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多人幹了20年,北斗建成!某些區域,導航精度超過GPS

8萬多人幹了20年,北斗建成!某些區域,導航精度超過GPS

眾所周知,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經過近20年的建設已經接近完工。去年12月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就鄭重宣佈北斗三號系統基本建成,已經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然而曾經的北斗卻被外國代表直言無用!在一次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議上,某國與會代表大放厥詞聲稱:"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世界沒有任何貢獻,只會增加噪聲"。然而今日的北斗卻足以讓一切質疑聲音啞口無言,世界多個國家的交通運輸、國土測量和農業自動化的發展都離不開北斗導航系統。正如相關報道所言:"北斗系統必將以更加完美的姿態擁抱全球,造福全人類"。

8萬多人幹了20年,北斗建成!某些區域,導航精度超過GPS

北斗導航系統起步於上個世界末期,當時要想使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只有使用美國的GPS。GPS導航系統設計之初是完完全全的軍事設施,雖然在冷戰後陸續向民間和其他國家的軍隊開放,但其實是美國監視其他國家軍事行動的另一種方式。在2018年的敘利亞戰爭期間,美國依然使用這種手段維持自己的霸權地位。去年關閉了敘利亞的GPS導航信號之後,敘利亞全國的軍事行動和民用航班都受到影響難以正常進行。

8萬多人幹了20年,北斗建成!某些區域,導航精度超過GPS

要想真正在導航領域不受制於人就必須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當時的歐盟同樣有開發自己的伽利略導航系統的想法,我國也投資超過2億歐元打算搭歐盟的便車。原本計劃北斗系統只是在亞太地區使用,全球範圍內依靠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然而歐洲各國雖然在衛星研製上分歧不斷,但在排擠中國投資方地位上的立場卻出奇一致。2007年,我們走上了獨立研製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道路。

8萬多人幹了20年,北斗建成!某些區域,導航精度超過GPS

當時已經建成的北斗一號其實具有很濃厚的試驗色彩,於1994年立項2003年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只是由兩顆工作衛星和一顆備份衛星組成,在定位精度上使用戶十分感動,這也是在本世紀初北斗導航系統在國內國外都不被看好的原因。雖然理論上可以進行通信和定位兩重功能但其實哪一項性能都不突出,但這卻奠定了北斗既能通信又能定位的基礎。

8萬多人幹了20年,北斗建成!某些區域,導航精度超過GPS

從2007年開始,北斗二號導航系統的建設熱火朝天地展開,也就是從這時起北斗開始奮起直追,最終逆襲了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與第一代相比,北斗二號將定位、授時和通信功能(也就是短報文通信,一次可以傳送120字以內的信息)進行了完善,更重要的是整套系統的衛星數量達到了16顆。2012年,隨著最後一顆北斗二號衛星入網運行,北斗系統可以為亞太地區提供導航服務。

8萬多人幹了20年,北斗建成!某些區域,導航精度超過GPS

也就是在這時起,美國、歐盟意識到北斗已經初具規模再不圍堵就來不及了。這些國家又使出了一貫的伎倆——脅迫零件供應商以各種理由停止供貨,試圖以這種方式來斬斷北斗三號系統全球組網目標的實現。然而北斗三號系統在論證階段就明確了要全部實現國產化,這個過程也帶動了一系列國內衛星產業鏈的發展,現在北斗的元器件水平已經優於國外的同類產品。到了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已完成建設,開始提供全球服務。有著中國"衛星之父"之稱的孫家棟院士說:北斗是8萬多人幹了二十多年,我們走了絕無僅有的路。別人都沒有走過的,我們走成了!

8萬多人幹了20年,北斗建成!某些區域,導航精度超過GPS

與前兩代北斗相比,現在的北斗三號系統民用定位精度達到10米,在亞太地區更是達到了6米。目前,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國已經開始使用北斗,在某些區域,中國的北斗導航是精度最高的,超過了GPS。除此之外,北斗在應用方面也實現了逆襲,目前國內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北斗導航產業鏈,在北斗導航終端的衝擊下美國GPS難保壟斷優勢,其導航終端的價格從1000美元直降到30美元的白菜價!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北斗導航系統將會更好地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