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文丨人骨收集者

昨天的《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里,梁静被淘汰了。

这不让人意外,上一次她名次在倒数第二。倒是上期倒数第一的秦昊如他所说,翻盘成了这期的第一名。李宇春依旧很受关注,拿到了第四名。

来到巅峰对决的选手都已经是这个级别的演员了,即便所有人都知道淘汰并不和演技高低直接挂钩,但面对这件事依然不容易。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在节目播出后,梁静发了一条很长的微博,感恩每个选手,同时也认为来这个节目并不是为了分输赢,能来就是勇者。

她的丈夫管虎转发了这条微博说表演是不能用来比赛的,综艺节目也不能和电影本体挂钩,大家一乐而已。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我想来参加的演员当然都是明白这个道理,自己的能力和比赛名次关系并不大。在这个节目获得的赞誉和批评都是真实的,不过也就只属于这个舞台而已,这在他们漫长的职业生涯里,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不过通过这样的节目,我们反而更容易去探寻这些已经在业务水平上被认可的演员的内心,由此感受到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成长才有今日的成绩,以及位居高处,又如何找到自我的突破口。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1.不是演员的人反而占最大优势

很多人可能都是为了看李宇春表现才来看这档节目的,这里存在一个吸引人的心态,「违和」。

相对选手中其他演员,李宇春的存在总让人觉得违和。严格意义上她不是一个演员,她作为一个歌手已经非常成功,虽然有少数几次的电影演出,但她的职业规划也没有明显想跨界到演员领域的趋势,或说成为一个双栖巨星。

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便她已经提名过金像最佳女配,大家也还是会觉得,「哇,这是个话题性诶!」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但换个角度看,这其实也就是说,李宇春并没有前置的演员身份来作为自己的束缚。

换句话说,她根本就不用证明什么啊。

正因为她没有这样的杂念,参加这个综艺只是为了好好在综艺的舞台上表演,一没有证明自己的包袱,二没有输赢的杂念,心无旁骛反而她受到其他选手和助阵导演的肯定也是最多的。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李宇春这次选择的角色和上一期《无名之辈》马嘉旗完全不同,马嘉旗是高位截瘫,整个表演都不能动,只能靠表情。

而这次在改编自《沙鸥》的《中国姑娘》中她要出演一个女排队员,有非常多的「动作戏」。在故事后半段,她又要饰演一个盲人,与前半段形成反差,同时也要依靠肢体表演去刻画盲人形象。

片段的导演李少红也说最没有信心的是李宇春,但恰恰也是李宇春给了她最大的信心,在她还没真的下决心要做这个女排故事的时候,李宇春已经去排练场开始训练了。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陆川点评李宇春时说梁静在和她对戏时,像和一个孩子对戏,没有招,但还都对。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主持人李立群说李宇春有一种定力,表演经验不多,但是专注的力量非常够。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对于盲人角色,她也坚持了体验派的表演理念,从排练厅走到表演指导刘天池的房间时,她都坚持用一种盲人的状态走过去,体验这个角色。在表演时她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包括眼睛的焦点应该偏低,别人说话的时候耳朵下意识的靠近等等。

可能对于很多明星来说,表演成了一种行活,他们只要没有错误的完成工作,收钱了事就好了。相反,对于已经饱受赞誉的演员来说,表演是一种专业上的享受,遇强则强,碰到更有难度的角色,更能激发出自己的创作力。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但李宇春是一个全新的人,她对于表演的心态是非常真挚的,渴望做好这件事。这种真挚恰好是她最大的武器,帮助她攻克先天和后天的各种不足。

这种真挚的付出,也是她存在于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提醒那些正在奋斗的人,努力是看得见成果的。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2.演员们的表演是一体的

在李宇春之外,另一个不太被看好的选手是马思纯。第一期的表演马思纯也并没有很出彩,只获得了第五名的成绩。但是第二期节目,我想为马思纯的第六名鸣不平,这次她在选段《继父》中的表演其实非常动人。

这个故事脱胎于张元导演的《过年回家》,也是另一位选手李冰冰早期电影作品。马思纯在当中饰演一个误杀了妹妹的犯人,她获得一次机会回家探望自己老年痴呆的父亲。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对照上一期马思纯的角色顾曼桢来看,演绎顾曼桢需要很长的前史故事铺垫,最终有一种历经世事变迁的沧桑与无奈。这个角色超越了马思纯目前年龄已有的认知程度,同时外形上也是一个摩登又文艺的上海女青年,与她并不够相符。

