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行教育中的“李想”們身上缺乏街頭少年小北的血氣方剛

《少年的你》自上映以來,就好評不斷,電影以一種直觀而殘酷的方式把校園欺凌的現實問題呈現在了我們面前,不管是正在校園求學的學生還是家有子女上學的家長,抑或是在學校任教的老師們,都不得不正視校園欺凌這個沉重而傷感的問題。

為什麼現行教育中的“李想”們身上缺乏街頭少年小北的血氣方剛

在街頭討生活的小北給陳唸的承諾說到做到

01 小北身上的俠肝義膽,讓我們看到了現行教育中的薄弱環節:生命教育

三個孩子的不同人生軌跡令我們感嘆不已:生活中一個細小的偶然能成就你也能毀掉你

成績優異、心理扭曲的漂亮女生魏萊在校園裡持續欺凌胡小蝶和陳念,陳唸錯手推落了樓梯上的魏萊致使魏萊當場死亡,小北面對著心愛女孩馬上要高考的追夢關鍵時刻,做出了他最為珍貴的行為,把一切都攬在了自己身上:“陳念,只有你贏了,我才不會輸!”

這個時刻的少年小北,雖然行為上讓我們覺得有那麼點兒荒唐和膽大,但是這樣的承諾和護佑,不啻於在驚魂未定的陳念心上給加了一道保險:

沒事,即便你犯下了天大的錯,別怕,還有我和你在一起。

那個做出了承諾“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少年此刻的行為令人感動,對於陳念來說,稱得上義薄雲天。

可是,和陳念在一起讀書的男同學李想,和在街頭流浪的小混混小北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應該是喜歡陳唸的,或者說有好感,不然也不會在陳念被魏萊她們踢下樓梯摔傷後安慰陳念說:“再忍忍,再等一個月,我們就去北京了。”

為什麼現行教育中的“李想”們身上缺乏街頭少年小北的血氣方剛

和小北相比,懦弱的李想是我們的大多數

陳念用眼睛死盯著他說:“萬一,我和胡小蝶一樣忍不下去了呢?”李想囁嚅著說不出來什麼有力量的話語來。陳念說的沒錯:“我們都太懦弱了,你、我,我們都一樣。”

小北真令人心疼,又讓人敬佩,13歲就被自己的父母丟棄的孩子,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人,只能流落在街頭成為小混混,對於小北來說,大概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

可是儘管這樣,他的內心深處是渴望著愛和溫暖的,在街頭被其他不良少年圍毆的折磨中還是保留了人性中光明磊落的那一面。

小北身上的俠肝義膽和血氣方剛都是現在大多數男孩子們身上普遍缺少的東西,讓我們看到了現行教育中的那個薄弱的環節:生命教育

02 為什麼現行教育中的“李想”們身上缺少街頭少年小北血氣方剛的那一面

我兒子也曾經在校園裡被欺凌過,事情的起因很小,就是他初中三年級,住校,在學校借了同學一個籃球,後來中途去上了個廁所,他想著三分鐘就跑回來了,就沒有抱著籃球進廁所,跑回來籃球已經消失不見了,他還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也要賠同學的籃球,他跟同學說了以後,說你看多少錢,我給你錢,你再去買個好嗎?

這個同學說都初三了,我哪兒有時間?你給我買個新的吧,也說了這個籃球是什麼品牌的。我兒子說那好吧,他就放學後的吃飯時間在校外小店裡尋摸,也是不想給家長添麻煩吧,住校生也不讓帶手機。如果他打電話給我求助就好了,可是他花了兩百多買的那個籃球偏偏是個高仿的,不是真正的品牌貨品,他不知道呀,沒經驗,也沒要發票什麼的。

還籃球的時刻,那個同學當著很多人的面指責我的兒子品行不好,以次充好,大概就是想省下點錢,說你就值這點錢嗎?

我兒子本來挺愧疚的,一直道歉說真不是故意的,不然我跟我媽媽說讓她去品牌店裡再買個吧。可是現場幾十個孩子起鬨叫著孩子的名字說他可真是“渣”,孩子一下子就受不了了,眼淚就流出來了,然後就更被人看不起了。

再往後就是雖然賠了錢,解決了籃球問題,但是他也不願意上學了,害得我們家長大費周章,幫他聯繫轉學去了外校,否則孩子大概會抑鬱的。

當然我也反思,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怎麼這麼差,也有意識地多跟他聊天開導,結果孩子告訴我說,媽媽你不知道,這件事後,好多同學在背後說我的壞話,你解釋都解釋不過來,看我的眼神跟看賊一樣,還有個男同學跟女孩子說,虧你們以前還喜歡他,就他那樣的人長大也是個人渣,孩子說站在樓道拐角聽到這些時,那個感覺特別絕望。

現在他已經可以平靜地談起那段經歷,訴說為什麼當時會哭,就是覺得在這麼個集體中,一群人聚在一起嘲笑侮辱你,每天一下課就故意挑起“渣男”的話題,讓他覺得太恐怖了。

這件事後他在校連著失眠,而且總是被敵意包圍,孩子說媽媽幸虧你相信我,我當時嘆了一口氣,心想那群孩子中,如果當時有一個和小北這樣敢擔當的人站出來說句客觀公正的話,或者是制止這樣的集體冷暴力的行為,可能孩子都還會開開心心地在原來的學校裡學習和生活下去。

李想喜歡陳念,也瞭解陳唸的為人,卻不敢在別人對陳念欺凌時說一句話,他始終沉默,陳念說你懦弱,李想心裡也明白,他其實是真的不敢為陳念出這個頭。

在為這些孩子們遺憾的同時,難道我們不該為大人們灌輸給孩子們“明哲保身”、“別管別人閒事”的類似思想而汗顏嗎?難道我們家長們沒有經常說孩子在外面管好自己就行了、千萬不要找事嗎?

