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數學學科教學設計:運算定律--交換律

小學教師資格數學學科教學設計:運算定律--交換律

​​ 教學目標

1、在創設的情境中體會理解加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並會用字母式表達。

2、通過練習學會運用交換律對加法和乘法的計算結果進行驗算,培養學生自覺檢驗計算結果的習慣。

3、感悟運用加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使一些運算更簡便。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加法、乘法交換律(用字母表示)。

教學難點

會運用加法、乘法交換律 解決一些計算問題。

教學過程:

一、理解交換

1、 教師和學生交換鉛筆。

2、 教師左右 手交換練習冊。

3、 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換位置。

4、 學生互相交換位置。

5、 師:其實,像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經常碰到。剛才我們做了什麼?發現什麼?(交換後位置變了,東西沒變)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交 換,數學中也有交換,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運算定律。

二、加法交換律

1、規律的發現

(1)創設情境,引導發現

①出示主題圖,向學生介紹“愛心助學大行動”,某商店為幫助貧困山區學生特 別舉行義賣活動把營業額全部獻給希望小學。看,小胖和小亞也來幫忙了。

②根據問題列式計算

桌上共有幾罐果汁?

8+18=26

18+8=26

③因為計算結果相等,所以兩個算式可以用“=”連接

8+18=18+8

④你還可以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1月10日共銷售果汁多少罐?

板書:400+520=520+400

1月11日共銷售果汁多少罐?

板書:550+450=450+550

⑤其他的兩組算式我們也可以用“=”連接嗎?為什麼?這些算式中什麼變了,什麼沒變?為什麼和不變?

還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⑥像這樣的例子舉得完嗎?

能不能用什麼方法把所有的例子都包括進去呢?(學生獨立寫,交流)

我們通常用字母a和 b表示加法交換律:a+b=b+a

⑦像這種在加法中交換兩個加數的關係,和不變的規律是一條重要的規律,你能幫它起個名嗎?(揭示:加法交換律)

⑧說一說,什麼叫加法交換律。

補充板書: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根據加法交換律發現乘法交換律

①看到“加法交換律”這個名稱,你想到了什麼?

②舉例驗證。

師:除了加法中有交換律,還有什麼運算中也有這樣的規律呢?

大膽猜想可能還有什麼交換律,再舉例驗證。

學生獨立驗證並填寫學習單

我猜想:可能還有交換律,你可以用寫一寫和畫一畫的方法舉例驗證。

③反饋交流。

根據彙報板書幾個等式

師:同學們舉的例子中有沒有交換因數位置積不相等的例子?(沒有)看來乘法交換律是存在的。

A、概括:發現了什麼交換律?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可以用字母表示?

B、說一說,什麼是乘法交換律?

C、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D、其他的運算有這個 特徵嗎?

E、交換律的特徵是什麼?(交換兩個加數或因數的位置,結果不變)

三、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的式子符合交換律嗎?如果符合,說說是什麼交換律?

(1)43+0=0+43 ( )

(2)136×50=50×136 ( )

(3)2×2=2+2 ( )

(4)★+▲=▲+● ( )

(5)v×t=v×t ( )

想一想,我們還在哪裡用過交換律?

(1)驗算

師:你能用交換律進行驗算嗎?。

(2)“34×124”可以怎樣計算?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哪些詞 給你的印象最深?(交換)

交 換是事物的位置發生變化,但變化中 存在這不變,你能抓住“變與不變”來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嗎?

五、課堂延伸。

下面的事物交換後,分別會得到怎樣的結果?

1、交換蘋果。

2、交換方法。

我的一種方法 你的一種方法

六、練習

1、運用交換律填空

52×( )=976×( )

34+78+66=34+( )+( )

( )+△= ( )+□

( ) ×☆×○=( ) ×△× ( )

42○55=55○42

2、比一比,誰列出的算式多:

1)一次小隊活動中,小胖她們分工統計了世博會上一個小時中參觀下列三個場館的人數。(要求:根據問題只列式,不計算)

問:這一個小時內,參觀三個場館的人數一共有多少人?

臺灣館:358人;香港館:537人;澳門館:442人。

板書6個算式。

這些算式,三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結果不變。

2)算一算,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

板書設計:

運算定律----交換律

加法交換律: 乘法交換律:

a+b=b+a a×b=b×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