法官交流沟通,没有翻译,亲自上阵,还言谈举止妥当,翩翩公子一位!

《我的前半生》,这是傅仪在晚年时写的自己的传记,写了自己的一生的所见所闻,书中甚至有把四书五经的翻译成英文的片段,不难看出,傅仪的文化水平绝对不是初中那么简单。

傅仪要是初中文凭,那么现代的博士生估计也不敢轻易在傅仪面前言论,毕竟比不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