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輯覽:在圍繞中心中找準方向 在服務大局中體現擔當

河南是中國之中,也是中部之中,有著“中原”的稱謂和底蘊。

奮進新時代,讓中原更加出彩,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的殷殷囑託,也是今日河南的使命所在。

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9600多萬河南人民,539萬多名黨員,人人都是參與者、建設者。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政治和紀律保障,同樣是其中頗為濃重的一筆。

河南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輯覽:在圍繞中心中找準方向  在服務大局中體現擔當

緊扣服務保障中心和大局的要點——堅決踐行“兩個維護”,以強黨建保障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貫徹落實

金秋時節,中原大地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到處生機盎然。

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就經濟社會發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情況進行考察調研,期間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9月20日,河南省紀委即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會議的第一重要議題,就是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紀檢監察機關貫徹落實的六項具體措施。

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對河南省紀委常委會而言,這是工作的常態,也是制度化的一項舉措。據瞭解,2018年12月29日,省紀委制訂出臺了《中共河南省紀委常委會會議第一重要議題制度》,要求把及時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作為會議的第一個重要議題。制度出臺以來,省紀委常委會已組織第一議題學習24次,內容涵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的重要講話,在中央政治局2018年度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論述等方方面面。

每次的學習,都有貫徹落實的措施意見。如,2019年1月8日召開的省紀委常委會第88次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審計整改和就減稅降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提出“把加強對審計整改、減稅降費政策舉措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作為2019年的重點工作,在省紀委四次全會上作出安排部署”,“加強與審計部門協調溝通,藉助審計力量發現問題、查處案件”等具體措施意見。

圍繞中心才能找準方向,服務大局才能體現價值。對此,河南省紀委常委會有著清醒的認識、準確的把握。“從產生之日起,紀檢監察機關就擔負著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重大使命,離開這一條,就無法保證正確的前進方向。”省紀委常委會堅定認為,“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第一位的就是增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強化政治監督、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強黨建’的作用,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河南貫徹落實。”

理念,在履職盡責中化為具體實踐。為有效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貫徹落實,2018年6月,針對信陽市淮河羅山段濫採河砂問題,在省紀委監委督導下,信陽市紀委監委對羅山縣、固始縣、息縣、平橋區以及市水利局65名黨員幹部進行了問責,強有力的監督執紀問責,進一步壓實有關部門黨組織的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推動有關問題由亂到治;黨中央高度重視農田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安全問題,從維護產糧大省角度出發,河南省紀委監委盯住“農地大棚房”背後的作風和腐敗問題進行專項治理,為全省“大棚房”專項整治工作有效開展清除障礙、提供助力……

實效,在實踐發展中不斷顯現。通過加強對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打贏“三大攻堅戰”等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擔當不作為、失職失責問題,為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為習近平總書記“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指示要求落地見效持續提供有力保障。僅2019年1月至9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違反政治紀律案件175件,黨紀政務處分211人;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142件、處理3857人,黨紀政務處分2962人,使黨員幹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增強了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自覺性堅定性。

實踐也給人以啟示,旗幟鮮明講政治,站位全局強監督,就能將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和落實黨中央要求有效對接起來。

找準服務保障中心和大局的重點——自覺擔當“促發展”的重要任務,著力營造激濁揚清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也是讓中原更加出彩必經的橋和必借的船。

那麼,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對此,河南省紀委監委同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樣,也在用深入的思考、積極的探索實踐不斷給予回答。

2018年12月,河南省紀委監委制定出臺《關於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職能作用積極助推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意見(試行)》,從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進一步規範政商交往行為、持續營造有利於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環境等七個方面,提出了21條措施意見,被河南省一眾優秀民營企業家稱為“定心丸”“護身符”。

令出惟行。為優化營商環境,平輿縣紀委監委在全縣範圍內部署實行作風效能監測點制度,對發現的問題,分門別類向涉及部門單位及時反饋並做好整改督查工作。推進親清政商關係,濮陽市則開出正面清單,明確哪些可以為,鼓勵黨員幹部大膽與企業交往,同時劃定紀律紅線,警示黨員幹部哪些不可為,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政治生態山清水秀,需要一體推進“三不”機制,既重拳出擊、正風肅紀讓人不敢腐,又完善制度、健全法治讓人不能腐,還加強思想教育、固本培元讓人不想腐。

怎麼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河南省紀委監委從2017年4月就開始探索,在實踐中找到了以案促改這個有效抓手,以案發單位為重點,以查辦的重大腐敗案件、窩案或行業性腐敗案件為重點,在案發單位、地區、行業的黨員幹部中開展警示教育,剖析問題原因,查找廉政風險,紮緊制度籠子,努力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綜合效果。

河南省交通廳曾經4任廳長、2名副廳長“前腐後繼”,以案促改以來,廳黨組專門設立黨風廉政教育月、廉政警示日;針對招投標、設計變更、材料調差、資金撥付等四大廉政風險點,成立“重點建設項目審核委員會”,制定公路工程設計變更6個辦法和質量監督管理8個臺賬,有效規範交通行政權力運行。用廳裡幹部的話說:既要幹成事又要不出事,嚴管的的確確就是厚愛。

