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名陈安之“成功学”是毒鸡汤,害人家破人亡!你怎么看?

我是一个普通人


成功学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陈安之也算是开创培训界骗术的鼻祖,一众成功学及变换身份的大师相继上台招摇撞骗,比如刘一秒、翟鸿森、冯晓强、徐鹤宁、苏引华等及一众培训界大师,动则一堂课几万几十万,都是造梦忽悠!


明朱皇家18638658883


2008年,我供职的地产公司组织了一次陈安之的企业内训,当时公司所有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必须参加。我作为公司运营总监也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内训,据说每人费用是18888元。

陈安之口才很好,也特别会烘托气氛。可以说让你哭,你就哭。让你笑,你就笑。内训结束我以优异成绩获得第一名,同时也被陈安之招进团队,成为他团队的一名地产类兼职讲师。

在成为讲师前,我一直觉得安之团队很不错,很能激励人心,讲的都是干货。但是成为兼职讲师后,我才发现这一切都是骗人的。

一开始我自己做了几个地产销售类的主讲PPT,但是他们看了以后就让我更改,并说不需要讲什么销售和专业的东西。多写一些感恩的,能催人泪下的,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后来陆陆续续在安之机构主讲了10次左右,拿到了5万多的报酬,然后我就离开了。因为这一切都是骗人的,和传销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洗脑。让你哭哭笑笑两三天,然后出门冷风一吹就……


可怜的中国球迷


成功学骗局:那是一碗喝不起的毒鸡汤

人人追求成功,渴望一夜暴富,梦想一步登天,陈安之“成功学”应运而生。

就像所有的欺骗都带着诚实的面具,成功学的一些言论,听上去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和很多毒鸡汤一样。但这种看起来特别激昂的言论,往往才最害人。

最近,中年妇女牛芳芳和秦雪,就被价格昂贵的成功学培训害到了几近家破人亡。卖了几百头牛羊,交了百万学费,成了陈安之是终身弟子。但可悲的是,学了一波理论,竟然还是没有成功。

大约是03年04年,陈安之的成功学开始流行,市面上一大把的书籍光盘,我那时候也太想成功了,一本书籍,二三十块钱眼都不眨就买下来(做个赚钱的总裁),(32个思维定势)……前前后后买了四本专辑,但是我反反复复看完之后,不知道我悟性太低,还是内容本身太高深,反正最后我是没有成功。

现在的媒体,和成功学,都弱化成功人士遭遇的困难,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了。 80年代你靠养鸡,养鸟可以成就一个新希望集团,90年代电子商务可以成就阿里巴巴,00年你抓住时机炒一下房也能成就百万富,你你现在是养鸡养鸟,可能亏得底裤都没有。成功都和当时的环境,政策有关,成功学只是告诉你要努力,却没告诉你要怎么样努力。怎么样的努力才能成功?

别想了,一个真正成功人士基本上不大可能把他所有的成功秘诀都告诉你,他不想在市面上多一个竞争对手。你们问马化腾,看他愿不愿意把他的团队分一半给你,让你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所谓的成功学,就是收的我们的智商税,说是毒鸡汤也不为过。





一等保护


2009年我认识了一个陈安之的弟子,35岁左右的年纪,我们都叫他童老师,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大步流星走路,每天都是西装革履,但好像也就那么一套。退休的老人在江边拍拍打打伸胳膊伸腰,正当壮年的童老师对着江水抑扬顿挫滔滔不绝,配合着表情和肢体动作,一遍又一遍的演练演讲,我偶尔路过,帮他纠正他那广式普通话的错误发音,他非常认真的用本子记下来。

有一天他送了几张票给我们办公室几个女孩子,说是他的同事在本市某大酒店开讲,每张票价值1200。

千人座位的会场稀稀拉拉的坐了几十号人,场面挺尴尬,但一点都不妨碍童老师认真做主持。演讲的是他两位同门师弟师妹,师弟口吃,但是很认真谦逊,台风还算稳健,只是没有什么是激情。师妹则截然相反,声音高亢,语速飞快,说到激动处还会尖着嗓子叫:“要不要给我一点掌声?”台下估计都是像我们一样免费来看的,所以不好一点面子不给。

童老师的稿子我见过,跟台上师弟说的相差无几,也跟大家在网络和音像产品上见到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已经烂大街的理念,比如“成功是可以复制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卖产品不如卖自己”“想成功很难,不成功更难”“ 想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等等,在他们嘴巴里重重复复,几乎看不到更新。

穿插的案例必不可少的是恩师陈安之屡经挫折,因为成功学27岁成为亿万富翁、卖雪佛莱汽车的乔.吉拉德的故事、一个业务员晚上十一点想起一个该打的电话,非得从被窝出来穿戴整齐才开始。

演讲的过程中,我的几位同事借故开溜了,最后场下就剩十来号人,我委婉地劝童老师改行,他说:“如果有人可以成功,那为什么不可以是我?”

