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枫桥经验”内涵,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积极探索推进“治安联勤队”工作机制,独创 “一二三”工作法,抓基层、抓基础、抓服务,强化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治安防范、便民服务等,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2008至2018年度,马蹄沟派出所连续11年被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四次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63次荣获省、市、县、镇表彰奖励,连续多年工作全局领先,先后有三名所长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党员带头,有事请找我

叫响“我是党员,有事请找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马蹄沟派出所有15名共产党员,在辖区设立的9个警务室中,每个警务室至少配有一名党员带头开展工作。

侯东坡是马蹄沟派出所的党员民警,牵头负责巡检司村警务室,他长期坚持带领警务室辅警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19年3月15日,辖区老人郭某和刘某因下棋发生纠纷,由推搡到互相记恨。侯东坡详细了解双方的情况后入户耐心劝说,但两位老人年老耳背,沟通困难,侯东坡前后奔波十余次,促成双方握手言和。郭某的女儿逢人夸赞:“咱们派出所的党员民警还真是有耐心,劝说老人比儿女都细心!”

党员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基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制宣传、线索摸排等基层基础工作。党员民警带头进村入户,对在家的群众人人见面访谈,外出的群众逐户电话了解,发现矛盾纠纷及时与村里的党员共同化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遇事快速处理,力争“平安不出事”。

派出所争取辖区党委政府支持,所长担任辖区镇党委委员,警务室民警担任村支委委员,提升派出所的话语权。争取县局党委支持,调拨专项经费,增配民警和警务辅助人员,并定期下派业务骨干对派出所民警、治安联勤队员开展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争取村委支持,发动100多名志愿者,主动参与矛盾调处、平安创建、法制宣传等各项工作。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治安巡逻+三级联防,坚持矛盾不上交

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贫困县的农村派出所,始建于1954年,位于马蹄沟镇马蹄沟村,紧邻307国道、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辖两镇和一个乡级办事处,有50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约2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9万人,是子洲县公安局辖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治安状况相对复杂的派出所。

为了提高防范能力,马蹄沟派出所在乡镇组织综治维稳干部成立“镇治安联勤队” 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在每个村组织由村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成立“村治安联勤队”,配戴“治安联勤”标识,在警务室民警的带领下坚持每月不定期开展治安清查、法制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坚持定期对辖区内的重点单位、重点区域、治安复杂地区开展巡逻防控和隐患排查。在提升“见警率”的同时,深化数据采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织密农村巡防网。

建立“政府+公检法司”三级联合调解机制,即村治安联勤队调解为第一级调解;警务室民警、片区民警和政府驻村干部调解为第二级调解;“政府+公检法司”联调调解为第三级调解,多方位、多角度给当事人分析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2017年8月,马蹄沟镇李家砭村李某兄弟与邻居李某德夫妇持械互殴,双方受伤住院。矛盾双方的父辈因宅基地水路、出路问题产生纠纷,多次调处未果,若处置不当,可能引发恶性事件。马蹄沟派出所在前期调解的基础上,启动“政府+公检法司”联合调解机制,经过三个多月的耐心工作,前后查看现场二十余次,动用五十多人帮助调解、化解,最终准确给双方划定地界,完成矛盾调解,得到双方的认可。

今年以来,马蹄沟派出所本着“平时多走访、多化解,案发后少拘、多调”的原则,共化解矛盾纠纷360余起。得到辖区群众的认可和好评,收到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30余幅。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预约办+上门办”搭建起警民沟通的桥梁

结合“放管服”改革要求,马蹄沟派出所设立派出所服务大厅,开设户籍业务、法律援助、证明业务、报警求助等窗口,公开便民利民措施和办事流程,群众进入大厅,有专人引导,让群众一次性办结所办业务。开通“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拉近警民距离,缩短办事时间,消除空间瓶颈。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各类业务1万余人次。

“微信+”网上服务。利用微信群关注度高,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建立起“警政民联创平安群”、片区“治安联勤群”和每个行政村的“创安宣传群”,打破时空限制,及时传递信息、普及法律、宣传案例、发布预警、服务群众,让派出所民警在微信上能直接与辖区群众交流,搭建起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管理的工作新平台。今年以来,通过微信群已发布预警信息,法制宣传、答疑解惑等3000余次。

通过微信群、微博等新媒体向群众告知节假日办理户籍等业务的具体时间,并公开户籍民警的联系电话,为学生和外出打工群众等提供“预约办”服务,同时为辖区年老、残疾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服务。今年以来“上门办”、“预约办”共计300余人次。

2019年9月25日,马蹄沟派出所副所长张斌在下乡走访时,发现辖区有一位九旬老人从未办理过身份证,老人年事已高,无法到派出所办理证件。了解情况后,张斌带领户籍警主动上门,搭建了简易拍照场地,最终成功为老人拍下证件照,办理了身份证,老人对此称赞不已。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是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平稳,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科所队长、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所长胡斌权说,“老百姓就是公安工作的源头活水,只有从中不断汲取力量,才能永葆人民警察的清新本色。”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来 源 |榆林市公安局宣传处

审 核 | 王振权

▼ 往期回顾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寻找做好群众工作的“源头活水”——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