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金秋十月的最后一天,扬州收到一份大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公布了批准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消息,其中扬州成功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这个好消息让扬州人这一天的早餐时间一下子变得特别热闹,“朋友,你从此吃的是世界美食之都的干丝和包子了。”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今天新华日报报道版面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食”至名归,扬州人自上而下的高兴随处可见。当天下午扬州市委常委会召开,匆匆走进会场的政协主席陈扬见到记者高兴地说:“这是继今年上半年扬州拿到‘东亚文化之都’荣誉后的又一张国际级城市名片。2013年,扬州开始酝酿申报美食之都,2018年下半年全面启动。扬州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美食创意工作,成果喜人。无论是东亚文化之都、还是世界美食之都,都是扬州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抓手和内涵。”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据悉,在去年七月扬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上,该市首次旗帜鲜明提出了建设“三个名城”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2019年,扬州探索城市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就在获得“世界美食之都”前的10月29号,扬州在中国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召开期间与法国奥尔良市共同发布了《国际游客淮扬美食品鉴与服务指南》,据介绍目的是为了让来自法国等国家的游客能够更好地品尝淮扬美食、体验扬州文化。此次国际城市间标准化合作深入到饮食界的尝试,侧面反映了扬州在建设“满足世界人民心目中向往的城市”时巧妙使用了一条朴素的规则:首先要抓住世界人民的胃。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据悉,“世界美食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七大主题之一,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美食之都全球共有26个,其中中国有3个,分别是四川成都、广东顺德和澳门。然而选料精细、做工讲究、口味适中、南北皆宜,被称为四大菜系中“文人菜”的淮扬菜却一直未在其列。此次扬州申报成功,淮扬菜作为“开国第一宴”,填补了“中国味道”在国际舞台上的缺憾。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申报团队一名负责人在回顾申报历程时介绍,他们在申报中突出表达以情动人,以菜服人。“我们不是单纯的递交申报文本,还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一位八十多岁的扬州名厨以及这一家祖孙三代在淮扬菜发展中的奋斗故事。第二个是扬州一名小学生给市长写了一封信,希望扬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美食之都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想表达的就是政府的努力也是扬州老百姓的民意。”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扬州人对淮扬菜这块名号的珍惜一直溢于言表。上世纪,随着《红楼梦》电视剧的热播,扬州烹饪界顺势而为,敏锐创作设计出著名的“红楼宴”,让淮扬菜傍上“顶级流量”领一时风骚。2001年,扬州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淮扬菜之乡”,是国内首个获得“菜系之乡”命名的城市。2009年第19届中国厨师节上,经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发文批准,授予扬州申报的“满汉全席”、“乾隆御宴”、“红楼早宴”、“红楼宴”、“扬州八怪宴”、“卢氏家宴”、“三头宴”、“春晖宴”、“秋瑞宴”、“烟花三月宴”为“中国名宴”。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近几年,随着世界运河论坛等国际会议的频繁召开,扬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扬州包子“包打天下”,扬州炒饭“炒遍全球”。2018年,到扬州欣赏美景、体验美食的国内外游客达到7044万人次。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扬州市市长夏心旻欣喜之余很冷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本意就是希望以城市为单位,用美食创意来推动这个城市的发展。世界美食之都荣誉的取得,不是表彰淮扬菜有多传统,而是考量它能不能带动一个地方产业发展,带动老百姓就业。这恰恰符合近年来扬州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和打造中央厨房的理念,跟城市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抓手相契合。”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这几年,扬州以中意(扬州)食品产业为依托,成立“一带一路”中意经济文化合作中心,致力于将其建成意大利罗马等城市的食品集散地;扬州与法国奥尔良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双方推进的美食及旅游服务标准化合作项目得到了两国政府的支持;扬州还设立美食创意全球推广委员会,推动全球淮扬菜专业教育培训、扬州美食全球推广;开展国际性美食课题研究,为全球淮扬菜爱好者提供体验教学;邀请国内外城市参加世界中餐名厨扬州行、中外丝路城市美食展览会等活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美食交流,淮扬菜也频频亮相各大美食节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拥有7所开设烹饪专业的高校、职校以及众多培训机构,每年培养厨师9000多名。扬州大学在国内率先开设烹饪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江苏省烹饪研究所、江苏省淮扬菜产业化工程中心均为国内最早设立的专业性美食研究和产学研机构。扬州输送出国的厨师人才遍及日本、东南亚、欧美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扬州拥有江苏省唯一的饮食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61名中国烹饪大师。

扬州获“世界美食之都”新名片,淮扬菜为“中国味道”再加料

扬州现有餐饮及食品加工制造企业2万多家,拥有富春、冶春茶点制作技艺等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2项,2018年产业收入达65亿美元,直接带动就业24.5万人。扬州拥有美食创意园区和中心20多家。其中,扬州食品产业园是江苏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园区,集聚食品企业100多家。“东关街-国庆路街区”是江苏省3家老字号集聚街区之一。街区内美食店铺180多家,2018年街区营业额突破20亿元。

淮扬菜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风格也成就了扬州城市的性格特征。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周爱东教授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之余并不惊讶,“扬州一直以来可以说是一个‘花开’的城市,好的文化在扬州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希望扬州借这块金字招牌,未来一能在淮扬菜菜系的时尚性上寻找新的突破,二能在专注挖掘传统上出一批研究成果。”

“花开”之城的扬州已迎来结“果”之秋。

新华日报记者 汪滢

图片 新华日报微信公众号、视觉中国、扬州市美食都市网站、扬州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