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的堅守和傳承——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與蒲州梆子的故事

46年的堅守和傳承——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與蒲州梆子的故事

▲今年7月份,在第23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中,運城市藝校的蒲劇劇目《夜審》榮獲傳承類最佳集體節目獎。

一出《夜奔》創下省紀錄

在2019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市藝校學生吳致明以全國第四名的優異成績榮獲一等獎,實現了我省中職項目近年來在該項賽事中零的突破。省教育廳一位處長直言,多年來他一直希望咱山西的職業院校能拿一個一等獎,沒想到運城藝校把這個夢圓了。

今年15歲的吳致明此次獲獎劇目是《夜奔》。他2015年進校,2017年就拿了全國“小梅花”獎。用指導老師李凱的話說就是“談不上有經驗,但絕對不怯場”。

這次技能大賽要求非常嚴格。李凱說,“小梅花”獎評選只需要你表演一個劇目,而這次大賽既要看你的劇目,還要考察你的唱唸做打和專業知識。劇目佔百分制中的65分,55個參賽者,這一輪就淘汰了27個,競爭非常激烈。吳致明的成績雖然排全國第四,但和第一名只差0.2分,和第三名只差0.07分。

李凱說,孩子最贏人的地方一個是精氣神,另一個是動作乾淨。山東煙臺藝校的一位評委老師評價說,“這孩子真是個好坯子,你看他的嘴型,看他的範兒,看他的韻味,非常好”。

運城市教育局之後在全系統通報表彰了市藝校。通報中的措辭,中肯而鼓舞人心:“近年來,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堅決扛起傳承蒲劇藝術、發展蒲劇事業的歷史擔當,全力傳承優秀蒲劇傳統文化、培養新時代蒲劇接班人,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文化成果。”

一個誕生承載新追求

事實上,市教育局的評價恰恰總結了市藝校多年來的工作和收穫。這個歷程,寫滿了藝校人為蒲劇藝術潑命而為的執著追求。

讓我們把視線拉回到1980年。這一年,蒲劇泰斗王秀蘭創辦了市藝校的前身——運城地區藝術學校,開始為蒲劇培養人才,景雪變、張廣愛、吉有芳等後來的名家都是她的學生。1993年,王秀蘭從藝校校長職位上離休。13年時間,她為弘揚蒲劇藝術、培養蒲劇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002年,國家一級演員、二度梅花獎獲得者景雪變調任市藝校副校長。

當時的教學現狀是,學校沒有戲劇班,蒲劇老師要麼去帶歌舞班的課,要麼乾脆做和教學無關的事情。

“藝校沒有戲劇班哪能行!長期這樣我們的人才就要徹底斷代,蒲劇就會塌方。”景雪變多方徵求專家意見,取得領導支持之後,共識達成:趕快成立青年蒲劇實驗基地。報告打上去以後,很快批了下來,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團應運而生。

其實,早在20多年前,時任校長王秀蘭就有成立蒲劇實驗基地的想法。所以,大家都說這是期盼已久的事情。

剛開始招蒲劇班學生,計劃招25到30人,結果第一年通過篩選一下子進來90個。大家都深有感觸:“證明有人唱戲,有人學戲,就看你辦法對不對。”第二年,學生就上百了,由兩個班擴為3個班。在外面做生意的老師回來了,帶歌舞班的蒲劇老師也開始教老本行了。

老師們當時都是四十來歲,大家都有一種熱情,都想著怎樣把這百十號學生給培養出來,不計得失地付出著。“我們這所學校就是蒲劇的根呀!”這是藝校人的共識。

教學方面,藝校也有自己的一套:學生是什麼樣的料,就選什麼樣的老師。如果他的唱腔好,那就是王萬朝的事;而刀槍靶子這一塊,則非李志民莫屬;全面手,必須是李凱。也正是在這一階段,失傳許久的《夜奔》才得以新生。

