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好累就睡一会行吗"这句话成7岁男孩遗言,妈妈:都怪我

前两天听到一个很遗憾的消息,上司的孩子去世了。上司是一个女强人,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对孩子的要求也是特别的高,上司是特别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人,所以每个月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费用就要投入几万块钱,除了必备的学校的课程以外,还有很多的兴趣补习班,孩子走的时候正是在上声乐补习班,送到医院抢救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行了,医生说是因为孩子太累了,身体已经负担不了这些压力,所以身体里的器官衰竭了。上次那天破天荒的请了一天的假,匆忙的赶到了医院,却只等到了孩子去世的消息和孩子的一句我太累了,上司一边哭一边说都是怪自己,怪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让孩子承受了这么多的压力。

上次是过了一周之后才回到公司的,但是回到公司的第一天就向老板提出了离职,说是要好好在家待一段时间,平复一下心情。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对上司感到很同情,但更多的是有一些震撼吧,因为现在像上司这样对孩子要求高的家长还有很多,孩子除了在学校课程以外,课外的兴趣班就得有十多个。之前在某平台上看到过一项调查,调查内容是一线城市父母对孩子月教育投入的情况,投入情况都是以万为单位来计数的,除了在英语方面的投入,剩下的就是兴趣补习班,各种类型的补习班都有,孩子每天放学以及双休节假日的时候都是在兴趣班度过的,也不顾孩子是否真的有兴趣,只是家长自己私自决定给孩子报了补习班。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非常的有能力,各方面都要是最好的,有的家长觉得多学点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这只是父母们本身没有做到的事情,就想让孩子来帮他们完成这些事情,满足自己的愿望。其实孩子根本不喜欢那些,也根本不想去,但在父母的逼迫下没有办法只能坚持下去,在一天天的煎熬下,终究会有撑不住的那一天。

家长们要理智的看待兴趣班这件事情,看名字就知道是要有兴趣才要去学的内容,而且这个兴趣是孩子有兴趣,而不是家长自己觉得有趣觉得有用,应该去学的。如果孩子对这件事情并不是很喜欢,那他也会非常痛苦的再学习,因为对他来说就像已经吃饱的状态下,又继续给孩子喂馒头一样,这已经不是对美食的享受,而是有撑死的危险。家长们要知道一件事情并不是学的多了,会的多了就好,而是学的精才好,对一件事情哦,已经做到了精通,那他一定会在这个领域成为专家,而且还是自己喜欢的领域,这样才是快乐的学习。

我的邻居也是一个对孩子要求很严格的人,我经常能听到孩子在房间里弹钢琴,还有朗读的声音。有时候晚上十一二点孩子还在练习钢琴,这并不是说孩子有多扰民,而是在这么晚的情况下,孩子是应该好好休息的,这样才能有充足的精力来长大,而每天把所有时间用在了学习各种技能上面,孩子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面都会感到很疲惫,我不止一次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坐在房间的椅子上熟睡,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看到邻居家的小孩儿都能够从他的眼睛里看到疲惫的神情,孩子的精神一直很不好。直到有一天孩子,差点在马路上睡着出了事情,邻居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对孩子的要求放松了很多,孩子也越来越好了。

其实家长们给孩子报这么多补习班,练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是独立的一个人不是他们的附属品。家长总是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尤其是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就像有的家长,以前喜欢画画,但是没有机会学,他就给孩子报一个绘画班,让孩子去学去完成他的愿望,但其实孩子并不喜欢画画,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几个小时,简直比不让孩子吃零食更难受。家长们应该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既想让孩子学习好又有很多技能,还要乖巧,还要听话,还要懂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让他的精力分散给这些事情,孩子是不可能每一样都做好的,倒不如只让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把那一件事情做好,这样孩子也轻松,家长也开心。

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正确的看待兴趣班这件事情,不要给自己和孩子太大的压力,孩子能够平安快乐的长大就已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如果他能够对某一个领域产生很浓的兴趣,又坚持了下来,那就是更好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