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们一定要住进扶贫异地安置房吗?

用户1522141649972


我们就是在做扶贫工作,针对这问题我觉得我还算有发言权。

扶贫安置房不是强制入住,且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申请。

一、易地扶贫搬迁的前提条件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二、迁出地区域条件。

1、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通过就地就近帮扶促进生产或就业仍无法让农户脱贫的区域,其中重点是深度贫困村。

2、生态环境脆弱,属于石漠化重度或中度的地区。

3、属于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或处于其他限制或不宜开发的区域。

4、地理位置距离中心城(集)镇和县级以上交通干道偏远,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落后且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远高于易地扶贫搬迁成本的区域。

5、地震活跃带、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域。

三、搬迁对象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住房条件相对较差,愿参加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受教育程度低,或劳动能力弱,或家庭农业生产资源相对较少,靠就地就近从事农业生产仍不能有效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3、愿意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避让地质灾害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按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防治途径统筹解决);

4、满足迁出地区域条件的 50 户以下且贫困发生率在 50%以上的自然村寨;

5、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鳏寡孤独残等特困户。

四、易地扶贫搬迁的建设标准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 20 平方米。

补助标准: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 2 万元,非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 1.2 万元,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的,人均奖励 1.5 万元;

2、鳏寡孤独残(“三无人员”)等特困户先由民政供养服务机构进行安置,民政供养服务机构不能安置的,再由政府根据家庭实际人口统一提供相应的安置房,免费居住,产权归政府所有;

3、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投资概算按人均 2 万元控制。

五、易地扶贫搬迁后旧房如何处理?

1、搬迁后,搬迁户要按照签订的搬迁及旧房拆除复垦协议拆除旧房,由政府组织宅基地复垦,其后形成的土地分类确权颁证给搬迁户;

2、旧房拆除过渡期不超过一年。

对于符合条件申请异地搬迁我建议大家尽量申请,毕竟城镇安置以后,我们的起步会比之前在农村要快一步,至少医疗、教育、住房等都比农村要好很多很多,不要担心去城里找不到吃的,只要你愿意努力,不是等靠要,拿你干农活的干劲去做,你的生活一定比在农村好很多很多。


侗寨老土


我也是一个农民,我们在湖北某地的一个小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就有安置房,就是那种一排一排一样的房子基本都分不清哪家是哪家。从外面看还是很漂亮的,有点那种小别墅的感觉。因为那时候小不懂那些房子为什么要那样修,后来长大些了大人告诉我那是国家弄的新农村。

在我看来,这是以后农村发展的一个方向,而且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在建了,很多地方都是田地和住房混在一起不能合理的利用土地,在一个就是集中居住能够更好的管理。这是以后得一个趋势。竟然国家安排了,出发点肯定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所以一切跟着党走。




那年我十七


这个提问存在认知上的错误,不是农民们一定要住进扶贫异地安置房,而是在精准扶贫之中,对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贫困户,在他们自愿选择易地扶贫搬迁的基础上,对他们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他们安置在易地扶贫安置点,住进易地扶贫安置房。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必有是自愿;3、必须是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迁出区域主要为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恶劣、发展条件严重欠缺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贫困地区。

当贫困户自愿选择易地扶贫搬迁后,主要搬迁去向是中心村、农民新村、小城镇、产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等地区。实行“交钥匙工程”,即由当地相关部门统一建房、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制定脱贫措施,房子建好后直接交给易地搬迁贫困户使用。

当贫困户住进易地扶贫安置点建造的安置房后,会对他们原居住的旧房进行拆除,实行土地复垦、生态修复。

易是扶贫搬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因居住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贫困问题,同时可以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对于他们脱贫致富有很大的帮助,在精准扶贫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脱贫措施。

但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它不是强制性的非要贫困户接受,它是采取贫困户自愿,在贫困户自愿的基础上,才会对他们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如果贫困户不愿意的话,也会尊重他们的意愿,采取别的脱贫措施来帮助他们脱贫。

综上所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只适用于精准扶贫之中自愿接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贫困户,而不是针对所有的农民,希望大家要学习了解,搞懂、弄清相关政策之后,再来发表相关的言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农村一山货


农民们一定要住进异地安置房吗?

我来答:

1、异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做到应搬尽搬。

2、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

集中安置主要包括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等。

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其他安置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安置模式有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分散自建和购房安置四种。

3、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地方政府统筹资金建设,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安置住房建设由中央投资、地方政府统筹资金和农户自筹三部分组成。

其中,中央投资为人均7000元,农户自筹资金原则上每户不超过10000元,对于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群体,可免交。

中央投资不需要偿还,地方政府统筹资金由地方政府和项目实施公司偿还,不需要搬迁户偿还。

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统筹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最低补助标准为800元/m2,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安置住房建设的差异化补助标准。

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安置住房建设以“保障基本、安全适用”为原则,建设面积严格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以内(宅基地严格按照当地标准执行)。

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住房建设面积根据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结合地方财力和农户自筹能力,自行确定面积控制标准。

