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喝稀飯總不甜了吧?”“你不懂我們福州人吃飯粥配龍眼嗎?”“那炒青菜為什麼要放糖?”“福州人炒青菜為什麼不要放糖?”“醬香十足的滷味總不甜了吧?”

“滷味正是福州人把「鹹甜相交」發揮到極致的食物啊!”

老實說,在福州要擺脫甜味的支配,的確是件難事兒。

可在福州待久了,你會發現,放糖的遠不止一碗炒青菜,烹飪時加糖也絕不是福州人嗜甜的全部日常,他們更擅長甜味的轉化之術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

廣東人為什麼喜歡吃福建人? 從小在甜味裡泡大的福州人又要說:“還不是因為我們超甜的!” 春天有碧綠甜糯的菠菠粿,夏天有花生糯米粽子蘸白糖,秋天裡過著中秋吃著香肥細潤的禮餅,還有冬天的白糖粿、紅糖粿、肉丸和八果餡元宵。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在福州,要擺脫甜味的支配,的確是件難事兒。不信啊?繼續往下看咯~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早餐時間,你和飢腸轆轆的行人一起湧向早餐店。看見有人買個包子大口咬下,內裡是甜豆沙。有人配了杯豆漿,裡面撒了糖花。有人說想喝一碗熱湯,顆粒分明的花生湯分分鐘端上桌。還有人站在油鍋邊駐足,鍋裡的馬蛋和馬耳早就炸得又甜又脆了。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你偏偏不信這個邪,於是說:“喝稀飯總不甜了吧?” “你不懂我們福州人吃飯粥配龍眼嗎?”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午餐,是一日時光的中堅力量。你和同事們點了份荔枝肉,酸甜可口,你感嘆肉怎麼還能做成甜口的。又嚐了嚐醉排骨、炒雙脆、炸糟鰻、紅糟肉、洋燒排……無一例外,皆有甜味。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你再次不信這個邪,夾了片炒青菜,味蕾被刷新;“炒青菜為什麼要放糖?” “福州人炒青菜為什麼不要放糖?”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不知不覺又到了晚餐時間,你想一切從簡,於是走進滷味店,拎著醬香濃郁的滷葷菜,你心中隱約覺得能擺脫甜味。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告訴你:“根本不可能!滷味正是我們把「鹹甜相交」做到極致的食物啊!”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在福州待久了,你會發現,放糖的遠不止一碗炒青菜,烹飪時加糖也絕不是福州人嗜甜的全部日常,他們更擅長甜味的轉化之術。 你還發現,由「客客氣氣文創團隊」出品的「扯糖」麥芽糖,細緻地完成了從初生嫩芽的麥粒到麥芽糖成品的甜蜜轉化。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這樣的轉化之術,來自長樂農家,來自腳踏實地的老師傅們堅守了幾十年的手藝。

他們堅持用傳統工具,沿襲古法工序,來繼承質樸而香甜的味道。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你又發現,這些香甜的味道,已經日漸稀少。村中製作麥芽糖的人家從過去的百家到如今的一家,未免太過可惜。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正是這些還在堅持做麥芽糖的少數匠人,在漫長的時光中,將難得的手藝與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韌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彷彿每一根糖背後都能扯出一個動人的故事。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扯糖」麥芽糖甄選顆粒飽滿的小麥培育出芽,拌入蒸熟的糯米中發酵。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幾日後,將糯米中滲出的汁水熬煮至粘稠,成為金黃的糖糕。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大團熬好的糖糕,被掛在木架上反覆拉扯,在縫隙間裹入空氣。

隨著扯糖師傅明快而穩定的節奏,麥芽糖在他們的雙手間持續著外形與內涵的雙重變化。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扯好的麥芽糖柔韌甜糯,咬上一口能拉出細絲,包入炒香的花生、芝麻和蔥花,用剪子剪成大小均勻的糖塊,這是福州人世代傳承的手藝。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客客氣氣文創團隊」在鄉下做產品研究的同時,深刻體會著農人與稻米和土地的聯結

他們被綠色的稻禾所感動,被雙手厚繭拉扯糖的師傅所感動,被凍結了時光的傳統器具所感動。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他們親身感受到匠人制糖的辛苦,每個步驟配合著二十四節氣,即便利潤微薄,還是想把麥芽糖的甜蜜傳遞給追尋幸福的人。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忽然,你驚喜地發現,這份傳承甜蜜的「扯糖」,居然已經悄悄登錄了平話微店。 於是你即刻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了飽含匠人手心的溫度的「扯糖」。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因為你知道,「扯糖」會用自己獨特的DNA與美麗的內在,把糖的甜蜜和你的生活緊緊相連。

透過設計美學形塑,「扯糖」進行著它的故事,透見本土之愛。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扯糖」將傳統氛圍以新的包裝呈現,讓年輕群體能夠深刻感受到這份傳統的香甜帶來的幸福感。

希望你的生活越來越甜喲!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扯糖」麥芽糖今日起在平話微商城正式上線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居然這麼懂「甜味轉化術」?

趕快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了解一下!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END-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