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月嫂”患白血病 凍存12年臍帶血救命

四川省江油市的熊女士是一名月嫂,幹起活來乾淨、利落,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因為出色的表現,熊女士被評為“金牌月嫂”,生活美滿幸福,可是沒有想到,一場噩夢卻悄悄降臨在她的身上。

2018年9月,熊女士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準備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卻發現與唯一可用的供者存在抗體,如果直接移植,失敗風險極大。

為了給熊女士一線生機,她的主治醫生,西部戰區總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劉芳領銜的研究組大膽嘗試,利用BCMA-CD19雙靶點複合CAR-T,不僅去除了她體內的白血病細胞,還防止了抗體產生的威脅。隨後,熊女士接受了親緣外周血聯合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移植,在一份凍存了12年的臍帶血助力下,移植獲得成功。目前,熊女士的造血已經完全恢復,植入檢測為完全供者型,無明顯併發症,近日就將出院。

“金牌月嫂”患白血病需進行幹細胞移植

“聽到得的是白血病,我整個人都昏了,當時怕得‘要死’。”熊女士說,2018年9月,她出現了頭暈、胸悶、無力等症狀,到當地醫院做檢查後,被確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一檢查結果如同晴天霹靂一般,讓她和家人都震驚不已。

在家人的安排下,熊女士被立刻轉到綿陽市中心醫院進行化療。在經過標準的化療後,熊女士的病情有所緩解,但微小殘留白血病持續陽性,該院的馮醫生告訴熊女士,要想治癒就必須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獲得最大的生存機會。

做移植對於熊女士一家來說是件大事,她的兒子為此查了很多資料,經過多方打聽,決定尋求西部戰區總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劉芳的幫助,“因為她確實是目前省內患者普遍認可,而且在造血幹細胞移植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醫生。”

信任醫生 成為新型CAR-T細胞的全球首位受試者

“雖然她體內殘留的白血病數量看起來很少,只有0,4%的白血病細胞,但一旦移植後常常會成為復發的根源,甚至引起死亡。”劉芳主任在詳細瞭解熊女士的病情後,考慮到她已接受多次化療,再做化療清除乾淨的希望不大,於是決定首先使用最新的CAR-T細胞清除她體內的白血病細胞再進行移植。

“劉醫生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們都很信任她,所以也願意配合治療。”熊女士說,出於強烈的信任,她接受了劉芳的治療方案。

然而,移植前常規體檢發現,熊女士和兒子的移植配對雖然是半相合,但存在著抗體,這意味著如果直接移植可能會植入失敗。

“熊女士體內存在著高滴度的針對兒子HLA抗原的供者特異性抗體(DSA),這是一種針對供者組織抗原的特異性抗體。”劉芳主任說,DSA滴度若超過5000,則面臨較高的原發性移植物失敗(PGF)的風險(發生概率20-80%),一旦發生,長期的骨髓衰竭將導致患者死亡。由於兒子是唯一可用的供者,如果直接移植,將面臨巨大的植入失敗風險。

為了保證順利植入,必須在移植前將抗體降至安全水平,而當前針對DSA尚無確切有效的方法,個別文獻報道可以用藥物聯合血漿置換及免疫抑制的方法,但是治療週期長,花費大,療效不確切,且治療過程中容易反彈。

於是在傳統的CD19靶點基礎上,劉芳主任的研究組大膽地進行了一個新的嘗試,那就是利用BCMA-CD19雙靶點複合CAR-T。一方面,通過傳統的CD19靶向B細胞,去除殘留白血病細胞,另一方面,用BCMA去除漿細胞。“這相當於一次免疫細胞治療,解決了去除白血病細胞和產生抗體這兩個問題,給後續治療上了‘雙保險’。”

據瞭解,該靶點是美國州立大學石溪分校Yupo Ma教授的專利靶點,前期進行了大量臨床前研究證實其有效安全性並獲得醫院批准,熊女士因此幸運地成為該靶點全球首例受試者。

治療後兩週,和預期的結果一樣,熊女士的骨髓殘留白血病轉陰,抗體滴度從治療前的近8000降到了不到5000,隨後繼續往下降,直至治療後2月降到1500的安全水平。

據 劉 芳 主 任 介 紹 ,首 例BCMA-CD19臨床試驗的成功今後可能延伸到惡性血液疾病以外的領域,有利於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或其它抗體介入的疾病,如難治性溶血性貧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硬化症和其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該臨床試驗結果已經入選今年美國血液學年會(ASH)的報告內容,劉芳主任將代表團隊向全世界公佈這個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凍存12年臍帶血助力造血幹細胞移植

為了鞏固治療,劉芳主任決定為熊女士做親緣外周血聯合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聯合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相當於為移植再加一層保障。”劉芳說,這種方法已經在業界達成共識和認可,在這個過程中,臍帶血起到了“勸架”作用,能夠減少移植的排異反應,移植中加入臍帶血的患者100天死亡率明顯比不加入臍帶血的低很多。

經過檢索,一份12年前保存在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以下簡稱四川臍血庫)符合各項條件,2019年9月12日,這份凍存了12年的臍帶血被從深低溫液氮罐中取出,運往西部戰區總醫院,為熊女士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雖然凍存了12年,但它的活性仍維持在90%以上,完全滿足移植的要求。”劉芳介紹說,臍帶血是新生兒出生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其中含有非常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是目前造血幹細胞的三大來源之一。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現已應用於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淋巴瘤等11大類疾病的治療。

據四川臍血庫工作人員介紹,經過30餘年的發展,臍帶血的臨床研究已經不侷限於血液系統疾病,在腦癱、自閉症等疾病上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全球範圍內的臍帶血儲存量已經高達500萬份,臍帶血移植案例已達5萬餘份,我國臍帶血移植案例也已達到12000餘份。據四川臍血庫臨床服務部徐國超介紹,截至目前,四川臍血庫已經為臨床醫療機構提供了6000餘次配型查詢,出庫了475份臍帶血用於459名患者的治療。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