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四則,有趣,有理


寓言故事四則,有趣,有理


故事一、獅熊相爭

一隻獅子和一隻熊同時捉住了一隻羔羊,它們為了誰應享有這隻羔羊而爭得很厲害。

它們經過一場打鬥,雙方都受了重傷而昏眩,無力地躺在地上。一隻狐狸早在它們四周徘徊,這時獅和熊直挺挺地睡在地上,那隻羔羊躺在中間,還是完整的,狐狸便拖了生羔羊,很快地逃走了。

獅子和熊雖然看見了,可是無力爬起來,便互嘆道:“我們錯了,我們相鬥相爭,卻給狐狸製造了好機會。”

【感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古有明訓,這則寓言只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將此明訓再作強調罷了。兩弱相爭,而讓強者得利,這尚可忍受;兩強相爭,讓弱者得利,這對二強真是絕大的諷刺。

用協商的方式來分派利益才是上策。雙方各讓一步,也許某一方損失一些小利益,但總勝過全部都失去。

寓言故事四則,有趣,有理


故事二、絕路逢生的羊

有一隻餓狼在追一隻山羊。

山羊開始只顧猛跑,但怎麼跑也跑不過餓狼。於是,山羊急中生智,它東奔西藏,慢慢拉開了距離。

山羊不敢喘氣,想盡快跑得遠遠的,逃開餓狼的追趕,可是,前面是懸崖。而狼終於又追了上來,山羊只有拼死一博了,餓狼見山羊站在懸崖邊無路可走,便對山羊說:“你是上帝賜給我的美餐,再逃也是死路一條。”說完便露出它餓狼撲食的兇相。

正當餓狼向它撲來時,山羊朝狼迎面而上,跳閃著躲開。山羊離開了懸崖,而餓狼卻撲了空,掉進了萬丈懸崖的深淵。

【感悟】勇敢地斬斷自己的退路,讓自己置身於命運的險路上,使自己面臨一種後退無路的境地,人才會集中精力奮勇向前,在生活中爭得屬於自己的位置。


寓言故事四則,有趣,有理


故事三、牛的委屈

馬和牛幹完活後歸來,主人吩咐餵給了草料。夜間,主人又給馬加餵了精料,而且天天如此。對此,牛很是不滿,認為自己幹活不比馬少,不知主人何故要偏心眼。

馬享受著主人優厚的待遇,十分得意:“我的勞動強度大,每次都大汗淋漓。對了,人類的詞典就有“汗馬功勞”之說。你呢,每次勞動,從來都不流汗。”

牛委屈地辯解道:“誰不流汗了?只是我的汗流在鼻子上、嘴唇上和腳趾間,主人不曾看見罷了。”

一旁的羊憤憤不平地說:“人就是這樣,有時分析問題不夠全面,就看表面現象。”

【感悟】牛的埋怨不無道理。我們常常犯一種通病:主觀臆斷,不明事理髮議論。戒除偏見,主持公正,才能把事情作對。


寓言故事四則,有趣,有理


故事四、太陽是我喊起來的

有一隻公雞,逢人就誇說自己的本事大,說每天的太陽就是它喊起來的。

它見到老牛在走路就問:“牛大哥,你怎麼能看見路?”

老牛回答說:“這麼大亮的天我當然能看見路。”

公雞就得意地告訴它:“可太陽是我喊起來的,要不你得摸黑走路。”

它見到蜜蜂在花叢中採蜜就問:“小兄弟你在幹嗎呢?”

小蜜蜂答道:“我在採花粉。”

它神氣地告訴蜜蜂說:“可太陽是我喊起來地,要不你能在亮天採蜜嗎?”

【感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常言道,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辦事情需要腳踏實地,靠耍嘴皮子無濟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