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座殉葬墓揭祕中國歷史上的這件宮廷血案

十七座殉葬墓揭秘中國歷史上的這件宮廷血案

西安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浮雕

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丞相李斯決定先保密死訊,僅限於胡亥、趙高和近侍知道。秦始皇遺體放在一輛可調節溫度的車中,放下車帷,每天照常端飯送水,大臣上奏要處理的事由胡亥、趙高和李斯代傳批示。

這時趙高已有打算,他先去和胡亥達成一致,後去面談李斯,說服李斯最為重要。

他的打算是什麼?篡改秦始皇的遺詔,改立胡亥為皇帝。

在趙高威逼和利誘下,李斯終於同意了。趙高馬上派人去往屯守北疆的公子扶蘇處,賜劍命令他自殺,杜絕後顧之憂。

拉著秦始皇遺體的車隊,為了等到公子扶蘇的死訊,特意繞路慢行進。當車隊快要到達咸陽時,扶蘇自殺的消息也等到了。

十七座殉葬墓揭秘中國歷史上的這件宮廷血案

李斯浮雕

於是,李斯和趙高才公開秦始皇的死訊,秦始皇早已腐爛的遺體,終於可以安息在驪山陵中。接著胡亥登基稱帝,趙高唆使胡亥殺將軍蒙恬,稱他是公子扶蘇的人,留著他後患無窮。

胡亥登基後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人去北疆屯邊賜將軍蒙恬毒酒,押解他的六位王子和十位公主到長安東南處殺掉。緊接著,蒙恬家族裡的十二位王子被押到咸陽鬧市斬首。

其餘皇室宗親無一倖免,有的被逼迫自殺,有的出逃途中遭到御林軍刺殺。胡亥還在朝中頒佈一條律令,出朝挺後私下議論這件事的人全部斬殺。

十七座殉葬墓揭秘中國歷史上的這件宮廷血案

胡亥秦二世

秦朝交給胡亥當了3年皇帝后,他自殺身亡,蒙恬家族遭遇的這段血案被埋沒於歷史歲月中。

1977年10月,秦陵考古鑽探小分隊,在陵東發現17座殉葬墓。墓葬形制為帶有斜坡墓道的甲字形狀,斜坡道方壙墓兩座,方壙洞室墓6座。墓的獨特形制說明,墓主人是皇親宗室或貴族大臣,墓中棺槨也非常講究,一般平民用不起.

延伸閱讀:在考古學中,把放置屍體的固定場所稱為"墓",將人類按特定方式來放置屍體稱為"葬",兩者合一起稱為"墓葬"。墓葬形制指墳墓地面部分;墓穴形制指地下那部分.

考古人員進入墓室內,發現棺內屍骨有些下肢部分埋入旁邊的黃土,頭骨放在墓室頭箱蓋上,有的頭蓋骨在室外,其他身體骨骼卻在室內。還有一具屍骨,軀體與四肢分離,零亂地葬在棺內,頭顱在洞室外的土裡。經過考古人員研究發現,這個頭顱的右邊額骨插有折斷箭頭,分析應是在埋葬前被射進頭顱。已經發掘的8座墓中,只有7具屍骨,有一座墓裡找不到一塊殘骨,只發現圓首短劍一柄。

十七座殉葬墓揭秘中國歷史上的這件宮廷血案

秦始皇陵殉葬墓

考古人員還在墓中發現金、銀銅、玉、漆器和絲綢殘片。其中一件張口鼓目的銀蟾蜍,口中內側刻有明顯的“少府”二字,說明這件葬器來自秦代少府製造。

這些考古發掘出來的事物,讓考古人員從可能會有關聯的歷史中,排查出胡亥親手製造的那場血案。一具具凌亂屍骨,就是當年被殺的王子、公主宗室大臣。考古人員進一步深入考察,發現挖墓人在墓中生火取暖所留下的灰燼,推斷挖墓時間為冬季。胡亥誅殺王子、公主和宗親大臣的時間就在冬季,時間吻合。

寫到最後,感嘆墓室中那些肢體分離的屍骨,終於等到有人去探知他們的冤屈,胡亥的殘暴。秦始皇陵的17座殉葬墓,揭秘了秦都咸陽城內的血雨腥風和真正原因。

十七座殉葬墓揭秘中國歷史上的這件宮廷血案

航拍秦始皇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