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在上海的外地人都走了,上海会变得怎么样?

申城房产资讯


不可能的事儿。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上查三代,上海市民大多是从全国各地来的。上海本地城市人,只有原来一个小县城的人口,看过《小刀会》舞剧的人都知道。

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新区成立之后,全国各地人才涌入上海,不少精英已在上海落户成为上海市民。当然,更多的打工者仅仅是到上海挣个打工钱,没挣到大钱就回乡了。但是,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总会有有才能的人到上海施展才能,上海人口不会缺少的。


赵日金141


虽然很多小岗位会一时找不到人有缺口,但是房子会变得房租便宜,环境也会变的卫生。好多外地的没有家乡感情,反正不是自己家,垃圾乱扔,卫生脏乱差,虽然有好的。但是我见到的大部分确实不怎么样。这不是地域攻击。这代估计指望不上了,我们本地人也一样



尿沉东京和纽约


外地人在上海已经13年了。

上海每一个区都去过,也有很多朋友,包括很多上海本地人。

老一代上海人(我所指混的很差的)比较排外,但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海纳百川。

年轻一代上海人整体接触下来都比较随和,普通话是常规的沟通语言。

每年过年,大部分外地人都回去过年,留沪的基本是本地人及部分外地人,上海这座城市显的特别空畅,地铁肯定有座位,开车除了红灯让你停 根本不会停,购物人少也愿意长时间去挑选,觉得瞬时特别舒服,如题所说:如果外地人都走了上海会变成啥样?

1、城市所有基础建设全部停滞,包括马路、高架、地铁、高楼基本停滞不前,就这一样就非常严重。

2、陆家嘴金融领域瞬间崩掉,整个外地人才(当然也包括外国人)全部撤离,就留下上海本地人能支撑吗?

3、政府服务机构无人问津,别忘记了连上海市委书记都是外地人(浙江人)

4、所有上海本地人把持的行业,比如日常出行(出租车 公交车 地铁)还有多少人坐?有个非常印象的例子,10年初七回上海,出租车司机说今天总算赚点前了,过年这几天亏死了。

5、大小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饭店 超市 哪怕公共厕所都会这样。

最后,虽然上海外地人很多 包括我也是。但离家千里来带上海,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今在上海已买房娶妻,早已经融入上海,同时也为整个城市发展贡献自己一点力量。

海纳百川 厚德载物的上海,如同地铁上的零部件一样,虽然很多,但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在拼命的运转,朝更好的目的地前进。


王野是假名


外地人离开会导致上海崩溃。

第一,6万多辆出租车12万司机,应该有十万人会失业;

第二,地铁公交的乘客人数减少,公交公司将出现亏损,必将减少发车车次,有一部份司机将会失业,站点多余工作人员也会被裁员,所以,外地人都离开了,本地人一样难有座位。

第三,没人送快递了,没人送外卖了,你还想网购,还想足不出户点餐?

第四,基建将停滞不前,路坏了没人修了,人少了也不用修新的路。

第五,外地人的孩子不在这边读书,无论公里私立民办都有不少外地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一学校的老师会失业。

第六,消费和GDP直线下降,没有消耗就不需要太多产出,企业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员工,上海会有一半的本地人失业。

第七,马路是清净,而不是干净,清净是指没有人,干净是指有没有人打扫,有几个上海本地人会去扫马路?

第八,房子有价无市,本地人大多有房子,外地人不买,会跌倒三四线城市,甚至卖不出去。

第九,上海会和港一样,年轻人过着苦逼的生活,找不到工作,啃完老之后只能申请救济。

第十,社保储备将很快用完,后续缴保人员和资金跟不上,养老保险会发不出来。

一座城市的发展必须海纳百川,只有那些鼠光之辈才会排外。


百味驿站


对这个问题也可以提出反问:已占上海人口近半的外省市人口,为什么要走?是不是上海找不到工作了?是不是上海赚不了钱了?是不是上海房价特高,难以容身?……;对此,观察过也问过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很多人,其中有一类人,即制造业的普通员工,因为上海一般制造业进行了大规模结构调整,不少搬迁到了外地,那么,长期从事中低端制造,又不愿改行的,确实难以再留在上海。除此外,似乎没多少人讲出理由,愿意离开上海。这里,做过一番调查,即除在上海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岗位上的外地人(这些人大多在上海比较稳定),那么,还有三类群体比较有代表性:

第一类,大街小巷满天飞的快递小哥们。可以说,上海的快递小哥几乎1OO%是外地人。曾问过几位,累不累?很累?想不想离开不干了?大多回答不想,一些人认为这份工作不错,除非家中有特重大事,三五年内或成家前不会离开;又问:你们家乡也有快递岗位,回家做不是更好?小哥回答,这个你不懂,上海人口密度特大,我一车几十个包,跑一二个小区全搞定,效率很高;于是又问:收入也不少吧?小哥们"嘿嘿嘿",再问,他们说了,比工厂打工高多了……。

