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满山的金丝皇菊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由种玉米红薯转向种植金丝皇菊,开始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探索之路。时值深秋,天星镇绿南村的集体经济之花终于绽放。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村民采摘金丝皇菊

绿南村自然环境优美,土质、气候非常适合种植金丝皇菊。今年的菊花产量很高,每天要采摘3至4千斤鲜花。59岁的村民韩金莲,忙完了一年的农活,闲着没事,也来帮忙采摘,她弯着腰,熟练的手在花丛中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把,放在箩筐里后,又继续采摘。她说,她现在这里采花10块钱一个小时,一天做九个半小时。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整理采来的菊花

绿南村党总支书记肖恒鹏介绍,今年的菊花长势很好,通过两天的采摘,原本预计每亩地产1000斤鲜花,现在实际是每亩能够达到1200斤左右。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整理采来的菊花

每亩地产鲜花1200斤,150亩地能产鲜花180000斤。按照10斤鲜花加工一斤干花比例,今年能生产干花18000斤。根据去年100元每斤的销售价,今年总产值能达到180万元。对于今年的产值,肖恒鹏信心满满。他说,今年通过了解安徽那边,由于那边气候原因,花长势不好,今年的价格可能会比去年要好得多。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分拣加工

绿南村的金丝皇菊不仅产量高,品质也有独特优势,花朵大,颜色上乘,周边前来赏花的人越来越多,就连从安徽黄山请来的技术人员也赞不绝口。外聘技术指导员汪在明讲到,金丝皇菊的品质,第一个花朵要大,第二个颜色金黄,绿南村这一片肯定是好的,比安徽还好一点。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分拣加工

去年,绿南村依托3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部分产业发展资金,规划发展集体经济。在绿南村种植金丝皇菊,修建烘干生产车间,但因缺乏技术,去年产量和品质都不尽人意。今年,“村两委”从安徽黄山专门聘请了技术人员,住在村里指导,找到了更适合的种植地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绿南村的金丝皇菊迎来了第一个大丰收。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游客照相

开满山沟的菊花,也引来的很多观赏者,肖恒鹏介绍,花开的时候,到地里来观赏花的人也比较多,还买了一些花带起走。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盛开的菊花

第一批干花很快可以分级包装,走向市场。销售是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卖好金丝皇菊,县委政府一直很关心。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金玺听说第一批干花很快上市,于是赶来调查研究,指导销售。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开放的菊花

两年来,虽然经历坎坷,但最终还是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的产业链。正在践行示范引领绿南村产业发展的初心、使命。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游人拍照

绿南村村民古顺碧是村集体经济的受益者,她说,把地租给公司,她们的收益就稳定得多,帮着种花有一部分收益,现在帮着采花又有一部分收益,真的是太好了,目前帮助种花的收入有七八千啦。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山沟披上“黄金甲”

今年的丰收,让“村两委”看到了金丝皇菊产业前景,“村两委”集体公司、合作社决定扩大种植面积,带动老百姓一起种植,把金丝皇菊做成绿南村的支柱性产业,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