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协助孩子度过青春期?首先让我们了解青春期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对青春期做了描述:

青春期并不能真正的改变人格,只是孩子在青春期的成长更具挑战性,要面对新的问题,接受新的考验。

他们的人生态度也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一些不成熟的人生态度。

虽然以前父母也会注意孩子的一些想法,但这个阶段父母就会变得更严格。


如何协助孩子度过青春期?首先让我们了解青春期


来源 |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阿德勒认为,青春期的时间跨度是由14岁左右开始到20岁结束,但也有一些孩子12岁就进入青春期了。

不同的孩子发育各有差异,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协调,有的不协调。

孩子在青春期会明显长高,四肢也发展较快,这就需要大量的运动来训练这些疯长的器官,以达到协调。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孩子遭受到嘲笑或讽刺,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身体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受内分泌腺的影响较大,第二特征发育明显,男孩开始长出胡须,声音变粗哑,女孩更具女性化特征。

这些都会令他们感到恐慌。

青春期的孩子最首要的想法就是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然后迫切的表现出自己独立的意愿。

但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他们自己对于「长大」的理解上的。他们认为长大了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了。吸烟、酗酒、夜不归宿...做出很多反抗父母的事。

通常情况下,青春期的孩子会有较多的自由和独立感,不再需要父母过多的管束,如果父母还是很严格,他们就会努力摆脱。

父母越想证明他还是小孩子,孩子就越叛逆,形成「青春期逆反」。


青春期的挣扎

孩子还未准备好进入成年人生活,就开始要面对很多成年人的事情,比如爱情、社交等。

他们对此感到恐慌、退缩,经常依照自己的理解作出一些荒唐行为。

这时,家长万不要批评、指责、警告,给孩子太多压力,要及时给予更科学的引导,多和孩子沟通,多给孩子鼓励。

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变化很大,成绩提升的很快,其他各方面表现的也很好,这种情况可能是他们心态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候不应给孩子更繁重的学业任务,而是及时给予鼓励,他们就变得更加自信,更有信心去挑战新的目标。


性意识

阿德勒说,青春期的孩子会过分重视两性关系。他们想利用这个证明自己已经成人,但往往矫枉过正。

女孩的困扰:

很多被宠惯了的女孩子很难适应女性角色,在她们眼中,女性始终不如男性那么优越,所以她们不喜欢自己的女性身份,而更有「男性倾向」。

比如常常作出一些男孩子气的行为,例如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拉帮结派、放纵自我。

如果这些行为还表达不出自己对女性角色的反感,有可能发展成为同性恋等。

男孩的困扰:

不仅女孩有这种困扰,男孩也同样。

他们对男性角色期待过高,常常怀疑自己不够阳刚,不够成熟,很难达到自己理想的那样。

这样的困扰,父母要早点预防,在孩子性别认同时期就该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这点很重要。

另外,长相女性化的男孩也有困扰,周围的环境不断的强化「他长得像女孩」,这让男孩越来越接近女孩,无论是长相还是行为举止都贴近女性角色。

性的驱动力:

对异性的看法,往往在孩子4、5岁就开始形成了。

实际上,性的驱动力在孩子襁褓之中就有所体现,但没有得到释放,我们也不用去激发它。

孩子的表现都是自然而然,我们无需惊讶,比如婴儿在1岁时,会观察抚摸自己的身体,我们无需担心,要转移孩子注意力,多观察环境。

阿德勒认为,父母与孩子的身体接触虽然是表达爱的方式,但不可过度的刺激孩子身体,这样会引起孩子身体不适。所以父母要多加小心,避免接触孩子的敏感部位。

父母有时怕孩子长大后对性茫然无知,所以会迫切的提供不合时宜或超出孩子接受能力的性知识。这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父母还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的过度亲密。


正视青春期

我们不要把青春期当特殊时期对待,其实,这个阶段只是一个人一生的一个阶段而已。

重要的是,人们想从这个阶段获得什么,以及更好的面对这个阶段。

有人认为,青春期就是一个转折,是价值和尊严消失的阶段,是不被需要的阶段,而很多青春期问题,正是这种看法发展而来的。

所以对于孩子来讲,如果能看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学会奉献合作,摆正心态,把异性当作平等的伙伴,那么青春期就是他的一个机会。他借此机会可以为自己的未来作准备,提高自己的创造性。

如果对这些认识不足,感到自卑,对环境抱有错误看法,对青春期感到惶恐,那么当他进入社会后,会更加缺乏自信,成年后会走得艰难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在成长的进程中,需要整合内心的各种冲突,提升自我意识,尽可能发展自己。从这个层面看孩子,才会从青春期的危机中看见成长的契机。

有人说,父母就是孩子的一个容器,能容纳孩子所有的不安与恐慌。

愿父母做好这个容器,与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