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行为学准则丨拆屋效应:不要拒绝自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困难面前,勇于挑战

拆屋效应的由来,与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有关。1927年,鲁迅先生作了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文章,其中有段话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因此,这种为了使较小或较少的要求得以满足而先提出较大或较多要求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之为“拆屋效应”。

职场行为学准则丨拆屋效应:不要拒绝自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不光中国人这样,这是人类的共性。人们在面临不希望发生的事时,会不自觉地启动两种心理机制,一种是设法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情的发生;另一种是调整内在的心理矛盾,准备接纳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如果在心理调整进入平衡状态时,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又正好与内在平衡状态相近时,就很容易被内化接纳。

在难题面前,人们往往会退而求其次。对于不能完成的任务,很少人会愿意去接受,而且很多困难,容易在人的心理上被放大。人们在听到比较困难的问题或被人提出难以接受的要求时,一般都会先拒绝。但是如果别人降低问题的难度或要求时,人们就会犹豫。如果再次降低,人们一般就会答应了。一方面是不好意思再拒绝,另一方面是感觉这问题与要求自己也能解决或满足。

在工作中,人们也常常会有这种心理。当老板布置个难度比较大的任务时,一般大家都会打退堂鼓。“难度那么大,很难完成的,根本就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大多数员工都会这么想。而如果老板把工作的难度降低一些,就会有人接受了。但是,虽然现在的老板大多都听过这个效应,明白这个道理。相比之下,他们还是会更加欣赏那些敢于接受难题,敢于挑战自我的员工。

何楠刚进公司不久,对工作时刻保持着极大的热情,而且还任劳任怨。她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肯定。这一年,欧洲总部的领导要来公司视察,于是公司高层决定重新装修办公室。何楠正好负责协助策划这个装修方案。由于以前在小公司里负责过装修事宜,所以她提出了一个又省钱又可行的方案,领导很满意。但是要真正实施起来,却不像纸上写的那么简单。要为公司省钱,就不得不节省各个员工的办公空间,这肯定会得罪不少人,而且要在不影响公司各项工作的前提下来完成装修任务,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即使完成了,也是出力不讨好。所以,同事们都用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了。只有何楠,当经理问她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时,她一口就答应了。别的同事都笑她傻,说她真是年少无知、天真烂漫。装修项目开始实施了,与各部门协调时的确碰到了很多麻烦,也听到了很多抱怨,但是最终何楠还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本来经理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没想到何楠竟如此漂亮地完成了,于是他立马对何楠刮目相看。没多久,就升了何楠的职。其他同事们再也不敢小瞧何楠了。总经理也开始关注这个有胆有识的新人,决定好好栽培以备后用。
职场行为学准则丨拆屋效应:不要拒绝自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因为接受和完成了一个别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使何楠的职场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所以说,有些时候要敢于挑战困难。

当领导分配下来特别难以完成的任务时,他可能已经利用了“拆屋效应”,他的要求看起来很高,可心理期望值并不高,这样的任务其实才是责任风险很小的任务。你这时敢于接受这个任务,已经让领导对你产生好感,认为你是有胆量的人。而如果你只知道一味退缩,那么领导和同事都会觉得你是个怯懦不敢担当的人。如果你接受了这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即使到最后真的没有完成,领导也不会太苛责你,因为他在下达任务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如果你有幸完成了,那么你肯定会获得领导的信任和器重。

在职场上,要想比别人职位高,要想比别人升得快,就得敢于挑战别人不敢碰的“烫手山芋”。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当领导分配下来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时,你要敢于接受,但说话时也应注意分寸,不要说得过于肯定。要这样说:“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有点难度,不过我会尽全力的。”这样即使你不能完成,领导也不好说什么。当任务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实在是无法完成,就要及时与领导沟通,让领导知道你的情况,以便调整工作要求或更改执行方案。这样既不影响工作进度,也不会给公司造成损失,而且也能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勇于担当的人最受欢迎

职场规则:公司将你招进来不是为了摆设,不是为了凑数,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尤其在关键时候更需要你勇于担当。无数事实证明,勇于担当的人更容易在职场获得成功。

面对工作中的任务,无论大小、难易,在公司需要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挺身而出,那么每一个任务都可能成为你脱颖而出的机会。

职场行为学准则丨拆屋效应:不要拒绝自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要在心里说:反正不是我的事,再说了还有别人,我干嘛出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以为自己现在还处于公司最底层就人微言轻,就不敢去做,犹豫徘徊。任务面前每个人都是英雄。如果你能够发扬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主人翁精神,那么你很快就能够脱颖而出,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机遇。在这里,古人毛遂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战国时期,一次秦国攻打赵国,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困起来。在这危急关头,赵王决定派自己的弟弟平原君赵胜,代替自己到楚国去,请求楚国出兵抗秦,并和楚国签订联合抗秦的盟约。到了楚国,平原君献上礼物,和楚王商谈出兵抗秦的事。可是谈了一天,楚王还是犹豫不决,没有答应。这时,站在台下的毛遂手按剑柄,快步登上会谈的大殿,对平原君说:“两国联合抗秦的事,道理是十分清楚的。为什么从日出谈到日落,还没有个结果呢?”楚王听了毛遂的话很不高兴,就斥责他退下去。毛遂不但不害怕,反而威严地走近楚王,大声地说:“你们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军面前,你们竟胆小如鼠。想从前,秦军的兵马曾攻占你们的都城,并且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感到羞耻,难道大王您忘了吗?再说,楚国和赵国联合抗秦,也不只是为了赵国。我们赵国灭亡了,楚国还能长久吗?”毛遂这一番话义正词严,楚王点头称是,于是就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并出兵解救赵国。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把毛遂尊为宾客,并且很重用他。
职场行为学准则丨拆屋效应:不要拒绝自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样,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刻,你也一定要像毛遂那样敢于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为老板分担风险,帮助老板渡过难关。公司经营难免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这时如果你能够主动担起责任,为公司解决难题,你将赢得其他同事的尊敬,更能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器重。

罗萍是一家连锁餐饮集团公司的普通营业员,因为平时工作表现好,曾多次被评为最佳店员。有一次,这家连锁店里突然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位食客在进餐时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众人一时纷纷怀疑是食品中毒,甚至有人拿出电话通知报社和电视台。在这关键时刻,罗萍镇定自若,一面指挥其他店员打急救电话,一面竭力安抚顾客,保证不是食物中毒。她告诉大家,食物绝对没有毒,并冒险当场吃下很多饭菜。为了防止谣言扩散,她还请求大家等待急救车的到来,由医生评判。不久,急救车过来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告诉大家,“中毒”的顾客实际上是典型的“羊角风”发作,不过凑巧赶在进餐时罢了,大家尽可放心。一场危机就这样过去了。由于罗萍勇敢而机智地避免了一场危机的上演,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不久,她就被升为店长。

一个年轻人要想成功,在关键时刻必须要像罗萍那样能够挺身而出,这样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勇于担当可以让一个职务低微、毫无背景的员工成为老板眼中的“重磅人物”。

职场中每一个任务都是一次机遇。如果你能够认清自己的使命,勇于负责,在公司和老板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承担起重任,那么随着工作中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你也必定能够一步步地接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