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買了,媽媽別打我,6歲男孩向媽媽求饒,情緒失控危害有多大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我,6歲男孩向媽媽求饒,情緒失控危害有多大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很多孩子都有喜新厭舊的習慣,明明家裡的玩具有一大堆了,卻偏偏遇到新的還想要再買。有的家長可能會縱容孩子的這種習慣,但是有的家長卻因為買玩具的事情,而情緒失控。甚至出現當街暴打孩子的現象。

前兩天帶孩子逛超市的時候,發現超市門口圍了一大群人。於是出於好奇的心理,就擠向的人群,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沒想到是一位母親正在撕扯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則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詢問周圍人的原因,原來是小男孩在超市裡想買一輛玩具車,但是這輛玩具車在家裡已經有好幾輛了,於是媽媽跟他說不要再買了。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我,6歲男孩向媽媽求饒,情緒失控危害有多大

但是小男孩,在結算的時候,向媽媽抱怨了幾句,說了一些不開心的話。於是媽媽的火氣瞬間大了起來,還沒等結完賬就把孩子拖到了超市門口。對孩子拳打腳踢。孩子一看媽媽又生氣了,連忙認錯說:"媽媽,我不買玩具,我錯了,別打我了"。

但此時小男孩兒的媽媽彷彿已經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看見孩子哭得這麼厲害卻越來越生氣。這時候周圍有幾個好現在大媽都上去勸導,但是並沒有什麼用。小男孩的媽媽孩子罵罵咧咧的,最後還是超市的保安出來制止。小男孩媽媽這才停手,生氣的走了。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我,6歲男孩向媽媽求饒,情緒失控危害有多大

小男孩則傷心的跟在媽媽的身後一起走遠。我們不知道小男孩兒回家之後會是什麼樣的情況但是媽媽當街暴揍這6歲大的孩子,這樣的行為實在是不該發生的。

要知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犯錯,如果孩子一犯錯父母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暴打孩子,那麼這樣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我,6歲男孩向媽媽求饒,情緒失控危害有多大

一、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如果父母動不動就因為孩子犯錯的事情而暴打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心裡非常的沒有安全感。甚至留下心理陰影。比如看見父母抬手就會非常害怕。或者自己犯了錯誤。不敢主動向父母承認,這些都是父母情緒失控後所產生的後果。

而且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和父母的關係應該是最親近的,但是如果父母動不動就打罵孩子。也會減少孩子的這樣的親近感。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對於孩子的影響非常之大。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我,6歲男孩向媽媽求饒,情緒失控危害有多大

二、棍棒教育反而無用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奉行棍棒教育,覺得孩子不打不成器,不打記不住。這樣的觀點都是老一輩的觀點。現在孩子由於接受的訊息比較多。思維也比較發達。如果家長還是奉行棍棒教育,那麼不但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厭惡的心理。

同時孩子也不會記住自己為什麼捱打,反而長時間的捱打會產生無所謂的心理。這樣父母再怎麼打孩子也沒有什麼作用。而且長時間被父母採用棍棒教育的孩子受挫折能力會非常的弱,以遇到事情就不能自己面對。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我,6歲男孩向媽媽求饒,情緒失控危害有多大

三、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也許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打罵孩子,孩子不會有什麼過大的反應。但是隨著年齡的成長,如果父母養成這樣打孩子的習慣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你越打我,越不聽話"。這並不是家長想要的結果,但是卻真實存在。

如果事情嚴重了,孩子甚至會出現離家出走的可能。

所以說打孩子只能讓孩子意識的曲阜卻不能夠,卻不能教會孩子今後該怎麼做。所以父母要明白,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實是引導,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錯,應該怎麼改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被情緒所控制,動不動就暴打孩子。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我,6歲男孩向媽媽求饒,情緒失控危害有多大

好了,看完文章之後,您覺得上文小男孩兒的媽媽做法是不是非常過分呢?您在家裡平時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如果你想和大家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的下方留言交流,我們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