第二类,上海上千个生活小区旁边菜市里卖菜的人,也可以确定,上海菜场(市)卖菜大叔大嫂,如今又多了很多年青人,至少9O%以上是外地来沪的。因每天早晨买菜,认识了不少卖菜兄弟们,问他们,生意还行吧?回答基本一致,还行;啥时候不干了回老家?其中一些人笑笑答,回去干啥,我们一家子已定居上海了,还有些回答,卖菜很累,起早摸黑,但生意还可以,赚钱可以,没必要回老家;则面问了一些人,告诉说,不要小瞧卖菜的,他们的收入高过大多数上海普通工薪阶层。

第三类,上海小区内或大街上的清洁工。可以说,此行9O%以上是外地人员。也问过不少人,干这又脏又累,是不是不想干了要回家了?回答说,是很累,而且钱也不算多;那么为什么留恋这行?他们回答出乎意料:收入不算多,但额外的钱不少,比如大量快递包可以回收卖了,是外块……;当然,上海扫大街的清洁工也很累,但如今不少己机械化了,其中一些聘为正式合同员工,收入也不差,似乎没回乡的意愿。

回到原题,如果在上海外地人都走了,上海会怎祥?如果真是,上海这一魔都将会变成"脏乱差“都市,这点不用怀疑;但上述简要分析可以说,没有也不存在这个"如果"。


沈启群337


说个题外话,上海人里面穷人也很多,外地也有很多穷人。但你看这两种穷人的想法和做法是不一样的!上海的穷人不会很羡慕富人或者外地的富人,他们只是做他自己份内的事,不强求过分的要求!而外地人的穷人就不一样,他们不是羡慕而是眼红并痛恨这些富人。他们不但没要求自己去奋斗,却用更大的精力在骂娘,在要求那些富人或地区去给予他们的权利,去享用那些本不该属于他们应得的东西和权利!回去就骂娘是他们的本事!玻璃心非常重!一切话和行动他们都很敏感,总认为是对着他们做或说的!所以回归本题,上海人希望好的精英外地人留下,却非常排斥那些玻璃心的人。都走了上海不会瘫痪!上海人有的是拼搏的精髓!只是看到了什么时候!几代人住几个平方的人的精神是一直永存的!


非诚勿扰sxg


这是个无聊的伪命题,我是上海人,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每年、每月、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全国各地无数的人们,上海是开放的、包容的,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上海离不开全国人民,全国人民也喜爱上海,有人愿意留在上海,有人不愿意留在上海,那都是个人的自由,不要人为的分上海人与外省市人,那样会变得心胸狭隘、不成气候。


用户7498900291492


首先我不排外,我也有很多朋友是从外地来上海的,并且我们关系很好。但我只想说几点,不否定很多高新人才为上海的GDP等等做出了很大贡献,感谢你们!不否定很多基层建设者为上海市政建设做出的努力,感谢你们。但是如果上海没有那么多外来人口我们需要那么多地铁吗?或者说我们需要那么频繁的列车班次吗?如果没有那么多外来人口我们城建市政压力会那么大么?其实多不希望上海是一个一线城市,一有风吹草动我的家乡就在舆论的中心,我们就该招黑么?还是每个上海人出生就欠你们钱了?不想来的可以不要来,我们没求你们!已经来的只要不乱来我们赶你们走了?还是欺负你了?拜托入乡随俗,且行且珍惜。


HillNic


外地人全离开了,上海会变得脏乱差,所有的基础工程、环卫、保安、钟点工等,上海本地年青人会去干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会!外地农民工为上海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所有的公路、桥梁、隧道、大厦等全是外地人负出的,我是上海人从不嫌弃外地农民工。当然对那些没暂住证游手好闲违法的应加以严厉法办。总之没有外来农民工对上海的建设,上海不可能成为当今现代化一线城市。上海人应该知足啦!


860R


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看清自己的未来。

上海之所以是上海,就是因为他可以海纳百川,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口,否则现在就是和太仓、嘉善一样,最多和启东差不多,分别扼守长江口两岸。

1843年,上海县城+乡下人不过50万人。正是英国商人发现了上海这块土地的价值,通江达海,建立起租界,才有了上海的超常规发展的基础。

在随后的太平天国、小刀会运动,战乱让上海成了一个避难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奠定了成为工商业城市的人口基础。

1900-1937年,上海更是由100万人暴涨到350万人,现在称作是老上海的人,大多是这些人的后代。1934年那是上海的黄金时代,说的十里洋场讲的就是这个年代。

日本战败后至解放前夕,上海再次人口暴涨至近500万。陈毅市长说过,自己是400万市民的父母官。这里要说的是,刚解放时,现在的外环外面基本都是江苏省行政区。直到1959年,大致形成了现在的上海行政划分。

再一次人口暴涨就是浦东开放后,上海由1990年的1100万人口,变成2500万。

上海每一次的大跨步发展和人口导入息息相关。

所以 这个其实是伪命题,你自己到工厂,学校,商场,机关,对号入座,60%的人都是近50年新来的,一半是近30年新来的。, 准备用哪条标准来划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