孩子們的“睜隻眼閉隻眼

”、“明哲保身”不都是家長們希望孩子們做的嗎?我很羞愧地反思,也許某個時刻我也是這樣的說過類似的咱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可是在自己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刻,我們就常常希望能有人出來為我們的孩子說句公道話了,這不是雙標嗎?

家長們越俎代庖多了,控制孩子多了,孩子身上的血性男兒的那一面漸漸地就消失不見了,話說“媽寶男”這個詞現在也是流行語了,說明李想這樣的男孩子太多了,類似小北那樣的敢用並不寬闊的肩頭為心愛女孩扛下所有可能的刑罰的男孩太少了。

03 為什麼在街頭頻繁遭遇毆打侮辱的小北依然在竭盡全力地努力活下去

小北帶著滿身傷痛回到破敗的小屋時,陳念問:“你疼不疼?”被打得遍體鱗傷時小北都不曾落下眼淚,可是此刻卻流淚了,說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

為什麼現行教育中的“李想”們身上缺乏街頭少年小北的血氣方剛

你前面走,我總會在後面,這是承諾更是人格顯現

從13歲走到18歲,一個人對抗著被遺棄的命運,這得把自己修煉成什麼樣子才能在街頭小流氓地痞手下討生活,可是小北頻繁遭遇毆打侮辱,依然還是剛硬不屈的眼神,從不低聲下氣討好那些流氓,他會拆裝修理手機,掙那麼一點飯錢,他平時連能說話抱怨的人都沒有,可是這個少年依然在竭盡全力地努力活下去。

陳念問到他的身世,小北對母親的態度既無奈又帶著同情,他說不怪她,她沒本事自己活,只能再找個男人,而帶著兒子她嫁不掉。儘管這樣,陳念來找小北手機一直在響的時候,小北調侃說:“你有男朋友還要來我們家啊?”心裡,小北一直盼著丟棄自己的母親能回來,這還是母子倆的家。

胡小蝶和其他的因為各種原因走上輕生道路的少年們,讓我們痛徹心扉,遇到問題怎麼就不能像小北一樣再多點韌性、烈性,跟大人講出來尋找合適的幫助呢?

要知道,沒有了生命,其他的一切都無從談起啊。

為什麼現行教育中的“李想”們身上缺乏街頭少年小北的血氣方剛

一個輕生的胡小蝶背後有多少個類似的絕望孩子

我們的現行教育中,關於生命教育的內容,必須加大篇幅和教育力度,生命教育的加強迫在眉睫。

同時,教育也必須幫助我們的孩子們學會在不同階段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

04 看看鄭易的作為就該知道成年人需要給少年們做出怎樣的責任和擔當範例

年輕警官鄭易調查胡小蝶輕生案,認識了陳念,瞭解到陳念又開始被魏萊她們一夥兒欺凌後,鄭易傳喚了魏萊她們三個人,費盡了口舌,這些少女也不認錯,鄭易看到前來的家長有的當著警察面就開始“以暴制暴”,鄭易明白這孩子從哪裡學會打別人了: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

可是魏萊呢,怎麼就能這樣明明有一手好牌,卻在揮霍自己的人生,鄭易想不明白:出身高級知識分子之家,從小拿獎無數,長得又是那麼漂亮清純,看上去人畜無害,怎麼就能逼死了胡小蝶又開始陰魂不散折磨陳念呢?

為什麼現行教育中的“李想”們身上缺乏街頭少年小北的血氣方剛

警官鄭易雖然年輕,卻很敬業、專業

跟魏萊母親談話後,鄭易明白為什麼了,魏萊母親只管孩子成績,完全無視女兒正在往下墜:“我們魏萊可和他們不一樣……”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是要考清華北大的,以後也會和自己一樣是所謂的精英階層,可是身為父母,完全忽視孩子品行的不端,只看成績,這才是魏萊父母最失敗的地方。

鄭易被上司勒令終止調查,警官老楊說,魏萊晚一年參加高考,也算是給胡小蝶和陳念一個公道了。鄭易並不認可,但是隻能服從。

等到魏萊命案調查剛巧趕上陳念高考,2011年的高考,鄭易敏感地揪住了案子的可疑之處,不顧同事強調的陳念是個好學生,魏萊指甲裡都是小北的皮膚組織,鄭易還是一如既往地敬業,他只對案子的真相負責,他對老楊說,如果這個案子錯了,陳唸的一生才真的毀了。

高考考了632分的陳念依然要面對上門的鄭警官的小北判了死刑的謊言,他謊稱小北已經成年,犯的又是重罪,只能這樣,陳念慌了,她大哭大叫被鄭易從背後抱住那一細節讓很多觀眾都流淚了。

幸虧有鄭易,還了小北和陳念一個更為客觀公道的判決:陳念因過失傷人至死被判4年,小北無罪釋放。

鄭易的身上光明磊落的這個勁兒和小北、陳念很像,倔強、決絕、勇敢,有責任感、正義感和擔當精神。

所以,小北、陳念和鄭易,是讓我們的孩子們學習生命教育最為有效的範例擔當,能讓少年們自然而然地從他們身上學會什麼叫俠肝義膽、什麼叫義薄雲天、什麼叫敬業負責

多麼期望我們的孩子們,每一個都能從少年順利平安長大,穿越人生四季,走到圓熟的生命終點。

-END-

我是“十里荷塘秋水長”,我願意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小美好,並和大家一起分享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