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圖12為1962年上海十六鋪自由市場,物質匱乏但人山人海


上海最冷的一角 1962年1月20日,上海第二商業局冷凍廠冷凍倉庫一角。位於江浦路的上海市第二商業局冷凍廠是當時上海規模最大的冷藏庫,1960年建成。這座在大躍進中建設起來的冷凍廠,其容量相當於解放前全國冷凍廠容量的總和。

上海鄉音 1962年2月5日,極具江南氣息的絲竹聲在春節前後傳遍村前宅後。江南絲竹是中國漢族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流行於蘇南和浙江;辛亥革命以後在上海郊區得到較大發展,成為了傳統器樂界的“上海鄉音”,在川沙、南匯等地至今流傳。

小隊之家 一群天真活潑的“紅領巾”,說說笑笑,滿面春風。他們是梧桐路第一小學五年級二班的一個校外小組,正在到自己的“小隊之家”去過假日生活。

1962年3月9日,甬江狀元樓老廚師餘迎祥正在演示製作面拖黃魚

全民種樹 1962年3月12日,閘北區綠化辦公室根據地段和土質不同分配樹種.圖為園林工人正在共和新路改種槐柳。

翻新皮鞋 1962年3月15日,幾位顧客在世界皮鞋商店春季皮鞋新品櫥窗前仔細觀摩,據當年報載:淮海中路世界皮鞋商店能提供修舊翻新服務。大皮鞋可以改小小的光面皮鞋經過加包頭、鑲邊或者後跟接皮,還能放大:尖頭皮鞋可以改成方頭的、圓頭的,女式高跟皮鞋可以改成平跟的;一雙馬靴可以變成兩雙皮鞋……

為了祖國,跳傘去 1962年3月15日,嚮明中學跳傘隊隊員在做跳傘前的準備活動。1958年,在上海組織民兵師的時候,嚮明中學就掀起了學習軍事技術的熱潮。

上海傢俱廠檢驗員在檢驗五斗櫃的質量。

春遊 1962年3月25日,虹口區橫浜橋小學學生在浦東公園春遊。位於陸家嘴的浦東公園,與外灘綠化地帶隔江相望。從外灘去,要在延安東路乘市輪渡過江。

繪製月份牌 19562年4月7日,月份牌畫家金梅生在作畫。金梅生當年回憶,解放後.他和幾個老月份牌畫家商量:現在解放了,不能再畫摩登女郎了。該畫些歌頌新生活的畫。

自由市場 1962年6月3日,人們在上海十六鋪自由市場買賣。根據國家統一部署,上海於1962年一度開放農副產品自由市場和恢復供銷社自營業務,“進入自由市 場的產品,生產者可以自產自銷,消費者可以自購自用”。

1962年7月13日,天馬電影製片廠的新片《大李、小李和老李》開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