十多年过去了,这中间又出了很牛的刘一秒、翟鸿燊、徐鹤宁……但没有童老师。

童老师的微信头像又回到大卡车,他本来就是一个货运司机。在微信里让我给他介绍女朋友,说都离婚七八年了,七八年前他正是陷在在成功学里无法自拔的时候。


牧铃


看到这个话题,心里微微一笑,陈老师终于摊上事儿了。真心觉得陈老师也不容易,在培训市场推陈出新、竞争激烈的今天,他的成功学居然还有人信。

大约在九六年前后,我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懵懂青年,在深圳开始了自己的寻梦历程。因为从事的是业务工作,经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又因为年青、内心不够强大,这种挫败感有时候就会让自己迷失。一心想提升销售技能并让自己强大的我,有一次在深圳街头拿到了一份陈老师的宣传单(那会儿还没互联网或微信推送),隐约记得宣传单上说陈老师师从成功学之父西尔的关门弟子罗宾,上面关于心态、技能、习惯、知识等培训内容的描述,正是那个阶段的我所渴求的,于是一咬牙就掏了两千多大洋报了名。凭心而论,那时候三天两夜课程中大部分内容还是比较受用的,对于销售岗位的年青人还是有价值的,所以前后报名参加了两次他的培训。可是在培训中涉及的催眠及情景教学方式,以及极端的自我训练方法(如连续两三个小时挥舞拳头声嘶力竭地喊“我一定要成功"),虽然当时也参与做了,但内心并不认同、也从未在其他时间以此训练过自己。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对两千多大洋投资价值的认同,尽管我至今尚未成功。

几年之后,一位潜质不错的下属业务主管向我辞职,极力挽留的过程中得知,他是受到了陈老师的感召,要为了老师的成功学事业、为了帮天下更多的人成功而奋斗终身。彼时陈老师在车公庙办了个《成功梦工场》(不知道李开复是不是有受他影响),招了大量希望成功的年青人,通过高强度的封闭式培训(包吃包住没工资)强化认同感,培养了一批门徒来营销自己的成功学课程。陈老师的这一模式,具有一定前瞻性,在当时应该是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效果。面对我那位被完全洗脑成功的下属,我再次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不禁感慨:老师就是老师啊!尽管我很清楚陈老师大多数的门徒是会饿死的(没底薪,只有提成),必竟成功的人永远是少数,但我确实无力挽回那位下属的辞职。那时我就在想,陈老师这么玩下去会不会玩坏呢?但那会儿陈老师还真没岀事,不仅那会儿没岀事,在他的成功学模式上进一步"升华"的"教练技术"培训机构岀事之后,陈老师还是没事。

再次接触到与陈老师关联的信息,是两三年前。某天一个微信群里新进了两个人,一上来就不断地发陈老师的介绍资,大意是想要成功的老扳只要加老师微信单独指导,就能让老板企业年利润增长三倍以上。我一时有点懵圈,这陈老师到底是越玩越有档次了呢?还是越玩越下作了呢?这不摆明了就是骗嘛!坊间也有传言,陈老师早就成了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名车名表、豪宅美人一样不缺,据说网上的宣传资料也很高调——这样才显得成功、才有说服力嘛!可如今怎么沦落到要靠行骗过日子了呢?

思索良久,我得出一结论,陈老师是在给老板们上成功学的最后一课。许多通过多年拼搏在事业上获得一定成就的老板,与陈老师一样未能因应时代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事业,加上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最终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这次陈老师会不会有事呢?


清风拂山岗明月照何方


陈安之,徐鹤宁,刘一妙,李阳……社会进步产生的毒瘤,癌症。让多少人的腰包被他们忽悠的掏空了。早该赶走了。


平凡的世界路遥


这个问题很多答主都指出了陈安之的问题,我主要想提醒各位两点:

一,陈安之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云人物了,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揭露?早干什么去了?是看人家赚得盆满钵满看不下去了?那为什么非得等到这一天才有所醒悟?我认为,陈安之的成功学并不是一无是处。它的问题,如果比喻为治病救人的药物,那么你不能说它是假药,只能说是被夸大了疗效的劣质药。所以这里暴露出大众的问题是,在一种言论刚出现的时候,很容易被操控情绪、被煽动、被洗脑,把一些普通的道理和观点捧上神坛。(陈安之的那套东西不能说完全错,但并不值得搞系列讲座,可能半个小时就能讲完讲透)。而有一天醒悟过来,人们又转向另一个极端,把它往泥土里踩,批得一文不值。什么时候大众能多一点独立思考,不被表象迷惑?