而《继父》中陶兰这个角色,首先在年龄上是适合马思纯的。外部形象上,她刚刚从监狱出来,基本上素面朝天,穿着也比较朴素,不用做过多的加法。表演上,也有足够丰富的层次性,从一开始进门对于这个房子,房子里的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愤怒,到她要揭露自我伤疤时的恐惧,再到最终的和解。这几个渐进的过程,她都比较好的完成了。

但这个表演,她屈居第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和她对戏的张国立太强了。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尽管陶兰这个角色在叙事上有很强的戏剧张力,但是张国立的角色更具有一种无招胜有招的高级感。他没有过多的着墨在人物前史,或说通过心理建设曾经的事情累积出一个现在的状态。因为他是一个已经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他的时空可以任意跳转。在表演中也是这样,一时他可以回到过去,送年幼的女儿出门上学,一时他又回到现实时空,告诉陶兰他的遗嘱。

他的清醒与糊涂的界限,恰好就卡在马思纯情绪状态变化的节点上。从而就变成了马思纯的表演过分依附在张国立的表演节奏上,加上本身两个人的表演功底存在差距,张国立是一个比马思纯经验老道太多的演员,两个人在对戏的时候,没办法不形成一种碾压感。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这样的对比下,马思纯完全不像是这个故事的女一号,而是和助演的曾舜晞、文淇一样沦为配角。

在我们看很多表演的时候,相辅相成真的可以有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马思纯获得金马影后的作品《七月与安生》就是这样,她和周冬雨的搭配让评审团认为无法分割。同时李冰冰的金马之作《风声》,也是如此的作品,她和周迅的搭配彼此成全。

演员们的表演应该有一种很好的协调性,主角与主角之间势均力敌,激发出戏剧性最大的生命力。一枝独秀是没有办法完成一个作品的,这是一个集体作业的事情。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3.越狗血越受欢迎?

在作品排名方面,这一期呈现出很明显的趋势。本期的四个表演作品《中国姑娘》《继父》《如父如子》《冬之光》,属于三种故事类型。体育竞技故事《中国姑娘》排第三,较为文艺的《冬之光》排第四,而家庭情节剧《如父如子》和《继父》分列一、二名。

《冬之光》在编排上相较其他几个作品是最用心的,片段导演尹力选择了一种嵌套结构,舞台一分为二,一边是虚构的金枝的故事,另一边是真实人物萧红的故事两部。萧红写着金枝的故事,同时也在自己「金枝」式的人生中。叙事始终在虚实之间交叉,也给了演员很大的考验,不止是换装,还有变化自己的人物表演状态。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这样的故事和表演方式,是很适合这个类话剧的舞台,但同时又过于曲高和寡,没有考虑到观众仍然是影视的观众。

相较之下,《如父如子》和《继父》属于电视剧类型中常见的家庭故事,换而言之,它们都有一定的「狗血」的基因。

这种「狗血」不是贬义,而是说它们可以靠台词推动剧情,在较短的时间内爆发更强的戏剧张力。同时演员也可以有彼此间很好的碰撞感,观众也更为适应这类故事的叙事节奏。从题材到表现方式,再到受众心理,建立了一整套结构体系,难以撼动。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在上期节目中落入谷底徘徊边缘的秦昊,通过《如父如子》逆风翻盘,作品和演技排名都获得了第一。他也实现了上一期结尾采访中的豪言壮语,把他的面儿找回来了。而同样排在末端的梁静,只能离开。

从第一期不适合她的马冬梅,到第二期陆川评价的「过于紧,给的有点多」,她心理动机过强,想要做好这个角色,最终有点适得其反。梁静本身也有不少奖项在身,她早就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好演员。

这其实引发了一个问题,那么她还想证明什么?或者说,所有上节目的这些演员们,他们想证明什么?

这期的《演员》是说,越狗血的表演越受欢迎?

我想秦昊也好,梁静也好,作为他们这个年龄段已经有一定成绩的演员,是想要在目前大众对他们的认知外,再重新证明点什么的。

比如梁静她在银幕前较大制作里常演的是配角,在幕后她更是老公管虎的配角,担任制片工作,但其实她还有老演员、好演员这层身份。类似的还有秦昊、郭涛这类叫好但不响的演员。

马思纯这类又不一样,她年轻,重奖加身,在这之后也受到一些质疑,她想要让自己更配得起那个奖项。

李宇春作为一代文化Icon要更复杂些,大胆猜想下,消除那些「不可能」的声音或许是部分初衷。

这绝不是等于说他们是在追求被世人认可,而是在说反而往往是他们之前塑造出的那些形象、角色太过局限了,让我们只看到这样的他们。

是谁说演员好在可以体验多种生活的?在很多观众眼中,他们明明只有一种生活。这说是悲哀也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