5、异地扶贫搬迁既要“挪穷窝”、也要“换穷业”、“拔穷根”,最终目的是通过彻底改善搬迁贫困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和生产发展条件在2020年前实现稳定脱贫。

国家对搬迁群众创业就业、产业发展、技能培训与搬迁工作同步推进。

实施搬迁后,脱贫攻坚的其他政策措施也要继续惠及搬迁贫困户,加大对搬迁对象后续发展的支持力度。

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制定各种扶持办法。

如“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就业培训+公益岗位”、“资产收益+物业经济”等,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6、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处理安置房产权相关问题。

搬迁户在住房建设中投入了自筹资金,新房建成后,其产权归农户所有,原宅基地由政府统一收回,搬迁户在迁出地的原有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等其他合法权益继续有效。

鳏寡孤独残等特困户自己不出钱,由政府根据家庭实际人口统一提供政府保障房免费居住,产权归政府所有。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新宅基地和建房费用为农户自筹,其产权归农户所有,在迁出地的原有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等其他合法权益继续有效。

开展异地扶贫搬迁工作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一是政府主导、群众自愿。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主体地位,不搞强迫命令,防止出现“运动式”搬迁。

2、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立足资源环境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形式多样、有利于发展的安置方式,科学编制搬迁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

3、三是量力而行,保障基本。

严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积,同步配套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搬迁对象生产生活基本需要,不搞政府大包大揽,防止出现因建房致贫返贫。

4、四是精准施策、创新机制。

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自愿基础上应搬尽搬,尽量实现自然村整体迁出。

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提供金融支持,地方政府整合各类资金资源,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扩展资料:

异地扶贫搬迁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异地扶贫搬迁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异扶贫搬迁工作。

1、在异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税收政策方面,对异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按规定取得的住房建设补助资金、拆旧复垦奖励资金等与异地扶贫搬迁相关的货币化补偿和异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免征个人所得税。

同时,对异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按规定取得的安置住房,免征契税。

2、在异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税收政策方面,对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主体取得用于建设安置住房的土地,免征契税、印花税。

对安置住房建设和分配过程中应由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单位缴纳的印花税,予以免征。

对安置住房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3、在商品住房等开发项目中配套建设安置住房的,按安置住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应予免征的安置住房用地相关的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单位相关的印花税。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异地扶贫搬迁税收优惠政策明确


村乡小农


目前有关文件规定,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不能超过一定面积。而有些经济条件稍好的搬迁户希望,允许适当贷款,加上自己的努力,把房子建得宽裕些,否则后续建房成本会增加很多。

易地扶贫搬迁的主体是贫困群众,要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主动脱贫。建议根据搬迁户实际经济能力,允许通过适当借贷或出工出力等方式参与住房建设。同时要坚决防止盲目扩大住房面积、脱离实际提高建设标准和过度装修,杜绝出现因建房致贫返贫。

扩展资料: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及相关政策: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安排位于地震活跃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根据《方案》,“十三五”时期将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坚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和组织方式,完善相关后续扶持政策,强化搬迁成效监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尽快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


小刘看农村


农民的安置房是什么标准,产权归谁?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套安全适用的房子是大多数农民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追求,因此,国家要求异地扶贫搬迁的政府部门必须建造“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安置住房。

按照“保障基本”原则,中央投资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宅基地严格按照当地标准执行),同步搬迁人口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可适当提高,但超出部分的费用全部由搬迁户个人承担;住房移交时要达到满足基本入住条件,即:水电讯进屋、排水排污通畅,地面清光,楼道、墙面刷白等。

农民搬迁后,使用国有土地安置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房屋产权;属于集体土地安置的,按照农村宅基地进行登记管理。搬迁对象住满10年后可自愿申请交易。


开州小二


农民们一定要住扶贫异地安置房吗

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鼓励农民放弃现有全部农 村宅基地、 住房及附属设施置换安置房, 向县城、 中心镇、中心村及乡镇政府所在地村转移 集聚。到 2015年,县城集聚人口累计达 4万人以上,中心镇集聚人口累计达 3万人以上, 每个中心村常住人口达 1500人以上。

(一 编制规划。 各乡镇、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农民居住集中、 土地集约节约、 产业集聚发展、 居住环境改善的要求,中心镇、中心村及乡镇政府所在 地村农民集聚安置区五年规划。


农民怀哥


不好回答哈,怕被和谐。不过农村有句老话说得好,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其实合不合适有毛用。鞋子放那儿,你不穿也得穿


丑柑不知火


看具体政策咯,如果是福利性质的而且是强制统一的,那就没得办法。

如果是面子工程,可供你选择,那你就好好考虑,异地的扶贫性质迁房,有一定风险。

是否有田地,能否有就业都是问题,住过去毕竟是要生活的。


胖胖的小西西


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入住新房不是免费的,但有一定的国家补助。 目前有关文件规定,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不能超过一定面积。而有些经济条件稍好的搬迁户希望,允许适当贷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