二,成功学不应该成为一个贬义词、不应该成为毒鸡汤的代名词。我们不能否认,有相当一部分的成功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成功学只负责给你启发和鼓励,不保证你成功。正所谓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为什么?因为知易行难。你办不到,是你的素质问题,不应该甩锅给指引你的成功学。


蚁鹅


个人感觉人民日报说得对,我一哥们上高中就看陈安之,大学床头的书全是陈安之。现在年近40,几个哥们一块喝酒,聊到大学时代看的书,就在开他玩笑,他醉意盎然说到,其实,都是骗子,都是一群傻帽听一群骗子讲话,毫无道理可言,老祖宗早就说了这个道理,猫怎么给老虎当的师傅?我们老家有句话:你只看见了偷二吃肉,没有看到偷二挨打!

成功哪里可以传授哦,失败的窘迫,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讲出来!讲出来的都不窘迫!


哦嚯水了


人民日报认为成功学就是一场骗局,更是一碗喝不起的毒鸡汤。这话一点没错,实际上不仅仅是那些贩卖所谓成功学的,就是整天被马云等演说搞得晕头转向的也一样是受毒鸡汤之害不浅。成功从来没有捷径,越是伟大的事业成功越需要不不懈的努力!单凭一本书就觉得可以成功,其实那不过都是纸上谈兵,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放到真正的社会大熔炉里一试方知深浅,最终发现并非如此简单。



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大潮下,人人追求成功,渴望一夜暴富迎娶白富美,甚至梦想一步登天,在一切向钱看的指引下,无数年轻人的目标变成了演员、网红等最赚钱的职业,再也没有了脚踏实地的切实想法。

不久前,俞敏洪曾度大学生说,钱是能力的证明,如果你毕业后赚的不如其他同学多,那就是能力不如别人。这话乍一下听上去觉得不无道理,但仔细想想太放大金钱的力量了。


类似俞敏洪这样的言论及各种演说多如牛毛,社会处处都有,全国各地的机场里似乎都有一些“成功学”之类的大全,都是教别人如何获取成功,说白了就是如何赚钱。

正因为“画饼充饥”是很多人的梦想,当看到眼前别人画出的饼很诱人,那些不务实的人就很容易轻信之。事实上,社会上但凡经常上当受骗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爱贪小便宜的小毛病。

历来,所有的欺骗都带着城市的面具,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心存“梦想”的就更容易中“标”,成功学的那些大而化之的言论,猛一听上去好像都充满正能量,但却是不争的毒鸡汤。如果有人告诉你,天天跟着迪丽热巴,你就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她,你不信但真有人信。最终耽误了学业和事业,甚至毁掉了生活。


这些慷慨激昂的成功学言论,会让人迷失方向的(看似一下找到了成功方向),最终自以为然,殊不知不知所以然。所有以贩卖成功学为业的,往往都是把这个当生意去做的,并不是真心帮助你成功(实际上也做不到),说白了卖书给你就是它们的成功。就像现在网络上经常有人教别人如何成功,其实也是在贩卖成功学,同样不过是自己的生意而已。


东震木


非常感谢人民日报能够用实话来报道这一事件,希望能把这种事实求是,维害人间的事都能报道出来,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陈安之,其代表作为《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高安明,其代表作为《成功规律学》(又名《成功的规律》)

还有很多人,比如瞿鸿森,刘一秒,还有很多“后起之秀”天天会在抖音上发些短视频,讲得有激情,打鸡血,灌心灵鸡汤的,那些都是骗子。

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成功,如果是此等人说说你就成功了,那么他有如此之神为什么不会去向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等中国现代企业家,为中国的建设去做一份贡献,而是用这种打鸡血,一夜暴富的演讲来收刮平民百姓的血汉钱呢,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是有经历,有过风雨,慢慢积累,有着超前的眼光,敏捷的判断力,才有今天的成功,如果被这些人说一说就能成功,那试问一下,还会有穷人吗,还有平凡的人吗。

人,做到审时度势,脚踏实地,坚强奋斗,不卑不亢,多学习国学,不再浮躁,保持良好心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经过自己的汗水,努力,风雨,拼搏所得到的才是最真实的,最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