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營銷新思路:尋找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

苗木營銷新思路:尋找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

摘要:苗木營銷的重點工作是挖掘目標客戶群。對工程苗企業來說,目標客戶無非就是甲方或業主、景觀設計師、施工單位,三方共同決定了一個項目從立項到設計再到落地施工的全過程。

苗木營銷的重點工作是挖掘目標客戶群。對工程苗企業來說,目標客戶無非就是甲方或業主、景觀設計師、施工單位,三方共同決定了一個項目從立項到設計再到落地施工的全過程。不同的項目,三方的話語權是不盡相同的。如EPC項目,承接單位就涵蓋了設計與施工,在用苗方面的話語權較PPP項目中的設計或施工單位要大。

苗木營銷新思路:尋找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

當然,甲方和業主是出資方,是其他參與者的共同客戶,甲方和業主在用苗方面的話語權向來都是最大的,不過很多時候,他們不會插手這麼細緻的事,除非是造價高昂的特色樹種。因此,甲方、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在不同性質的項目中,在用苗方面的話語權佔比是有著較大差別的,不可一概而論。

在有些項目上,設計單位是有著主導權的,甲方絕對支持。有了甲方的財力支持,設計單位在用苗中的選擇範圍就會更廣,苗木品質也會越高。所以,在進行苗木營銷時,先要了解項目屬性,並非所有項目都適合應用高大上的昂貴苗木,也並非所有項目都看重價格低的清圃苗。

苗木營銷新思路:尋找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

在創造項目的過程中,甲方和設計單位占主導地位,甲方定調子,設計單位出方案,方案中就包含了苗木產品的品種、規格、數量、價格預算等。在項目落地後的施工環節,中標的施工單位占主導地位,採購不到苗木或所需苗木價格過高時,施工單位可以要求設計單位進行設計變更,而且施工單位在採購苗木時不得不考慮的是工程利潤。

投標價基本上算是提前為苗木產品的採購價設置了上限,施工單位購苗時花的錢越少,工程上獲得的利潤也就越多。這就是為什麼“低價中標”通常很難保證工程質量的原因。苗木產品基本遵循了“一分錢一分貨”的規律。相同品質苗木的生產成本,各個苗企間相差不大,並趨於透明,品質越高的苗木,生產成本也就越高,相反則越低。但苗木價格的構成除了受到生產成本的影響外,還會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如管理成本、營銷成本、研發成本及售後成本等,加上各個企業所制定的利潤不同,所以,就算是相同品質的苗木產品,其最終售價也會千差萬別。不過依然很少存在品質差、價格高的產品,這類產品的出現有違市場規律,在流通中很快就會被淘汰。

苗木產品在性質上介於工業產品和藝術品之間,既存在著一定的生產標準,又具有動態的生命性,所以,苗木產品的應用與否受人的觀念影響較大。關於苗木的價值,圈內始終爭論不休,較難達成絕對一致。價值決定了價格,有的人看重形態,認為樹形好的售價就要高;而有的人則看重產品的生態價值,認為成活率高才是關鍵。其實每一種觀點都不能說是錯的,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價值觀存在差異。比如同一棵樹,有的人覺得它價值連城,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它一文不值;再比如,在需要的人眼裡,一根接穗一粒芽子也都價值不菲,但在從沒打算要擴繁的人眼裡,它和普通的木棍沒什麼區別。

因此,在苗木品種方面,個人喜好就佔了很大的比例。喜歡的人,自然會認可產品的價格,因為覺得值,而討厭的人,從心底裡就不覺得它是個好東西,所以再怎麼降價也是徒勞。

筆者認為,苗木營銷就是要在人山人海中尋找價值觀相同的人,他喜歡你的產品,習慣你的風格,理解你的價格,雙方基於互相尊重的原則,共同將產品應用在項目中,使得產品有歸宿,項目有亮點,而非一味壓價,覺得你的產品不配這樣的價格。

價值觀相同是成交的前提,價值觀不同,多說無益。我們很難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相同的,我們也不可能和全國所有從業者都建立合作關係。

以胸徑13釐米紫荊樹為例,售價是1萬多元。有的人會說,這個樹是新品種,開紅花,有知識產權,效果好,值這個價。也有人會說,你這個樹砧木多少錢,接穗多少錢,地租和人工成本多少錢,全加起來沒幾個錢,你賣這麼貴是不自量力,是拿我們當傻瓜。同樣一個品種,有的人會非常羨慕,稱讚道你們真厲害,有這麼好的品種,能賣上這個好的價錢,苗木的品相也非常不錯。也有的人會說,你這苗木品質太差,樹形不好,樹冠太小,和進口的沒法比。所以,不同的人,對苗木的價格與品質認同是有著不同標準的。

中國有那麼多的省份和城市,市場無比龐大,放棄一棵樹,可能就會遇見整片森林。因此,苗木中的全方位營銷要優於精準營銷,讓更多人知道、瞭解、喜歡你的產品,比讓一個討厭你產品的人反過來喜歡更重要。當然,如果最終發現討厭的人多,喜歡的少,就該好好反思自己的產品了,是否真的是產品品質或定價出了問題,但如果僅是小部分人討厭,而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的話,那就大可不必過於在意這小部分的“挑剔者”了,又很大可能是他們壓根就不是你的目標客戶,“真正的”目標客戶。

就像流量明星一樣,討厭的人是真討厭,喜歡的人也是真喜歡,要緊的是什麼?不是討好所有人,也不是對抗全世界,而是認真做好自己,然後多去遇見價值觀相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