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仿佛一夜之间,“泰国国际学校”闯入了人们的视野。比起国内的国际学校,它似乎费用更低廉,课程更西式,也更符合中国家长期望中的教育图景。

那么泰国的国际学校真的那么那么美好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泰国国际学校的现状和去泰国读国际学校的家庭真实的体验。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泰国国际学校现状

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淀拼娃群、魔都牛娃的军备竞赛此起彼伏;天价学区房、小升初派位战轮番上阵刺激着中国家长的神经。面对激烈的厮杀,有人选择从现有的赛制中悄然撤出,转而投奔另一条升学路。

国际学校就是沙漠里的那片绿洲,满足着人们对“更好的教育”的想象。近年,更有一群中国家长不惜“曲线救国”,将目光投向了两千公里外的泰国。

根据泰国当地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泰国国际学校的入学人数每年增加10%~20%,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学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小学生涌入泰国的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从独自寄宿的孩子到陪伴他们的家人,中国小学生已经成为泰国当地国际学校的骨干。

泰国有168所国际学校,主要位于曼谷和清迈。不同的学校采用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德国、新加坡、英国等国的教育体系。所有学校都用英语教学(法语、德语和其他学校用英语和法语、英语和德语双语教学)。

所有学校都要求学生掌握两门语言。大多数学校都有中文课程。学校95%以上的教师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具有多年的教育经验。正因为如此,泰国国际学校的毕业生可以被欧洲和美国的理想大学录取。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图为清迈一所国际学校里参加活动的中国家长,

2019年5月校方给出估算,称该校中国籍学生达30%

相比国内一线城市动辄30万一年的高昂学费,泰国的国际学校倒是便宜不少。根据教学质量和校区环境,从一年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普林国际学校是全清迈最好也是收费最高的学校之一,

但学费也比国内同水准学校便宜一半。

该校400多名学生来自31个国家。

为逃离应试教育来到泰国清迈的家庭

曾经,教育问题像手心上的蚂蚁,挠得安澜无比纠结。

儿子Zack今年12岁,五年前在成都的小学上一年级。一个寒冷的冬日,当时只有7岁的Zack放学回家,看上去有点沮丧。

“临近期末考,他告诉我说这次学校布置了八篇需要默写的课文和两套试卷,他担心自己完不成,边说边哭,看着我都心疼。”

题海战术加上没完没了的补习班,有段时间Zack变得非常瘦。小孩压力大,安澜作为家长压力也大。可能是没给老师发过红包的缘故,学校里的老师有点针对她儿子。她想换学校,却需要15万的“关系费”。

逃离应试教育的念头,开始在她心里隐秘生长着。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图为安澜视察自己在清迈投资的房产

2013年,安澜带着Zack在泰国参加了为期40天的夏令营。她觉得“那边的老师挺好的”。后来她刷朋友圈,夏令营期间认识的朋友看上去生活也都不错。“那不行,我也要过得挺好的。”

次年,她放弃了国内的工作,带着儿子来到清迈。目前Zack就读的NIS国际学校是一所美式学校,每年学费约合人民币6万多元。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2019年1月26日,Zack参加一年一度的学校国际日活动

儿子的适应能力超过安澜的想像。刚来到清迈时,Zack刚刚上完二年级。“当时我的英语特别烂,很多单词背不下来。但是在那个环境里,我很快就能适应,现在英文也说得特别好。”

一幅从未想象过的教育图景也在她面前徐徐铺开。堆山填海的作业被运动和阅读取代,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需要熟读并背诵,老师也从不吝啬为儿子的每一丁点进步鼓掌。

教育氛围变了,Zack 的性格也起了变化。有次上完英语强化班,他居然很开心地在课堂上写了20篇作业。“要知道在国内他是多么的恨写字。”

他对科学类节目越发感兴趣。“现在会自己上外文网站去找,有时会告诉你免疫系统是怎么回事,免疫细胞又是怎么回事。说出来的故事我都不了解。”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Zack在客厅与自己的宠物猫玩耍

和国内相比,这里最大的区别是回家不用写作业,这也是Zack最喜欢的一点。课余时间多了,孩子打游戏的时间也多了。这曾经让安澜有些焦虑。“毕竟我骨子里还是个中国人。”但细想一下又没什么好焦虑的。

