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問:我們用的厭氧工藝是UASB,沒有升溫裝置,整個工藝沒有汙泥迴流系統,
廢水是通過UASB溢流到好氧池的,而好氧池採用的是生物膜法,現在要進行汙泥培
養,培養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答:UASB 汙泥培養可用其它汙水廠濃縮後的厭氣汙泥移植培養,投加的汙泥量要多,
投加到厭氧反應裝置高度的約 1/3,汙泥層至少 1m 以上。如果沒有厭氧汙泥,也可用
放置後一段時間後的好氧汙泥來移植培養,因為培養初期不必追求嚴格的厭氧,即使移
植的汙泥中有氧會很快耗去,而形成厭氧條件,只是培養時間會長一些。培養過程中 pH
一定要經常測定,控制在 7 左右,還要控制好營養。具體的培養要求可參考相關資料。
172.問:我們處理的是半導體廢水(含氟化物,氨氮,磷酸鹽)。由於原設計考慮不周,
現在改得只有一個好氧池了,沒有厭氧池。好氧池進水氨氮 30mg/L 左右(流量平均
30t/h),加碳酸鈉調整 pH 值和鹼度,pH 值一般在 7.5 左右,24 小時曝氣;在後續沉澱
池底放了一個 5t/h 的汙泥泵,也是 24 小時迴流,由於不好控制,所以迴流的有時是汙
泥有時是汙水,出水氨氮幾乎為 0,連續這樣穩定運行了 2 個月了。還能不能這樣穩定
運行下去?
答:不合理有二方面:一是無除磷功能,厭氧不應該取消;二是迴流汙泥量應該相對穩
定,在池底用泵這樣排不行。從好氧池的反應時間和進水氨氮濃度來看,氨氮去除應該
沒問題。
173.問:本單位採用的是奧貝爾氧化溝工藝,近期在運行上出現問題。設計進水 5 萬
噸/天、COD350 mg/L、BOD150 mg/L、SS220 mg/L、實際進水量每天 5000m3/d,COD300
mg/L,BOD120 mg/L,SS180 mg/L;運行方式是內外溝四臺推進器全開,內外溝溶解
氧控制在 3mg/L(近期化驗室檢測溶解氧與在線儀表數據不一樣,儀表比化驗數據高
3mg/L,運行兩個月化驗才開始。)間歇曝氣,曝氣 5 小時、靜沉 1 小時(推進器全部
關閉),進水 1.5 小時,進水一分鐘開推進器,開始曝氣,由氧化溝內汙泥濃度在 100 mg/L
左右,一臺迴流泵長期迴流汙泥,流量 700m3/h,迴流汙泥濃度在 100 左右,氧化溝內
的汙泥濃度一直不變保持在 200 mg/L 左右,出水 COD140 mg/L 最好是在 100 mg/L 左
右,BOD50 mg/L,SS50 mg/L,二沉池出水混濁。
(1)二沉池汙泥不沉降,整個池面很混濁,
(2)氧化溝汙泥沒有絮凝體,全部是很細小的顆粒。
(3)鏡檢只發現一種微生物,樣子像豆角籽,中間有氣泡,頭部多些。
(4)氧化溝一直存在白色粘性泡沫,
(5)我們處理全部是生活汙水,運行 3 個月汙泥濃度上不來,出水一直不好。
請幫忙分析造成這樣情況的原因。
答:說明汙泥已嚴重老化而解體了,是汙泥負荷太低,曝氣時間過長引起的,培養過程
中汙泥在增長的同時又在自身氧化,汙泥濃度當然不會提高。汙泥要重新培養,但問題
是如果進水量和汙水濃度還不增加,培養好的汙泥又如何養住?你們目前的運行方式是
不行的,溶解氧高不是主要原因,關鍵是曝氣時間的控制。目前情況下內溝不用曝氣,
可作為混合液流至沉澱池的過流區,但推進器不能停。
174.問:對於周邊進水周邊出水的二沉池,其是否已經克服了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二
沉池的缺點呢?我也發現這裡的幅流式二沉池都會出現液麵翻很小的汙泥絮體的現象,
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我認為周邊進水式沉澱池只是減小了進水水能對沉澱的影響和中心混合液短流問
題,並沒有全面改變幅流式沉澱池存在的問題。從理論上講,周邊式沉澱效率應該很高,
但對進水布水要求很高。後一問題原因很多,一言難盡的。
175.問:經常在一些論壇上看到類似這樣的說法:“曝氣過大,DO 過高,細菌發生自
身氧化了,負荷太低,微生物發生自氧化了,導致解絮”云云。
而在 ASM1#,ASM2#,ASM3#模型以及廢水生物處理泰斗 McCarty 都是將微生物
的衰減係數作為常數,用 b 表示,亦即衰減(自身氧化)是按一定的比例 b 隨時都在發
生,進行的。而微生物的生長係數則與基質濃度密切相關,是一變數,當有機負荷較低,
而供氧又充分的情況下,微生物將很快消耗掉水中的 BOD,使生長停止,只有衰減,
結果導致淨增為 0,甚至為負,使生物量不增反降。因此說自身氧化隨時都在發生,而
不是在低負荷,高 DO 下才發生,不知這樣說是否妥當?
答:理論上沒錯,但實際運行中對汙泥老化並不是侷限於這樣的理解,雖然汙泥老化主
要是微生物長時間缺少營養引起的,即營養與微生物量的失衡,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長,
但處理裝置在實際運行中的情況較複雜,汙泥的活性還與運行控制條件、營養比等因素
有關。有的裝置會發生以下情況:當進水 COD 等濃度正常,而碳氮比或碳磷比較低時,
汙泥的活性也會很差,使微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作用受到限制,產生的能量減少;當進
水濃度和營養比等都正常,但由於剩餘汙泥沒按要求排放,加之曝氣時間過長等也會使
汙泥鬆散,活性差,這樣的汙泥習慣上也稱老化。
閱讀更多 當代環保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