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本是書香之家出身為何最後會放棄良家子的身份加入樂籍呢?

自蜀入滇,山高谷深,路途崎嶇多艱,許多地方都有“摔死山羊彎死蛇”之稱,即使是在今天,入滇之路依舊是對老司機們嚴峻的考驗,何況是在交通十分不便又兼邊患不斷的唐朝。薛鄖低估了這一路的艱險,他在途中水土不服,染上了瘴病。《後漢書·南蠻傳》中記載了古時西南林區的瘴氣之猛

:“南州水土溫暑,加有瘴氣,致死者十必四五。”南朝的鮑照在《代苦熱行》中記錄了行走在這一帶的體驗:“瘴氣晝燻體,菵露夜沾衣。”溼熱且密不透風的林區最適宜病毒的滋生和傳播,加上途中缺醫少藥,就醫不便,書生薛鄖的體格不足以抵抗兇猛的病毒,很快便病重身亡,客死異鄉。

薛濤本是書香之家出身為何最後會放棄良家子的身份加入樂籍呢?

鮑照石像

梧桐樹下不再有父親高大的身影,不再有他朗朗的讀書聲,再也沒人批評她的筆力不夠崢嶸,再也沒人逐字逐句修訂她的詩作。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認真地讀書寫字,想再看到那熟悉的讚許的眼神,想再聽到那一聲熟悉的表揚,可惜再也不能了。她想站到比那梧桐樹更高的地方去看一看,父親到底去了哪裡?她想問一問那南來北往的風,父親何時會歸來?她想請那翻山越嶺的鳥兒帶個問訊給遠方,問候父親可否安好?可是,除了母親哀哀的哭泣聲,她聽不到任何應答。

薛濤本是書香之家出身為何最後會放棄良家子的身份加入樂籍呢?

薛濤繪圖

兩袖清風的小吏薛鄖沒有給孤兒寡母留下多少財產,由於薛家的原籍在長安,成都沒有任何親朋故舊,沒有宗族照拂的母女倆很快陷入困境。失去父親的薛濤由母親宋氏勉強撫養至及笄,便不得不開始擔起了養家的擔子。關於薛母,無論是史料還是薛濤的作品都沒有提及。她的寡母可能如同那個時代絕大多數的婦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默默無聞,從此隱身。在薛濤此後經歷種種艱辛困苦之時,都再也沒見過這位母親的身影。甚至當她放棄良家子的身份加入樂籍,做母親的也沒有攔阻這件事情的發生。要麼是這位母親軟弱無能至極,要麼是她也隨夫仙去。否則,以一位書香之家的家教,薛勳生前又那麼重視女兒的教養,即使是窮困到沒有飯吃,薛母也是不會讓女兒淪為樂伎的。可是,以薛鄖的素養,他的妻子應該不至於是個全無見地的無知婦人。因此,很有可能是在父親薛鄖死後,薛濤的母親也沒有堅持多久,亦隨之仙去了。

薛濤本是書香之家出身為何最後會放棄良家子的身份加入樂籍呢?

薛濤繪圖

元代費著的《箋紙譜》載:“薛濤本長安良家女,父鄖因官寓蜀而卒,母孀,養濤及笄,以詩聞外,又能掃眉塗粉,與士族不侔。客有竊與之宴語。”可見在這一時期,薛濤已經以詩聞名,以詩謀生,以詩會友,並且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孤女薛濤雖然家無長物,但是擁有一身才藝,容貌也頗為出色。後蜀何光遠的《鑑誡錄》記載:“薛濤者,容姿既麗,才調尤佳。”因為出身官宦之家並且從小接受良好教育,又生得花容月貌,品味脫俗。才貌雙全的薛濤很快便在成都社交圈嶄露頭角,成為一名才名遠播的新秀。很快,她的影響力便大到連節度使韋皋都有所耳聞。

薛濤本是書香之家出身為何最後會放棄良家子的身份加入樂籍呢?

美麗的薛濤

作為一方霸主,收攬治下的各等能人異士充為己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韋皋鎮蜀二十一年,地位固若金湯,可見他十分知人善任。薛濤雖為一閨閣女子,卻能以詩聞名,得到成都文人士族的普遍認可,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何況,傳說中這小妮子還生得姿容不俗,如此才藝雙絕的佳人豈可錯過。於是,韋大人也對這個小姑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召令入府一見。接到節度使韋大人的召令,薛濤心裡應該是既驚又喜、既自豪又羞怯的。作為一名才女,她當然希望自己的才華能夠廣為人知,最好能被更有才華和更有權勢的人所知,如此,方不負她多年苦學,她的生活也才有希望得到根本性的拯救。而今,節度使大人竟然對她青眼有加,這無疑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遇。

薛濤本是書香之家出身為何最後會放棄良家子的身份加入樂籍呢?

韋皋繪圖

及笄之年的她,原本也可以選擇嫁作人婦,從此相夫教子煙火平生。可是,她出眾的才華與美貌,以及自小接受的教育,使她在擇偶一事上理所當然地會有一些傲氣,尋常俗子難以入她的眼。她理想中的白馬王子,必須是一個蓋世的人物,終有一天會踏著七色祥雲來娶她。可是,十六歲的薛濤站在她當時的位置放眼四望,暫時還看不到這個人物的影子。父親從小便惋惜她不是男兒身,無法做出一番光耀門楣的大事業,她心中一直暗暗不平,憑什麼女人只能嫁人生子,一輩子囿於閨閣之中?她偏要打破這個樊籬,做一個不讓鬚眉的女子。作為蜀地的最高長官,韋皋無疑是薛濤在當時所能接觸到的最大牌的貴人。因此,她不但沒有羞怯畏縮,而是毫不遲疑地接受了韋大人的宣召。

薛濤本是書香之家出身為何最後會放棄良家子的身份加入樂籍呢?

才女薛濤的繪圖

雖然她對自己有著充分的自信,可是,心中也難免有些忐忑。韋大人文武雙全,閱人無數,她一介孤女,所謂的才華搞不好只是小圈子裡井底蛙的沾沾自喜而已,要如何才能一鳴驚人躍上枝頭呢?若是見了貴人表現不佳有失風儀,會不會淪為蜀中笑柄?懷抱著如此驕傲而又矛盾的心情,十六歲的薛濤第一次走進了西川節度使幕府。她不知道這個富麗堂皇的府第,是一個黃金鑄造的牢籠,是她展露才華的壯麗舞臺,也是困鎖她一生的關隘愁城。當她清潤的眼眸第一次倒映出那些飛簷斗拱,當她柔麗的裙裾第一次漫過那重重門檻,她心裡只有好奇與欣喜。雖然謎底馬上就要揭曉,但她的小腦瓜裡依舊興奮地猜個不停。那位神威凜凜的韋大人到底長得什麼樣子?他一定是高大威猛、氣勢如虹吧,不然哪能令三軍震懾、蠻夷畏服?不過,他既能在戰場上縱橫捭闔,也能提筆著文寫詩,那他的剛猛之餘一定也帶著幾分文士風雅。那麼,日常的他會更像一個武將,還是一個文官呢?

·《箋紙譜》

·《後漢書·南蠻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