淮陽縣安嶺鎮垮陳村曾是個名副其實的“垮村”:班子垮了,幹部垮了,風氣垮了,多名村幹部先後被查處;村內派系林立、相互纏鬥,上訪成了“家常飯”,告狀告成“一鍋粥”。2018年10月,淮陽縣以案促改工作組進駐垮陳村,下了“五步棋”:立案審查並移送為禍鄉鄰的原村幹部張某;在全村黨員幹部會上通報其違紀違法事實;請全村群眾說一說“當好村幹部,應該防些啥”,逐項建章立制;選出村民心目中的帶頭人,建強配齊村支部;開展結對幫扶、家風民風社風評比活動。短短半年,垮陳村變了樣,舊貌換了新顏。

環境可以影響人、塑造人。因為堅持逢案必改,無論是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還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方面的案件,河南省紀檢監察機關都督促案發地區和單位及時開展以案促改。而且,還堅持全域促改,沒有發案的地區和單位,也要有針對性地選取外地、外單位或本系統、同行業違紀違法典型案件,舉一反三,查漏補缺,完善內控機制。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以案促改全覆蓋,對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政治生態都產生了積極正向的影響,廣大幹部群眾身處其中,感受真切:氛圍好了,風氣正了,精氣神就上來了,幹勁就足了。

不止於以案促改,河南省紀委監委制定了《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澄清保護黨員幹部暫行辦法》,平頂山、漯河、駐馬店等市出臺了澄清正名實施辦法(試行),更為及時、有力地還受誣幹部以清白,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即使是查辦案件,紀檢監察機關也會充分考慮採取審查調查措施的時機,防止對單位、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事實證明,心中時刻裝著發展這個大局,找準結合點,就能讓紀檢監察各項具體工作在大局中發揮作用。

站穩服務保障中心和大局的落點——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在有效維護群眾利益中讓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暖人心聚民心

“村裡的‘貪官’揪出來了,我們心裡亮堂了。”日前,談及巡察以及紀檢監察工作帶來的變化,河南省林州市其林臺村村民老蔡直豎大拇指。

其林臺村位於城鄉結合部,隨著市區框架不斷拉大,村莊拆遷改造工作也逐漸展開。林州市委巡察組開展第五輪對村(社區)的巡察時,摸到了該村黨支部原書記李某等3名村幹部收受開發商賄賂、挪用集體資金的問題線索。當地紀委監委果斷出擊,最終幾名“碩鼠”受到了嚴懲,為村裡有序拆遷改造、保證群眾取得合法利益打下了基礎。

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中原更加出彩,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題中應有之義。正是站在這樣的高度,河南省紀委監委把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落點,放在了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懲惡、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上。

有決心的工作最有力度。今年3月,結合河南脫貧攻堅實際,省紀委監委在全省範圍內部署開展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決戰年行動。

“決戰”二字,體現著這項行動在紀檢監察工作中的分量。全省廣大紀檢監察干部盡銳出戰,走出機關、走進鄉村,到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矛盾集中、脫貧攻堅任務艱鉅的地方去,摸清情況、發現和解決問題。省紀委監委領導先後到駐馬店、洛陽、濮陽市等地貧困縣調研,遍訪14個擬摘帽的貧困縣;省轄市紀委書記已走訪231個鄉鎮,發現問題366個,解決問題360個;縣(市、區)紀委書記走訪3289個貧困村;鄉鎮紀委書記走訪176544戶次貧困戶。

凡是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嵩縣飯坡鎮洛溝村村委委員程要娃,騙取國家危房改造款8250元、為其母違規辦理享受光伏發電項目名額,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被責令辭去村委委員職務;臺前縣吳壩鎮李壩村黨支部書記李茂印,違規為部分村幹部親屬及村民小組組長辦理低保,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據瞭解,按照該項行動的有關要求,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發現和受理的涉及貧困縣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在9月底前已全部清零。一個個問題被嚴肅查處的背後,是問題幹部的警懼,是當事群眾綻開的笑顏。

黑惡勢力影響人民安居樂業,啃食群眾的“三感”。站位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河南省紀委監委把堅決打掉黑惡勢力背後的保護傘,作為是否堅守初心使命的政治檢驗來看待。2018年3月,省紀委監委、鄭州市紀委監委查處的鄭州市公安局潔雲路分局原局長成健為黃賭毒場所充當“保護傘”案件,打響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深挖徹查黑惡勢力“保護傘”的“第一槍”。其後,省紀委監委探索施行打傘懲腐“5·4”工作法,實行委領導班子成員聯點包案、逐案篩查,推動“打傘”與掃黑同頻共振。截至9月底,全省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720件、處理837人,其中廳級幹部2人、處級幹部34人。驅散“烏雲”,“陽光”沒有遮擋地照在群眾臉上,讓人發自內心地感到溫暖。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督促相關單位和部門牽頭加強對惠民惠農“一卡(折)通”的監管,針對上學難等熱點問題開展整改“回頭看”,開展農村低保和危房改造問題專項治理……堅持聚焦教育、醫療、低保、住房等民生領域,堅決整治惠民政策落實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既注重解決個性具體問題,又著力推動解決面上的普遍性問題,保障黨的惠民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到群眾身上。

一項項具體而微的工作,讓群眾感受到紀檢監察就在身邊,也凝聚著民心、為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匯聚磅礴力量。

……

實現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有深刻而豐富的內涵要求,和工作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能力作風都有關係,透過河南的實踐發現,它還跟政治站位、大局觀念、對待群眾的感情等緊密相關。站位上去了、心中有大局、胸懷真感情,工作看似還是那些工作,但質量在提升、效果也會不一樣。


(本文刊載於2019年第21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師長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