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要練多久,才能真正“見效”?

冥想一分鐘可以讓一個充滿沮喪、憤怒、糟糕情緒的人感到思維敏捷、善良、快樂。《瑜伽的科學》作者William J. Broad說:“一般情況下,我們知道習練得越多對瑜伽瞭解就越多從而獲益也越深厚。每週練習一次是好的,每週練習三、四次則更好。”

瑜伽要練多久,才能真正“見效”?

瑜伽練習,沒有完美,只有適度。那麼什麼才叫做適度 ?

舉個例子,就像看醫生,問醫生自己該吃什麼藥?每天吃幾次?吃幾個療程?多久會有效?醫生肯定不會所有患者開一樣的藥,一樣的服藥頻率,一樣的療程,更不能保證多久會有效。

醫生先要望聞問切,知道你的病症,身體情況,飲食習慣,才能對症下藥。練習瑜伽也一樣,要知道你底子如何。

我該練習什麼瑜伽?

當然,對於大部分身體健康沒有明顯病痛的人來說,練瑜伽也不需要如何講究,從基礎開始練習就可以了。


瑜伽要練多久,才能真正“見效”?

如果你肩膀和髖部特別僵硬,那你可以多練習髖與肩的瑜伽序列,哪裡緊練哪裡。如果你核心沒有力量,那你可以多練習核心力量瑜伽序列,哪裡弱練哪裡。如果你白天沒精神,建議早上練練活力瑜伽,如果晚上睡不著,建議練習睡前瑜伽,如果經期不適,可以練習經期瑜伽,消化不好可以練改善消化系統的瑜伽序列……

當然啦,瑜伽體式的作用是綜合的,比如練習哈他瑜伽拜日式,對身體各方面都很有好處,練習核心的體式對背部、手臂力量也有幫助,以此類推。

從身體能量來說,能量講陰陽,有的人“陽性”能量比較強,性格表現為喜歡刺激的戶外運動、平時說話很多、性格開朗外向、口味比較重,那麼,可以多練習陰瑜伽平衡陽性能量。有的人“陰性”能量比較強,性格表現為安靜、不喜歡運動、性格內向、覺得沒精神,可以多練習陽瑜伽,比如阿斯湯加瑜伽、流瑜伽等。


瑜伽要練多久,才能真正“見效”?

什麼時間練習最好,該每週練習多少次?

瑜伽上師說,白天和黑夜交界的時間點,也就是早上和傍晚。早上陽氣上升,如果身體能順應這種氣,練習活力瑜伽,一天的能量會很足。傍晚陽氣下降,可以練習柔和的流瑜伽,修復的練習。

這些都是一般的規律。但是,比如你飯前忘了吃藥,你不能就不吃,可以飯後久一點把藥補上。瑜伽也是一樣,早上和傍晚沒有時間,你可以上午10點多,下午3點多都是可以的。

如果有時間,建議每天練習。如果你選對了自己的練習,適合自己的強度,每次不會過量,保持每天練習是不會讓自己疲憊的。就像吃飯,如果一餐吃太多,下餐你就不想吃了。

每天抽出時間練習1次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質量不是數量,選適合自己的課程,適合自己的時間,用心去練習。每次練習1-2個小時。每天1小時,其實時間還是可以擠出來的,就看有沒有心練,如果實在沒有時間,30分鐘也是可以的。


瑜伽要練多久,才能真正“見效”?

練習多久會有效?

練瑜伽練久了的瑜伽人,就可以覺察自己身體的情況,知道自己現在哪裡弱,哪裡需要加強,哪些體式還不能嘗試等等。

我記得有個故事,一位書生走在路上,看到路邊有位老者,就問他到前面某個目的地要多久。老者沒有回答。書生繼續往前走了幾步,老者就告訴他要多久。因為他要看書生走路的方式、走路的快慢。同樣的,

要看你現在底子如何、目的地在哪裡(減肥、增長力量、開肩、開髖)以及練習的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