安澜的教育理念深受卢梭《爱弥儿》的影响。虽然国际学校不如国内的基础教育“扎实”,但安澜并不觉得成问题,“不就是不会奥数呗”。相比于成为一名“熟练的解题工”,她更看重的是孩子的格局,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格局够大的话,他也能宏观地看问题。”有时她会想到国内的90后,在上海七八点上班,在深圳九十点才吃饭。“他们是很拼,但你会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国际学校的全面信息,请添加广深国际择校指南。)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Zack在房间里听窗外鸟儿的啁啾,

他说这在老家成都无法体会到的

儿子的改变令人欣喜,生活也如她所料般展开。“虽然语言不通,但语言不通的哑巴也能出国啊。”再说了,她是去消费的,他们总归要卖东西给她,对她可积极了。

为了方便孩子上下学,安澜在距离学校车程不到十分钟的小区租了一套两层带院子的小别墅,月租4000多人民币。这属于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在清迈,平均五千到一万人民币,就能租到一个庭院很大的两层别墅了。

再加上几年前安澜在清迈买了六套公寓,如今交给中介打理出租,每年有将近100万泰铢(约合20万人民币左右)的收入,足以支付母子俩在清迈的学费、房租和生活开销。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法律规定外国人在泰国不允许拥有土地,也就是说不能买别墅,只允许购买公寓

图中这种酒店式公寓就很受中国人欢迎。

据业主安澜说,该楼盘30%的公寓都被中国人买下。

在清迈,因单亲陪读而分居两地的家庭大概占90%。清迈距离成都一千多公里,安澜和丈夫也被分隔在两头。但两地的飞程只需两个半小时,丈夫邹先生目前在国内某大学任职,每到寒暑假等公休假期,都会从国内飞来和家人过过悠闲日子。

近5年,带娃来泰国上学的中国家庭逐年成倍增长。安澜注意到,刚到清迈时学校里只有十来个中国面孔,现在已经裂变成一百多个。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安澜在新搬来的中国邻居家聚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清迈的国际学校里,中国学生大概有一千多位。学位越来越紧张,一些学校开始提高入学门槛,入学时不仅要考核孩子,还会考核家长。

考核内容包括英语水平、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认同、对孩子的教育工作是否配合等。“差不多是一位难求了。”

也有一些家庭因为不适应而半途折戟,“不是孩子不适应,是大人。”外国人在泰国不能工作,这是个很具体很现实的问题。安澜见过因房产而发财的人,变卖了北京的房产,在清迈买了几套公寓。但公寓套住了现金,变卖又很困难。一家老小生活难以维持,过了几年就呆不下去了。

总之,安澜提醒,“那些坐吃山空的人就不要来了。”

在泰国曼谷读最“佛系的”国际学校


2019,皮皮进入Y4,这是我们来曼谷上学的第四年了。

同样以IB体系的学校论,在东南亚国家里,新加坡教学最为严谨,课程设置最具难度与深度,马来次之,而泰国最为散漫。

皮皮学校,在整个小学阶段均无任何考试,期末评估是根据平时课堂上的一些测试(皮皮压根没意识到那是测试)而来。除了什么都没学过的小孩,即N/A(not taught /assessed),就分为三档:

在向期望值努力:WT(working towards expected range),

符合期望值:WW(working within expected range),

超过期望值:WA(working above expected range)。

它只是大致让家长知道孩子各方面处在哪个阶段,既没有具体的分数,也不存在任何班级排名,所以皮皮从没体会过考试前及报分数时的恐惧与紧张,连身为家长的我,也跟着淡泊名利了。

没有量化的评估,如何判断孩子的学习效果与水准?这一点,让很多体制内走过来的家长产生过不安,因为这个,不断有中国家长赴泰,也不断有中国家长回归。

陪着皮皮经历了Y1到Y4,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首先,作为全泰最早一所IB学校,每个班的homeroom teacher都是在IB体系执教多年的欧美籍教师,虽然每位教师的负责任程度与投入度会有差别,但总体上是有保证的,这比国内不断爆出的无证外教事件要令人放心很多。

泰国的国际教育真那么好吗?那些在泰国读“佛系”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都怎么样了?


