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權?細數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

冉閔在正規的史料中屬於曇花一現的存在。他的出名和封神完全是因為現代網絡民族主義對他進行“再解讀”的結果。至於這個“再解讀”是怎麼回事,讓我們細細分析下。

虛構的背景下,想象的英雄

在某些人心裡,冉閔殺胡的【意圖】十分高尚。因為,當時的北方漢人已經快被石趙殺得滅種了。冉閔因為【民族大義】,選擇對羯胡【種族滅絕】,成功地挽救了北方漢族。

稍微智力正常點或者閱讀過最基本史料的人都知道這言論有多荒謬。首先,冉閔殺得是羯胡,而不是全部的胡人。再次漢人並非一些人想象中的待宰羔羊。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權?細數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


【羯胡曾是匈奴別部,學術界的大部分人認為他們是中亞人和北亞人的混血】

東漢劉秀利用豪強們的支持成功復國。因此,東漢對地方土豪的政策十分溫柔,無論是土地兼併還是蓄養私兵都被朝廷允許。結果就是大量自耕農在破產後,變賣土地變成豪強們的佃農。強大的豪強甚至有數萬部曲(私兵),連一州的刺史都要對他們禮讓三分。之前祖逖北伐,依靠的不是後方的東晉朝廷,而是北方的塢堡主們。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權?細數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


秦漢時期的漢人還是很尚武的

石趙對他們的政策是極盡拉攏,哪怕他們是漢人。畢竟相對種族矛盾,利益才是統治者最關心的問題。一群有著堅固堡壘和數以十萬計士兵的強勢人物,石趙只要腦子好使就絕不會胡亂得罪。在南北朝時期,這些豪強所掌控的人口比例極高,且多數為漢人。有他們在,北方漢人談何滅絕?

好了先把最大的一個槽點——漢人會被羯胡殺滅絕給證偽。我們再看第二個槽點:冉閔是否將羯胡殺滅絕了?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權?細數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


羯胡長期屬於匈奴別部,學術界對其種族並無定論

很不幸,別說一般的羯胡,其王室趙家都沒死光。在冉魏大殺山西羯胡時,石虎之子在襄國登基稱帝與冉魏對抗。並不存在【殺胡令】頒佈後,羯胡滅絕不見史料的情況。只能說羯胡之後,作為一個【共同體】實力大損,只能向其他部族屈膝,再不復往日輝煌。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主流學界並沒有對羯胡做出詳細的定義,甚至連他們算不算一個獨立種族都有爭議。像今天的哈薩克斯坦,你可以看到非常像漢人的東亞面孔,也能見到和維吾爾人差不多的白人臉。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權?細數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


甚至有說法,羯胡只是古人對【雜胡】的一種稱呼。比如赫赫有名的安祿山就被人稱為【羯】。史書中關於安史之亂的起點就是“安、史二兇羯,相繼亂於范陽。”安史之亂距離【殺胡令】,已有400年,安祿山本人的血統也算可靠,就是突厥人與粟特人的後裔。說他是【雜胡】,顯然十分貼切。而一些史書將其稱之為【羯】,顯然從側面證實了羯有雜胡的意思。換句話說,冉閔殺死的並非名叫羯胡的【種族】,而是忠實擁護趙家的【部眾】。

這麼一分析,你還能看到有民族大義在裡面嗎?

冉閔的真正目的

現在我們知道冉閔殺得不是一個特定的種族,而是【山西境內堅決擁護石趙的胡人部族】。他的目的也不是拯救北方的漢族,因為漢族有足夠自保的能力不可能滅絕。那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其實史書已經透露出他的根本目的——弄權。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權?細數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


不少人認為冉閔是一個赤膽忠心且毫無心機的人。許多人也衝著冉閔的戰績,將他當成了古典版岳飛。可惜,看冉閔發家的歷史,他的人設顯然和想象中的莽夫形象大相徑庭。

許多人並不知道,冉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叫做【石閔】。他父親曾經是乞活軍陳午的部下,投降石趙後,兒子冉閔被收為養子培育。這個時候的冉閔還是一個幼兒,因此他的成長軌跡中最重要的人便是石虎。

石虎雖然兇暴,但對冉閔卻沒有藏私。之後冉閔跟隨石虎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武勳,便是石虎對其栽培的最佳證明。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權?細數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


石虎死後,其子石世即位。同年五月,石遵得到冉閔支持發動政變推翻石世。即位後,冉閔任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又打敗起兵討伐石遵的沛王石衝。

石遵本承諾讓冉閔成為太子,作為其支持自己的回報。可他事後又反悔,改立石衍為皇儲,引發冉閔不滿。石遵便決定密謀殺死冉閔,卻不料遭到兄長石鑑告密,被冉閔先下手殺死。冉閔事後將石鑑立為皇帝,作為他告密的回報。

之後羯族將領孫伏都秘密集結三千多羯族士兵企圖殺冉閔,故帶隨三十個甲士前往劫持皇帝石鑑,並向其宣稱李農等人要造反。於是孫伏都攻打冉閔和李農,結果突襲失效,未能成功,只得退回皇宮。(有人認為他們得到了石鑑的支持,但當時石鑑已被綁架。所謂支持無疑也是權宜之計)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權?細數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


南北朝前期的混亂程度之高今人恐怕難以想象,很多作風綿延至隋唐

石鑑乘機騎馬去向冉閔和李農宣稱孫伏都要造反,於是冉閔縱兵直入,血洗宮禁,屠殺孫伏都連同黨羽數千。接下來重頭戲來了,冉閔幹了什麼?他將石鑑囚禁起來,關在御龍觀用吊繩供給食物。雖然石鑑有汙點,但兩次相助也是實打實的,更何況名義上他依舊是冉閔的君主。可冉閔並沒有遵從君臣本分,從這點就能看出他絕非那種迂腐之人。

冉閔這種行為已經是典型的反叛了。羯胡作為趙家的鐵桿部眾自然不幹。冉閔也看出這點,所謂“閔知胡之不為己用也”。這才有了赫赫有名的【殺胡令】,一口氣殺死二十萬羯胡,將皇帝石鑑最大的支持力量,也是最後的希望徹底斬斷,這才是冉閔真正的目的。

《屠胡令》的目的是弄權?細數武悼天王冉閔的一生


石鑑被關了起來,但暫時沒有被廢除,因為他依舊是皇帝,依舊是幾十萬羯胡的單于

冉閔之後的行為也證實他和【民族大義】沾不上邊。在【殺胡令】同年十一月,冉閔以其子為大單于,收攏一千名投降的胡人為其部下,冉魏光祿大夫韋進諫,請求誅殺驅逐投降的胡人,以及取消單于的稱號,但被冉閔殺死全家。

投降的胡人或許可以算作兵源,但【單于】的稱號是標準的草原特色。冉閔然【單于】稱號都不願意去除,還為此殺了一個漢人大臣的全家。誰再敢說他【一生為了漢人】,直接用這段史料懟他吧。

結語

【殺胡令】本質只是為了殺死不服從【冉閔個人】的反對派,這才是歷史的真相。冉閔的自小被石虎養大,雖然說了許多蔑視胡人的言辭,但那只是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已。縱觀他的一生,行為像一個草原首領遠勝於一個漢人。早年跟隨石虎攻打東晉的行為,更是讓他斷了最強的外援。只能說【再解讀】的力量真強大,竟然能把一個弄權行為解釋出那麼多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