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喝稀饭总不甜了吧?”“你不懂我们福州人吃饭粥配龙眼吗?”“那炒青菜为什么要放糖?”“福州人炒青菜为什么不要放糖?”“酱香十足的卤味总不甜了吧?”

“卤味正是福州人把「咸甜相交」发挥到极致的食物啊!”

老实说,在福州要摆脱甜味的支配,的确是件难事儿。

可在福州待久了,你会发现,放糖的远不止一碗炒青菜,烹饪时加糖也绝不是福州人嗜甜的全部日常,他们更擅长甜味的转化之术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

广东人为什么喜欢吃福建人? 从小在甜味里泡大的福州人又要说:“还不是因为我们超甜的!” 春天有碧绿甜糯的菠菠粿,夏天有花生糯米粽子蘸白糖,秋天里过着中秋吃着香肥细润的礼饼,还有冬天的白糖粿、红糖粿、肉丸和八果馅元宵。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在福州,要摆脱甜味的支配,的确是件难事儿。不信啊?继续往下看咯~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早餐时间,你和饥肠辘辘的行人一起涌向早餐店。看见有人买个包子大口咬下,内里是甜豆沙。有人配了杯豆浆,里面撒了糖花。有人说想喝一碗热汤,颗粒分明的花生汤分分钟端上桌。还有人站在油锅边驻足,锅里的马蛋和马耳早就炸得又甜又脆了。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你偏偏不信这个邪,于是说:“喝稀饭总不甜了吧?” “你不懂我们福州人吃饭粥配龙眼吗?”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午餐,是一日时光的中坚力量。你和同事们点了份荔枝肉,酸甜可口,你感叹肉怎么还能做成甜口的。又尝了尝醉排骨、炒双脆、炸糟鳗、红糟肉、洋烧排……无一例外,皆有甜味。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你再次不信这个邪,夹了片炒青菜,味蕾被刷新;“炒青菜为什么要放糖?” “福州人炒青菜为什么不要放糖?”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不知不觉又到了晚餐时间,你想一切从简,于是走进卤味店,拎着酱香浓郁的卤荤菜,你心中隐约觉得能摆脱甜味。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告诉你:“根本不可能!卤味正是我们把「咸甜相交」做到极致的食物啊!”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在福州待久了,你会发现,放糖的远不止一碗炒青菜,烹饪时加糖也绝不是福州人嗜甜的全部日常,他们更擅长甜味的转化之术。 你还发现,由「客客气气文创团队」出品的「扯糖」麦芽糖,细致地完成了从初生嫩芽的麦粒到麦芽糖成品的甜蜜转化。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这样的转化之术,来自长乐农家,来自脚踏实地的老师傅们坚守了几十年的手艺。

他们坚持用传统工具,沿袭古法工序,来继承质朴而香甜的味道。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你又发现,这些香甜的味道,已经日渐稀少。村中制作麦芽糖的人家从过去的百家到如今的一家,未免太过可惜。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正是这些还在坚持做麦芽糖的少数匠人,在漫长的时光中,将难得的手艺与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韧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仿佛每一根糖背后都能扯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扯糖」麦芽糖甄选颗粒饱满的小麦培育出芽,拌入蒸熟的糯米中发酵。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几日后,将糯米中渗出的汁水熬煮至粘稠,成为金黄的糖糕。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大团熬好的糖糕,被挂在木架上反复拉扯,在缝隙间裹入空气。

随着扯糖师傅明快而稳定的节奏,麦芽糖在他们的双手间持续着外形与内涵的双重变化。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扯好的麦芽糖柔韧甜糯,咬上一口能拉出细丝,包入炒香的花生、芝麻和葱花,用剪子剪成大小均匀的糖块,这是福州人世代传承的手艺。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客客气气文创团队」在乡下做产品研究的同时,深刻体会着农人与稻米和土地的联结

他们被绿色的稻禾所感动,被双手厚茧拉扯糖的师傅所感动,被冻结了时光的传统器具所感动。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他们亲身感受到匠人制糖的辛苦,每个步骤配合着二十四节气,即便利润微薄,还是想把麦芽糖的甜蜜传递给追寻幸福的人。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忽然,你惊喜地发现,这份传承甜蜜的「扯糖」,居然已经悄悄登录了平话微店。 于是你即刻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了饱含匠人手心的温度的「扯糖」。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因为你知道,「扯糖」会用自己独特的DNA与美丽的内在,把糖的甜蜜和你的生活紧紧相连。

透过设计美学形塑,「扯糖」进行着它的故事,透见本土之爱。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扯糖」将传统氛围以新的包装呈现,让年轻群体能够深刻感受到这份传统的香甜带来的幸福感。

希望你的生活越来越甜哟!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扯糖」麦芽糖今日起在平话微商城正式上线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福州人居然这么懂「甜味转化术」?

赶快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一下!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END-

福州人吃得有多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