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過譽了的“推恩令”

經常在各種文章中看到對“推恩令”的推崇,什麼“古代第一陽謀”、“無解的陽謀”這種讚賞比比皆是。然而,諸侯的削弱主要原因真的是推恩令的功勞麼。真的完美的避免了諸侯反抗麼,推恩令在西漢前期的削藩過程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淺析一下:

首先我們先看看推恩令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根據《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載:主父偃對漢武帝說,“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

大概意思是說,古代的各諸侯王的封地不過方圓百里,諸侯王和天子的實力相差懸殊,因此天子很容易把控諸侯王國的勢力範圍。如今有的諸侯國大到十幾個城池連在一起,土地方圓千里。這樣一來,大家相安無事時,諸侯王就驕奢淫慾,奢靡成風;雙方形勢危急時就依仗著國強,進而聯合其他兄弟諸侯國一起武逆朝廷。如今用國法直接強制削弱諸侯王的封地,那麼就會刺激叛逆的情節發生,之前晁錯的做法就是真實的寫照。當今,有的諸侯王有兒子弟弟十多個,但是最終能繼承爵位家業的只有嫡長子,剩餘其他的人雖然都是骨肉之親,但也沒有絲毫的封地,這樣一來陛下提倡的仁孝之道就得不到宣揚體現。希望陛下頒發法令讓各諸侯王對子弟們都進行推恩分封,讓他們以侯爵身份得到封地。這樣一來,每一個子弟都因滿足了自己的心願而感到高興。陛下雖然對諸侯子弟實行了恩德,但這實際是對諸侯國的化整為零,不實行直接的削藩政策,而慢慢使諸侯國變得弱小。於是皇帝認同了他的計策。

被過譽了的“推恩令”

從文獻內容來看,推恩令的核心思想是通過懷柔的手段促使諸侯國封地分裂,最後達到削弱諸侯國實力的目的。但我們要注意的是推恩令的特殊色是懷柔,而不是化整為零。為什麼這麼說,其實“化整為零”這件事不是主父偃首創的,其思想源頭要追溯到賈誼的《治安策》,該篇中提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割地定製,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及燕、梁它國皆然”。可見,主父偃的推恩令是賈誼《治安策》的延續。區別的特色是主父偃具體的提出了“推恩懷柔”的措施,不過我們可以看看懷柔是否真的“懷柔”,到底在削藩過程有沒有刺激到諸侯國。

首先我們統計了漢武帝即位初期畿服內的諸侯國的數量是24個,到頒佈推恩令時這24個諸侯國剩下20個,一直到公元前87年漢武帝去世為止,從即位初期的那24個諸侯國剩下了13個(後期分封的暫且不計),從數量上看,削減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但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削減原因,這裡面跟推恩令的“懷柔”沒有太多的直接原因,比如說推恩令頒佈之前諸侯國被廢的理由是兩個無子、一個國主涉罪被貶,一個畏罪自殺。推恩令頒佈後的七個諸侯國被廢的理由分別是一個畏罪自殺,一個無子,兩個被貶,三個謀反。從這些數據和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漢武帝時期的中央皇權實實在在的已經滲入和影響到了諸侯國,並且能對諸侯國國主進行了有效的懲罰,這與之前地方諸侯與中央皇權的關係大為不同。

根據時間推斷,很顯然能有如此局面並不是推恩令的傑作,究其原因而是景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的功勞。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不久,梁孝王去世,將梁國一分為五,此時西漢的諸侯國再也無力與中央王朝對抗,這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加強。漢武帝之所能對諸侯王進行有效的懲罰和威懾,主要原因就是在景帝時期諸侯國得到了有效的削弱,武帝延續了景帝時的中央王的優勢。

再者,推恩令的懷柔性質表現也不盡人意,推恩令頒佈後,直接刺激了三個諸侯國的反叛,雖然反叛的影響很小,但確實是激化了矛盾,主要是切入的時間不合時宜。我們上文提到過在文帝時賈誼就提過類似的策略,文景時期也有執行過,從結果看是非常成功的,他們切入的時間點是前一代諸侯王去世後再“裂諸侯地而分封”。而武帝執行推恩令時壓根就沒有考慮過當政諸侯王的利益和心理感受,根據《漢書 武帝紀》記載: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於是籓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武帝只是象徵性的“以身作則”,迫使其他諸侯效仿,這樣一來引發了一些諸侯不滿,甚至有激烈的反抗,淮南、衡山、江都三國的謀反都是推恩令頒佈後發生的。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事件也是雙方矛盾激化的結果。因此,推恩令的懷柔性表達的並不成功。那些說推恩令是“完美的陽謀”,我覺得是把諸侯王都當傻子看待,但凡有點反抗能力都不會任人分割,只不過在景帝時諸侯國的大勢已去,早已無力迴天。

有的同學可能會想,如果按照上面所說,那麼推恩令的頒佈是否多此一舉,就好比你打算讓別人還錢,直接說還不好意思,最後想了一個委婉的辦法,指著天空說了一句“你看,天上的雲像不像你欠我的那100元錢”的笑話。其實不然,如果說把削藩的主要功勞歸功於推恩令確實不妥,但是如果結合當時西漢內外環境來看,推恩令卻是一個非常棒的削藩過渡時期的臨時政策。我們知道削藩的主要任務在景帝在位期間已經完成了,交接到武帝手裡時,剩下的任務就是削藩後的善後工作,此時西漢的主要矛盾轉移到了對外的匈奴身上,但是本著“攘外必先安內”原則,必須穩定後方保障,再者西漢時期統治者非常注重仁孝,比如“舉孝廉”之類,諸侯國都是皇親國戚,過於血腥的行動不利於皇帝形象。因此結合內外因素,漢武帝用武力徹底解決諸侯國問題於情於理並不是首選。推恩令的提出為解決問題提供了臨時辦法,既緩和了矛盾又不給諸侯國喘息的機會,等到匈奴問題緩和時,再著重削藩。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匈奴威脅基本解除。主要矛盾又回到了削藩的身上,公元前112年發生的酎金奪爵事件就是推恩令的組合政策,一下子幹掉了100多個侯爵。

推恩令能順利實施的前提是平定七王之亂以及中央王朝的實力增強,沒有這個前提主父偃的推恩令就是第二個晁錯的“削藩策”。

被過譽了的“推恩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