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平:如果我不给机会,年轻人赢不了,这个社会最终谁也赢不了

阅读吴教授的思想,加入吴教授的金融圈子。

头条第一。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

我曾经是幼儿,是少年,是青年。

现在是中年。

出生于70年代,成长于80年代,大学教育在90年代,职场历练在新世纪00年代,创业发展在大时代10年代。

金融吴教授,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全景。

吴小平:如果我不给机会,年轻人赢不了,这个社会最终谁也赢不了

我还很清晰记得当年马路上的奔裤、双卡,记得蛤蟆镜、的确良,记得商场如何变成了超市,记得大学的历史性扩招。

现在的我,很珍惜目前的一切:和平、繁荣、希望和机会。粗读24史,中国历史上如此光辉的岁月,极少。当然,未必每个人能意识到这个时代的价值。

吴小平:如果我不给机会,年轻人赢不了,这个社会最终谁也赢不了

不过,这个大时代,也有个大问题:房价高企。对某些群体而言,甚至是高如珠穆朗玛,高不可攀,高到绝望。

刚听说了一个新闻:深圳数千名富豪,不惜砸下500万元诚意金,去抢购几十套均价20万/平方米的新城居所。

看来,随意一套这房子,总价就要高达4000万人民币以上。这数字,至少超过了900家上市公司的全年利润。

即使不看如此高昂的顶级楼盘,均价10万左右的深圳、北京、上海楼市,也绝不是普通年轻人可以负担得起的。

吴小平:如果我不给机会,年轻人赢不了,这个社会最终谁也赢不了

除非你有个好爸爸,除非你进入顶级科技企业,除非你中了彩票。

当然,立刻有“理性中立客观”的网络旁观者围观本文,也会告诉老吴两点:

第一:谁说年轻人就必须要买房?租房不可以吗?美国如何如何,德国如何如何。

第二:不要轻易干涉市场经济下的楼下,市场说了算,贵有贵的道理。

这种评价,太冷血。一看就是既得利益的部分中年人,老年人才说得出的话。这批人,经历了房市的20年的狂飙,积攒了不少身家,也许并不希望年轻人就轻易的赢。

是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年轻人赢。

我来说两句。

第一:是的,租房可以。但是,中国有中国的文化,居者有其屋,恒产者有恒心,不然,中国房产财富不会占到社会整体财富的80%+,全球独一无二。让年轻人支付得起一套起码的起步房产,让他的收入不被无法积累财富复利的租金吃掉,这是自然人性答案。

第二:市场经济不是放任不管,不是绝对自由。当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户籍管制、投资偏好等一系列历史、文化、经济原因造就了畸形庞大的房产怪胎,不干涉的态度只会让这个怪胎变为统治社会的怪物,异化社会前途的异形。怪物面前,人人是富豪,人人是奴隶。

吴小平:如果我不给机会,年轻人赢不了,这个社会最终谁也赢不了

这里,我有个想法,也是个希望。

我想,我们这一代中年人,老年人,已经占据了社会大部分的财富,如果我们不给机会,如果我们继续爆炒房地产,年轻人不可能赢。

部分年轻人不要说赢,连活都困难。

如果年轻人不能活,不能赢,为了一套起码的生活居所而耗尽所有财产,甚至搭上父母祖辈的6个钱包,那整个社会,都赢不了。

是的,整个社会都赢不了。

吴小平:如果我不给机会,年轻人赢不了,这个社会最终谁也赢不了

我愿意,让我持有房产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每年小幅下滑,让年轻人慢慢追上来。让他(她)们可以参加我们的比赛,让他(她)们买得起一张大时代的观礼门票。

下滑十年也可以。

我已经厌倦名下房产的所谓财富:这笔财富是虚伪的,当你一直在追逐更高的房产财富,这个社会将无人生产;当房产财富只要变动一点点就消耗一个人的年均收入,人人被绑架。

最终彼此仇视。

让财富不要再过多停留在房产中了,让年轻人慢慢追上来,让大时代是进步的大时代,而不是房产的大时代。

谢谢!欢迎把这篇小文,转给你的朋友。

今天,不谈投资,不谈年报,不谈收益率,今天,我只关心年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