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

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

預算管理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關於加強公立醫院財務和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試行)》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為落實公立醫院的發展規劃,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和管理需要,構建事前預測與統籌、事中分析與控制、事後考核與改進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醫院整體運行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預算就是以價值形式反映的醫院運營計劃,預算管理是以預算為工具,通過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與控制、調整、分析、考核等管理活動,確保醫院運營目標實現的過程。全面預算管理是公立醫院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實現目標任務的有效管理方法和支撐工具,適用於醫院所有部門和科室,服務於醫院的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主要體現在:落實發展規劃,有效保證經濟目標的實現;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促進溝通協調,保持整體目標和部門目標的協同實現;提供業績評估的客觀基準,促進責任落實,年度預算期間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預算管理對象。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指以醫院為對象的全院、全員、全過程的預算,醫院各項經濟活動都必須納入預算管理,進行預算控制。

預算管理模式以零基預算為主,把醫院年度規劃做為目標,從實際出發制定預算,預算基礎為零;定期評估預算執行情況和醫院發展規劃,調整預算方案。

公立醫院設立三級預算責任體系:預算管理委員會是預算決策機構;預算管理辦公室是預算專職機構;預算管理責任部門是預算執行機構。預算管理委員會是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以預算會議的形式審議重大預算事項。組織架構是:預算管理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堅持“權威性、全面代表性和效率性”原則;預算管理委員會構成是:由醫院法人擔任主任,由院級領導擔任副主任,由職能處室負責人及職代會常委擔任委員。預算管理委員會工作職責是: 圍繞年度目標,審定預算方案;審查整體預算方案及各部門編制的預算草案,並就必要的改進對策提出建議;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對各部門、科室之間發生的分歧進行協調;審批全面預算執行分析報告,並提出改進建議,保證預算工作持續改進;對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或問題進行協調或解決;對預算責任科室提出的預算調整申請進行審批。

公立醫院財務工作主管領導為總會計師,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直接負責人,主要承擔以下職責:組織開展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擬定年度預算方案;組織擬定、審核及下達年度預算編制方案及目標;審核年度預算草案;組織評估分析全面預算執行情況;組織擬定及審核全面預算調整方案;審核全面預算考核方案;組織開展全面預算內部控制機制的監督檢查工作。

預算管理專職機構: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財務部門,是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專職機構,負責全面預算管理的具體組織和實施。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由財務負責人擔任,工作人員由財務相關人員組成。具體工作職責:負責全面預算的編制、審核、彙總、報送及報批工作;為各部門、各科室的預算管理提供諮詢;監督、控制各部門、各科室的預算執行情況;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平衡預算及預算調整方案,向預算管理委員會提出預算修改建議;負責組織對部門及科室執行全面預算管理的績效考核。

全面預算執行機構:預算管理責任部門是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機構,涵蓋醫院各部門、科室。具體執行工作職責:嚴格執行預算,堅持“無預算、無支出”;實現預算管理與其他基礎管理的有機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