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坑积水成潭,“丑鱼”在此闹翻天,个头不大性情猛

最近几年,人类对生态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很多地区不惜投入巨资治理。在农村地区,除了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用水外,还得防止水库污染和富营养化,因此很多水域禁止养鱼。

在云南省曲靖市的一处废弃矿场,常年累月积水成潭后,水体里出现一种类似趴地虎的鱼类,个头不大二三两重。

废弃矿坑积水成潭,“丑鱼”在此闹翻天,个头不大性情猛

趴地虎是我国最常见的本土鱼种,在乡下河沟、水库经常能见到,也是一种底层鱼类。每个地方的趴地虎的个头大小、体型略有差异,有人说趴地虎能长到半斤以上?

喜欢钓鱼的朋友都知道,其实半斤以上的并不是趴地虎,而是一种培育鱼种,又名云斑沙塘鳢,两种弄混淆了。

废弃矿坑积水成潭,“丑鱼”在此闹翻天,个头不大性情猛

和本土的趴地虎鱼相比,样子虽然很像,但这是两种不同的鱼种,趴地虎属于一种小杂鱼,水库湖泊中较多。很多钓鱼人非常讨厌这种鱼类,这种小鱼数量多吃钩猛,常常让人误以为是大鱼,闹窝严重很烦人。

除了趴地虎、沙塘鳢,还有一种体型很大的笋壳鱼,这鱼能长到三四斤重。

废弃矿坑积水成潭,“丑鱼”在此闹翻天,个头不大性情猛

据当地钓友说:“个头不大十多厘米长,天气热的时候会浮在水面上换气,用蚯蚓、红虫一次能钓好多条...”

很多人认为本土的沙塘鳢最好,生长周期短,体型不大肉质鲜,在水质好的地方,这鱼营养价值很丰富,云南、广西、福建等地,养殖沙塘鳢的人很多。

废弃矿坑积水成潭,“丑鱼”在此闹翻天,个头不大性情猛

废弃矿坑出现沙塘鳢确实有些不可思议,据称里面水深三四米,常有钓鱼人在里面钓鲫鱼,有人猜测这些鱼是附近居民放进去的。

在这里没有电鱼人的光顾,没有肆无忌惮的捕捞,给了沙塘鳢巨大的生存空间,因此才会大量繁殖数量如此惊人。

废弃矿坑积水成潭,“丑鱼”在此闹翻天,个头不大性情猛

沙塘鳢是本土物种还是外来物种,这个很难判断,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种习性凶猛的鱼类,经常挤压本土鱼的生存空间。

在废弃矿坑里,它们的出现给了人们惊喜,同时也给垂钓增添乐趣,可这物种出现在湖泊、水库还是具有一定破坏力的。

不知道众位钓鱼家乡有这种鱼吗?肉质如何好不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