校方每年都会重新分班,以期让孩子广交朋友,适应变化。在分班过程中,尽量避免相同国家的孩子集中,皮皮经历过的四个班,均只有他一个中国小孩,有效避免了小朋友用母语扎堆现象。

这样的纯英语环境下,皮皮进步很大。他的说、读、写,都是自然而然学会的,没有痛苦的背单词、学语法之类。家长会时,老师都再三表达,不要让孩子去背诵默写单词,应该通过大量并持续的阅读去积累词汇。在单词拼写的正确率及语法的严谨程度上,他肯定没法与国内孩子比,没法跟新加坡、马来同样学校的孩子比。

我认同这种方式。其实与中文学习一样,从皮皮两岁开始,我们共读绘本,从没刻意在阅读时去教他识字,因为觉得这样会影响阅读乐趣,日积月累下来,他的识字量相当不错。老师从不布置家庭作业,只是强调回家后尽量保证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没有作业的负担,皮皮的阅读习惯一直保持得很好,远超过二十分钟,并将此视为一桩乐事。

阅读之外,学校最注重就是体育。一周上五天学,四天都有体育课,而且绝对是快乐体育,像皮皮这种运动天赋不强的孩子,也毫无抵触与心理压力。甚至我有时觉得“just for fun”精神太多了点,没起到真正磨炼意志的效果。

数学课很简单,从不刷题,Y4的皮皮,感觉只相当于国内二年级水准。艺术与音乐课,一周各三至四节。音乐课从舞蹈、流行歌到乐器,都有涉猎,依然以玩为主。皮皮从艺术课拿出的成品,包括油画、水彩画、石膏雕塑、微型盆景等等,老师不会给出评分,只有大量鼓励与赞赏,在每个孩子眼里,自己的作品都是完美的。

记得读过篇文章,说IB教育是“扬长平短”,而国内课程则是“抑长补短”,个人非常认同。也正因为这种理念,皮皮学校将锻炼孩子体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同理心,看得比分数重要很多。

再说海外中国家长普遍担心的中文学习问题。

IB开设有world language课程,学校会建议孩子优先选修母语,但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原因有二:其一,以年级分班,不同中文水准的孩子在一起,确实挺难为老师;其二,“英文特别好”是学校对中文老师的首要要求,校方明显有种“只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就能当中文老师”的想法。譬如皮皮的中文老师是香港人,连普通话还说不利落。因此中文基本是以我在家教为主,学校为辅。

然而也得益于这样宽松的环境,在不用赶进度、不需过早面对应试压力的情况下,我能按自己的想法来教他。不能说教得很成功,虽然皮皮的独立阅读能力不错,已经进入全本小说阶段,但在写作上还明显没入门。至今没有教过他写作套路,没让他读过所谓优秀作文范本,始终认为,既然已经脱离国内应试体制,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学写“新八股”?我宁愿先花时间让他读更多真正具文学性的作品,培养鉴赏力与判断力,慢慢搭建一条读与写之间的桥梁。

早上八点到校,体育、艺术与音乐课各有专门的老师,而Homeroom teacher作为全科老师,承担起教授数学、英语、科学等等内容,下午三点放学后,校方会提供一小时的各种免费或收费兴趣班。

兴趣班既有足球、篮球、橄榄球、网球、击剑、游泳、高尔夫、跆拳道等体育运动,也有钢琴、吉它、大小提琴、唱歌、街舞等音乐班,还有国际象棋、机器人设计等等,每年选课都眼花缭乱。免费的如攀岩、合作游戏、手工制作之类,是最热门的,次次必须靠抢。记得皮皮Y1参加过一个团体合作游戏,烈日下金发碧眼的大胖子老师极卖力带着一堆孩子跑跑跳跳,并没因为不收费而懈怠。

据我所知,整个曼谷的国际学校都比较佛系,其中最佛系的,就是皮皮所读这所。学校排名在曼谷位于前三,历年高考成绩也不错,但至少在目前看来,并不提倡竞争,而是强调协作与个性发展双管齐下。当然,在亚洲永远不缺鸡血的家长,学校里很轻松,却也有不少孩子校外上补习班,但这全凭家长意愿了,而非像国内般,被挟裹着往前冲。反正同学之间为名次与分数明争暗斗的事,皮皮是无从想象的。

在目前,我认为培养一个自由而开阔的人,是需要大环境的,其余的,均可克服或者接受,所以带他来并不完美的泰国上学。


更多泰国资讯,请关注微信号Thai泰逍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