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老照片:1948年倫敦奧運會,聖火經過3365公里八個歐洲國家


1、火炬接力活動從1936年柏林開始,經過將近70年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傳遞奧林匹克精神和和平友誼精神的全世界範圍內的活動。以下是歷屆火炬傳遞活動的回顧和介紹:1936年柏林首次進行了聖火採集儀式和火炬傳遞活動。女祭司將採集的聖火和野生橄欖枝編織的花冠交給第一個火炬傳遞者,後者需要跪地接受。女祭司在誦讀希臘著名詩人品達的詩句後退席,火炬接力開始。

女祭司將採集的聖火和野生橄欖枝編織的花冠交給第一個火炬傳遞者,後者需要跪地接受。女祭司在誦讀希臘著名詩人品達的詩句後退席,火炬接力開始。柏林的火炬接力經過希臘、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

1948年倫敦是戰後12年後舉辦的首屆,聖火經過3365公里的旅行後穿越八個歐洲國家,於7月29日抵達倫敦溫布利體育場,1416人參與了火炬接力。開幕上的火炬由田徑選手約翰-馬克點燃。

1952年赫爾辛基 由於仍然未能從二戰創傷中恢復過來,1952年赫爾辛基組委會請求奧運火炬的傳遞不要經過芬蘭東部,本次首次動用飛機傳遞火炬,將火炬由雅典經哥本哈根運送到赫爾辛基,時間是1952年7月19日。火炬接力的最後一棒由55歲的芬蘭飛人帕沃-魯米交到另外一位著名的芬蘭奧運選手、62歲的漢斯-科勒邁寧手中,後者點燃了開幕式上的火炬。

1956年墨爾本 由於澳大利亞方面出於防預動物疾病的考慮而拒絕參加馬術比賽的馬匹入境,1956年墨爾本的馬術比賽改在了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因而火炬接力分別在澳大利亞和瑞典進行。火炬在經過3118名火炬手傳遞了20470公里後抵達墨爾本,由著名田徑選手羅恩-克拉克點燃開幕式火炬。瑞典境內的火炬則通過飛機從雅典運送到馬爾默,來自瑞典16個馬術俱樂部的150名騎師護送其到斯德哥爾摩。


6、1960年羅馬的火炬傳遞讓人們重溫了古希臘和古代意大利的輝煌歲月。火炬傳遞從希臘東南部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的韋斯普奇號上開始,被運送到意大利西西里島東部的錫拉庫扎港,之後在意大利境內多個城市內傳遞後到達羅馬。1529名運動員參與了火炬接力,足跡遍及2750公里。火炬接力的最後一棒由吉安卡羅-佩裡擔當,他將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的火炬點燃。聖火於8月12日在奧林匹亞點燃。

聖火從奧林匹亞傳遞到雅典再到齊娥港

1964年東京從8月21日開始,火種在奧林匹亞點燃後通過航運抵達康斯坦丁堡,之後經過了貝魯特、德黑蘭、拉合爾、新德里、曼谷、吉隆坡、馬尼拉、香港、臺北,最後抵達日本的門戶沖繩島。前後通過航運、陸地和海運方式共經過了26065公里,100603人參與了火炬接力,創了上的一個紀錄。10月10日,開幕式火炬在東京體育場點燃。來自93個國家的5151名運動員參加了第十八屆。圖為廣島原子彈爆炸當天出生的小林

1968年墨西哥的火炬接力沿著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的足跡進行。火炬從奧林匹亞點燃後被送到哥倫布的出生地熱那亞,到達過西班牙巴塞羅那,當年哥倫布在發現了美洲大陸後返回時在這裡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之後,護衛艦"索非亞公主"號護送火炬抵達墨西哥,採用了與哥倫布"聖瑪利亞"號一樣的航線。開幕式上,首次由女運動員點燃了火炬,她的名字是恩裡奎塔-巴斯里奧。1968年墨西哥城火炬接力的主題是"新大陸"。

火炬手點燃聖火

火炬手點燃聖火

1972年慕尼黑火炬接力經過了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和德國共八個國家。火炬傳遞過程共歷時29天、路線長5532公里,共有6000人參與了接力活動。田徑選手岡瑟-扎恩點燃了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開幕式上的火炬。1972年7月28日,慕尼黑聖火在奧林匹亞點燃。聖火穿越8個國家抵達慕尼黑,沿途受到熱烈歡迎。當聖火進入奧地利時,一架直升機向火炬接力的路上撒放鮮花。

1976年蒙特利爾的火炬接力在手段上發生了重大變革:火種首次通過衛星用激光從雅典傳送到渥太華。1214人參與了在加拿大境內的火炬傳遞。開幕式上的火炬最終首次由一對青年男女運動員點燃,他們是16歲的斯蒂芬尼-普里芳泰涅和15歲的桑德拉-亨德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