一簇梅花芬芳幾千裡

有了蒲劇班,有了專業團,市藝校的老師們就有了想法。

2004年,“小梅花”戲劇定向班正式開始招生。為了這個班,老師們都鉚足了勁兒:加班加點,一對一代課;小院、食堂,甚至地下室,到處都是課堂;有的乾脆把學生帶到自家教,只怕娃唱不好。

2005年8月,中國劇協舉辦的全國小梅花大賽在臨近的臨汾舉辦。

“當時心裡特沒底,因為咱學校從來沒有參加過,而且學生也僅僅學了不到一年時間。”景雪變說,想參加但底氣不足,她就給任跟心打了個電話。

“臨汾離運城這麼近,權當娃鍛鍊哩。”交流中,任跟心的鼓勵給了景雪變力量,本著“叫娃見見世面”的初衷,她帶著3個學生趕到了臨汾,想著去試一試。誰曾想,這一試鬧出了大動靜,3個孩子都拿到了全國金獎,而且楊傑以98.94的高分獲得全國第一名。

時至今日,談起這次參賽經歷,景雪變仍念念不忘任跟心的鼓勵。她也從這次比賽中收穫了許多心得——“外面的劇種我們可以吸收其長處,但是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這樣才能戰勝別人”。景雪變說,王秀蘭老師曾說“蒲劇的底子厚著哩”,不管是劇本,還是五大名演員的戲,還是技巧,都很厲害。

一鳴驚人之後,市藝校基本上年年都拿“小梅花”獎(只有一屆沒有參加),到目前為止已收穫了45朵,形成讓人稱道的“運城藝校小梅花現象”。

一種精神彰顯大情懷

一簇“梅花”綻放的背後,彰顯的是一種精神和情懷。

2018年1月29日,國家大劇院,來自市藝校的兩名學生在這裡參加央視戲曲春晚的錄製。“總書記也在現場觀看,雖然我不在現場,但心一直在喉嚨門兒掛著呢,因為技巧表演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稍有不慎就會出事故。”景雪變說,這次演出非常成功,效果非常好。

萬無一失的表現背後,是學生和老師的辛勤付出。對於學生來講,成功沒有捷徑,必須紮紮實實死練;對於老師來講,他們全天候抓、手把手教,憑著對蒲劇藝術的一種情懷,成就了學生。

訓練的禮堂,大家一鑽進去就是七八個小時,出來的瞬間大白天眼前一抹黑。鐵櫃和牆之間有一道縫,李凱就把小楊傑(復排《夜奔》後的第一位演員)往裡一塞,要求腿和身體呈一條直線,一練就是好長時間。

王萬朝本行是表演,但在音樂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學生在變聲期時,有的音高上不去,就需要改旋律、降調子。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節省教學成本,王萬朝自學成才,弄通了蒲劇音樂,幾十年堅守在教學一線。“就是為了能夠勝任工作,不被時代淘汰。”王萬朝謙虛地說。

“老師們跟著我可把苦受了,本該和家人團聚,我把人家弄到學校排練,十幾年沒有過過安寧日子,每次回想起來,心裡都不是滋味。”景雪變說。

藝校人傳承的不僅有技藝,還有精神。

“小梅花”評選的各項工作歷來都由藝研室負責,王萬朝為此忙活了大半輩子。如今,年輕的孫妮接過了棒子。出差去北京,她半夜趕到太原,第二天一早就往北京趕。“這是我們傳下來的東西,是一種敬業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帶著年輕人往前走,這就是不忘初心。”市藝校黨委書記王志凱說,藝校不但要培養戲曲接班人,還要培養老師,這一茬老師一兩年就都要退休了。讓人欣喜的是,今年有4個“小梅花”回到了母校任教,她們是新的希望。

一波創新催生新動力

守著一簇“梅花”,市藝校並沒有故步自封。走進新時代,這個學校以可貴的創新精神延續著蒲劇的血脈。

為了提升水平,學校會定期請國家京劇院的老師進行規範性教學。

今年59歲的李志民從教幾十年,他感覺到了蒲劇在吸收中發生的變化和提升。比如,咱的花臉比較粗糙,不太講究,借鑑了京劇的東西后,同樣一個動作就有範兒了。再比如,把川劇的變臉絕活加進去,讓蒲劇演員走到臺下與觀眾零距離互動,娃娃們就很喜歡。

