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前 言

眾所周知,大眾是一家老牌車企,雖祖籍德國,但早在80年代就已進入中國,不僅與上汽合作推出了當時最火的車型——桑塔納,後續還推出了寶來、朗逸等中國特供車型。時至今日,大眾作為一個德國品牌,在中國車市不僅地位穩如泰山,更是成為了一代人的經典回憶!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大眾發力電動汽車領域

近日,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計劃在2023年之前,將旗下電動汽車的年產量提高到100萬輛,並對電動出行進行300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2356.7億)的投資,而中國作為全球電動汽車的主戰場,將成為首要戰略目標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說白了,大眾的未來目標就是在中國賣很多電動汽車。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傳統車企生產燃油車固然順風順水,無論銷售渠道還是產量都有牢靠保障,但試圖深入新能源領域,猶如被狼群圍攻的雄獅,是否能在國內外眾多造車新勢力的包圍圈中

突出重圍呢?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強力對手

其實,先不管國內造車新勢力如何,大眾作為洋品牌本身就存在一個強力的同門對手——特斯拉。據悉,特斯拉早先引起各大媒體爭議的

上海超級工廠已於10月初正式通電,這意味著工廠即將投產。隨後特斯拉總裁馬斯克公開宣佈,上海工廠將在2020年前至少投產1000輛車!未來年產目標高達50萬輛!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特斯拉CEO 埃隆·馬斯克)

如此看來,一個是傳統車企中的翹楚,一個是名聲顯赫的

電動汽車新銳,雙雙擂起戰鼓將目光對準了中國車市這塊美味的“華”夫餅,它們之間彷彿即將爆發一場市場爭奪戰。那麼,誰會成為最終的贏家,笑到最後?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大眾:特斯拉值得尊敬

就在上週四(10月24日)舉辦的8代高爾夫發佈會上,媒體記者提出:特斯拉的規模還太小,不配成為大眾的對手!此話一出頓時遭到大眾CEO赫伯特·迪斯的強烈反駁,他表示:“從特斯拉入門車型Model3目前的銷量就能看出,特斯拉稱得上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之一,我們非常尊重它”!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大眾CEO 赫伯特·迪斯)

據官方資料,特斯拉光今年上半年就生產了16.4萬輛電動汽車,甚至與去年前三季的總產量相差無幾!其中銷量最好的Model3在今年Q1的產量就高達72531輛,幾乎等於上半年總產量的一半!要知道,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一哥”蔚來18年的總產量也才不到1萬3千輛,可謂實力碾壓。由此可見,特斯拉已完全有別於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大眾:得“搞”點錢!

再看大眾,對電動化汽車的研發投入極其“燒錢”早已瞭然於心,不過為時勢所驅,就算是大眾這樣的老牌巨頭車企其實也感到“腰包即將被掏空”,因此打算攢點大錢。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為了研發資金,大眾首先想到提高熱銷產品的銷量,計劃將搭載內燃機的SUV的銷量佔比提升,把去年佔23%的銷量在明年提升至40%!由此可見,傳統車企要想在電動化轉型升級中不那麼“吃力”,利用內燃機獲利不僅可以取得資金擴充,還能順勢讓配備現有生產平臺的工廠將價值發揮到最大。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除此之外,大眾還打算藉助旗下MEB平臺擴張電動化攻勢,將藉助MEB平臺來提高規模經濟,將電動汽車平均售價降至2萬歐元以下。還有,大眾打算向其競爭對手開放MEB平臺,不僅可以擴增合作領域,還能使自己成為最大的電動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什麼最傷腦筋?

其實拋開一切因素,目前電動汽車的發展比起傳統燃油車,最大的難點就在於量產,首先撇開產品研發所需大量資金不談,新車投入市場後未必會帶來實際利潤。特斯拉CEO此前曾表示:非常尊重能大批量生產的公司,因為這異常艱難!!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總 結

說在最後。就目前情況來看,大眾雖然是老牌車企,能依靠自身多年積攢的優勢,但在資金方面也未必能承擔得起電動汽車所需的鉅額費用,反觀特斯拉,雖然喊窮喊的厲害,但產銷量一直不錯,而且上海工廠也投產在即,希望巨大。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呢?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汽靈靈感謝您的觀看!

「大眾&特斯拉」“華”夫餅爭奪戰一觸即發,誰將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