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東鄉:易地扶貧搬遷點正成“脫貧綜合體”

新華網蘭州11月3日電(記者張欽、崔翰超、張新新)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層住宅樓、一間間窗明几淨的新房子……群眾在樓下翹首以盼,有的還沒有在這個嶄新的小區裡找到自己的新家。這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縣城附近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沒想到我也能住上這麼好的樓房。”72歲的苗福祥是這次搬遷的群眾之一。他之前家住東鄉族自治縣春臺鄉北莊村。家裡7口人,兒子外出打工,兒媳要照顧他和老伴,以及3個孫子,莊稼也需要好好料理。“把人綁死了”是他對過去生活的感受。而4公里的山路,是孫子們的必經上學路。

東鄉縣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當地山大溝深的地理環境帶來交通不便、產業落後等問題。山區群眾苦於現實條件的限制,想脫貧,沒辦法。

2016年至今,當地政府在縣城興建22棟住宅樓用於貧困群眾搬遷安置,可安置17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9600多人,覆蓋21個鄉鎮。

從過去山裡的土房子到如今縣城裡的145平方米四居室,苗福祥沒有花多少錢,而住房只是苗福祥生活裡的改變之一。

後續的生活保障是易地搬遷扶貧必須解決的問題。小區旁邊的扶貧車間提供瞭解決的辦法。入住之後,苗福祥的兒媳便要去這間生產雨傘的車間上班,一個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既能照顧老人、小孩,又提高了收入,實現“在家門口脫貧”。小區附近還配套有幼兒園、小學等基礎設施,苗福祥的孫子再也不用走陡峭的山路去上學。

甘肅東鄉:易地扶貧搬遷點正成“脫貧綜合體”

東鄉縣春臺鄉的搬遷群眾胸佩大紅花喜遷新居。(10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崔翰超 攝

如今,易地扶貧搬遷的新社區,不僅是貧困人口的新家,也是孩子們就近上學、成年人就地打工、老年人居家養老的“脫貧綜合體”。

搬遷群眾之一馬哈三,已經迫不及待入住新房。房間裡各類傢俱一應俱全。當地政府為照顧群眾的生活習慣,專門在臥室安裝了新式“炕”,插上電褥子,擺上炕桌,在樓房裡也能在暖烘烘的炕上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