借鑑和融合,是創新的靈感和基石。早在31年前,一個秦腔劇團就把二十出頭的景雪變請過去,學習她的《陰陽河》。而川劇這幾年也學習了蒲劇的踩蹺並進行了變化——把椅子換成桌子,而且加了往下翻的動作。武漢漢劇學校的一位校長也直言,他們的好多東西都借鑑了蒲劇。

王志凱說,沒有青年觀眾進場看戲,說明你的創新意識不夠。藝術需要創新,教學更需要創新,是時候去研究如何在守正的基礎上創新、把年輕人拉進來了。

如今,市藝校和青年團、運城學院正聯合排演一出新戲,名字暫定為《更上層樓》。市藝校在這出新戲中塑造王之渙這個人物,意在彰顯“一帶一路”、愛國精神,還有文化自信的宏大主題。從編劇到導演,再到燈光、舞美、音響和服裝,學校這次請的全是八零後。主創人員說,雖然他們經驗少,但創新意識強。

一番舉措孕育新希望

傳承本土文化,培養本土人才。市藝校新班子上任後,圍繞市委書記劉志宏提出的這一指示,推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新舉措。

王志凱說,以演助教,以戲帶功,這是市藝校在教學方面的鮮活實踐。學校通過文藝演出活動反饋教學實踐,用教學實踐拓展文藝演出,在培育、壯大文化產業上走出了新路子。

據介紹,自2018年9月以來,市藝校先後在我市多所學校進行“戲曲進校園”專場文藝演出,把經典的蒲劇和眉戶唱段帶進學校,不少學校隨後成立了“戲曲社團”或“戲曲興趣小組”。同年12月27日,市藝校趙家莊中學教學實踐基地揭牌,這是該校建立的第一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實習實訓問題,達到產教融合、學演結合的目的,而且有助於推廣蒲劇藝術。

經省教育廳批准,市藝校今年新增導遊服務專業,開始為運城市各重點景區培養導遊、編導、演藝等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今年5月12日,市藝校分別與夏縣文旅局、關帝廟景區、新華旅行社等9家單位,就導遊服務訂單培養現場簽約。

為了培養本土人才,市藝校近日又推出了景雪變名師精英班。這個班抓的是精英人才,將按照戲曲教育的規律單獨管理。

原運城市文化局副局長楊福林也有著濃濃的蒲劇情結。他自豪地說:“我們有戲曲傳承的土壤和氛圍,每天早上到南風廣場看一下,總有好幾個團隊堅持每天都唱戲。全市13個縣(市、區)都有劇團,這在全國都很少見。我們有一批熱愛蒲劇、無私奉獻的老師,他們工資不高,也很艱苦。蒲劇傳承,責任重大。人才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注,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在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大背景下,可以讓蒲劇進景區,讓遊客分享它的魅力,這同樣是一種很好的推廣和傳承。”

王志凱說,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了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強戲曲保護和傳承、支持戲曲劇本創作和戲曲演出、改善戲曲生產條件等。相信,隨著這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市藝校在傳承蒲劇藝術、培養蒲劇人才的道路會走得更加穩健。

原文化部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恢復一個傳統劇目比新創作一個劇目價值更高。市藝校校長謝偉說,坐在船上教游泳是不可以的,老師必須下水,必須上臺,既上講臺,又上舞臺。哪一齣戲需要什麼樣的技巧演員,就要有針對性地去培養,然後排演摺子戲,恢復傳統劇目。作為全市唯一的公辦藝術類中專學校,運城藝校將義不容辭地擎起培養本土人才、傳承本土文化這面大旗!

從1973年創建至今,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以下簡稱市藝校)用46年的時間,堅守、傳承,把古老的蒲州梆子帶到了新時代,而且讓它煥發了新光彩。穿越歲月的煙塵,記者瞭解到的,不僅有一籮筐的感人故事,更有一種可貴的藝校精神值得銘記、書寫和流傳。(王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