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城縣:“兩節、兩補、兩恢復”六舉措讓“醉美岱海”煥發新活力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清晨一縷縷金色陽光投向了美麗的岱海湖面上,呈現出非常優美的景觀。10月31日,記者來到了聞名遐邇的岱海,深入探訪這裡水生態治理的進展舉措和經驗成績,感受這些舉措為岱海生態治理帶來的新變化和為百姓帶來的獲得感。採訪之日雖然正值深秋,這裡鬱鬱蔥蔥的花草已經逐漸枯萎,但原生態的自然風光依然令人沉醉。

涼城縣:“兩節、兩補、兩恢復”六舉措讓“醉美岱海”煥發新活力
涼城縣:“兩節、兩補、兩恢復”六舉措讓“醉美岱海”煥發新活力

在2015年之前,這裡湖泊水位不斷下降,水汙染也日益嚴重,生態環境堪憂。如何能夠用最有效的方式解決這個靠雨水、沒排水的內流湖的汙染治理問題?這是擺在涼城縣面前的一道難題。在經過考察研究後,涼城縣提出了從“兩節、兩補、兩恢復”六大方面著手,推進水環境治理攻堅行動。這也標誌著一場水生態攻堅戰自2016年開始在涼城縣打響。

為了啃下岱海水汙染治理這個硬骨頭,涼城縣進一步普及幹部群眾岱海綜合治理知識,增強全縣幹部職工保護岱海的政治擔當、責任擔當、歷史擔當,拿出背水一戰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以岱海水生態防治工作為主線,深入推進“兩節、兩補、兩恢復”六大舉措。通過農業、工業節水,河道疏浚,應急補水,水土保持防護工程、岱海灘塗溼地保護項目、岱海流域生態林建設項目、湖濱緩衝帶建設與修復工程、弓壩河生物淨化工程、環湖綠道建設工程、岱海溼地清理整治項目、岱海電廠中水回用工程、鴻茅鎮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西茉莉溝整治、鴻茅鎮水源地生態治理工程等生態恢復舉措的全面推進,岱海水質明顯改善,向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涼城縣:“兩節、兩補、兩恢復”六舉措讓“醉美岱海”煥發新活力

記者在岱海現場看到,如今的岱海海水清澈透明,兩岸水草茂盛,飛鳥掠波,放眼四顧是怡人的“生態美景”。這樣的場景,是涼城縣實施“兩節、兩補、兩恢復”4年行動以來所呈現出的明顯變化。

涼城縣:“兩節、兩補、兩恢復”六舉措讓“醉美岱海”煥發新活力

一位年近70歲的村民索大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岱海對於我們來說是最主要的內容,岱海的水量減少、水質變差對於我們當地的村民來說都很揪心,沒了岱海我們就沒有了誇耀的機會,生活在這個地方就會無滋無味。通過近年來涼城縣政府的努力,岱海水量減少得到有效控制,水也變清了,我們村民對岱海的治理也有了信心。索大爺回憶說,3年前,當時當地政府讓我們將岱海周圍的水澆地改作旱田,每畝給500元補貼。當時我們許多村民對政府的這個做法接受不了,認為水澆地用不了多少岱海里的水,怎麼會影響到岱海。直至2018年,岱海水量逐年減少的情況得到有效控制,這也印證了政府的做法是對的。與此同時,大家在思想上開始有了變化,意識到要想保住岱海,自己難免會帶來一些損失,所以大家不惜損失採取了水改旱、不放牧等措施,積極配合政府的工作,齊心協力把岱海保護好、治理好。

涼城縣:“兩節、兩補、兩恢復”六舉措讓“醉美岱海”煥發新活力

涼城縣岱海管理局局長田建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近年來對岱海的生態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灘塗溼地內的“五亂”得到有效制止,無開墾、無種植農作物、無放牧現象,停止新建房屋、魚塘;在岱海生活的鳥類由原來的68種增加到現在的91種,遷徒候鳥棲息時間延長,野兔、野雞等野生動物明顯增多。

涼城縣:“兩節、兩補、兩恢復”六舉措讓“醉美岱海”煥發新活力

據內蒙古水文局對岱海周邊地下水監測井監測,2017年較2016年下降27.25釐米,2018年較2017年上漲45.73釐米。據2018年岱海28項水質監測指標顯示,岱海水質下降趨勢得到控制。28項指標中,COD、氟化物、總氮3項超V類標準,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生化需氧量3項在V類限值內,水溫、透明度、葉綠素、電導率4項為非考核指標,氨氮等18項指標在Ⅲ類限值內。

岱海生態環境治理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依然任重道遠,涼城縣將繼續重抓岱海生態環境治理,攻堅克難,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紮實做好各項工作,全面擦亮“醉美岱海”的生態底色,讓“醉美岱海”煥發生機活力,實現長治久清。

(記者趙永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