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哪里工作?为什么不回家乡?

↑点击上方,关注三联生活周刊!

R决定只签半年的租房合同,然后她说要回上海了。“回”这个词,不知道用得对不对,本意应该是一种归属的意思,但R在上海也就生活过一年多的时间,回去后,除了几个朋友,一切还是从零开始。除了这个城市的名字,地图上并没有哪个坐标,是她具体能回到的点。鉴于我们一起在南方的小城里长大,鉴于她在其他大城市待过更长的时间,这次我觉得应该说,她又要去上海了。

工作后,我们的高中同学有一大半没在老家发展,离家近的也到了省城。父母们聊天,总是问:“你儿子(女儿)在哪里工作?”听到是某个省外的城市,便颇知内情地回应道,“哦,那个城市很大的”,或者“那个城市很美的”,接而辅以对对方子女的赞美——“你家小孩很厉害啊!”“有本事啊,以后接你去大城市养老啰!”其实,别人的孩子具体做什么工作,对方家长说完后,往往在转述中就模糊起来,电子、电脑、文档、文案……谁记得清那些个现代化的新名目呢?倒是那个城市,就算没去过,电视里也看过几眼,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北方城市冷,南方城市发达,工资比家里高,房子贵得咋舌……但是城市就是好哇。

我在家乡读了本科,是很多外省人搞不清是省会的城市,本身不太留意——总觉得似乎没什么城市规划可言,再加上中文系女学生整天窝在宿舍吃零食看小说写日记,以至于4年后我对这个城市划分为哪几个区一无所知。考研时出了省,这一次,城市生活扑面而来,抱着笔记本到图书馆做功课,教授著作等身、各具魅力,信息栏总是有校内校外的课余活动……就连发呆的地点都有这么多选择:湖边,海边,咖啡馆。实习时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第一次看到大开大合、几乎整合了全中国所有优质宣传资源的策划案,顿时萌生一种“坐地日行八万里”的人生豪情;第一次听城市规划师们开会,觉得所有城市的特质都被打磨得闪闪发亮;轮到我开笔写案子时,也是恨不得从欧洲到亚洲把所有城市的美貌集于一文。城市是舒适的,是生长了种种可能性的,是配上音乐就能当MV看的。

毕业后我毫无悬念地留下了。家乡的朋友问:“你要多少工资才会回来?”No,这不是工资的问题,这是城市的问题。这里比家乡发达,就算要回去,我的计划也是先工作一两年,攒攒先进的经验,到时再回去肯定能找更好的工作。结果几年内,换了工作,却没有回去。现在的工作不再渲染城市和居住的种种诗情画意或者高贵血统,然而同样和“城市”相关,每天的工作都会无数次地提到这个城市,什么海西啦,什么特区啦,什么经济的地理的优势啦,好像说了很多,却又什么都没有说,这些字眼飘在那里,自成意义。所以,我觉得许多公司、单位前边的城市名称,其实不是一个地理的指向,而是一种属性,离了这个属性,离了城市,这个主体就什么都不是。

回家乡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我在各方面都稳定下来了,结了婚、买了房。到其他城市工作的机会偶尔在我和老公的生活中闪现,开始我们还会半认真地讨论一下,城市印象、薪资、生活成本,后来基本上都不会去想了。选择某个城市去生活,可能出于工作机会、一段恋情、家庭关系……最后种种因素缠成一团,城市的气质就是人的气息,合适的人会留下,不投合的人迟早会离开。

灵魂拷问:你家儿子/女儿在哪里工作?为什么不回家乡?

图 | 陈曦

当然也有“被迫”留下的。比如我妈来照顾怀孕的我。我知道她介意城市里人们可以聚在一起跳舞、打太极的活动场所少,介意城市里的蔬果又贵又不够新鲜,介意城市里没有可以串门的熟人……可是每次和老家的亲戚视频聊天时,她总是说这里有多好,连我们买的二手房,厨房的装修都那么好。直到上次聊天,小姨说起最近家里的头疼事:“你不在这里啊,我们都没主心骨了,有个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找谁商量。”整天忙于厅堂灶台的妈妈整个人放出退休前的风采,意犹未尽地跟我和老公说:“她们都说我不在,没有拿主意的人了。”然后那天晚上便进入了若有所思的状态。

我也有话不能说。我妈现在不可能回去,而今后,等我的孩子出生了,她也走不开,再下去,她年岁渐长,我又舍不得她回去自己生活。明明是我选择的城市,却把妈妈系在了这里,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回老家了。

与此同时,我想通了R的境地。如果每个城市都各有美好,而小小的人对城市来说都一样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就选择有一群把你看得很重的人所在的城市,人的价值不在于城市,在于你和其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你所在乎的人们的关系(当然,与新结识的人的关系也是可以去建立和发展的,只是不容易成为交心的朋友)。

R问我:“你说我是不是一个特不安分的人?”我说,不是,你只是对自己没有安全感;身边朋友多点会好。

灵魂拷问:你家儿子/女儿在哪里工作?为什么不回家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