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塘养鱼经常发生水霉病,应当怎样才能预防?

大别山鹰


水霉病是池塘养鱼最容易发生的,也是最头疼的。预防是最关键的,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的好,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养鱼3年的经验给大家说下怎么预防池塘水霉病的发生。

一、预防措施。

1.春季及时肥水,保持池塘水的一定肥度。这是因为水霉孢子在过于清瘦的水体繁殖速度和游动更强,更加容易感染。

2.杀灭体表寄生虫;在每年的10月份到11月份使用杀灭体表的寄生虫,不让残存的寄生虫留存下来。

3.加强喂食管理,今早投喂,尽快回复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开春后鱼体的食物差,或者不爱吃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特定的饲料喂食,投食一些具有提高技能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饲料。

预提的抗击应急能力差,体质差的水体可能使用改善水质的药物泼洒,增加鱼的抗应激能力。

一定要注意定期消毒,一旦发现有外伤或者体质衰弱的鱼,要即使的隔离或者放在单独的位置观察和治疗。

治疗主要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初期发现起白毛,或者在水里荡秋千,首先就应该想到是水霉病,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乡村小吉


低温时节经过捕捞的鱼是很容易发生水霉病的,要有效防控水霉病,必须从水霉菌种的特点和发生条件说起,做好预防才是根本。

水霉病的特点

感染体表受伤组织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简称(水霉病或白毛病)是真菌病的一种,该病主要在水温较低的时候发生,在常规池塘养殖中具有传播快,不易根治的特点。

水霉病的症状及危害

感染鱼体表附着水霉菌群,形成填充物覆盖在伤口上,阻碍药物渗透影响伤口愈合,病鱼出现游边不摄食的症状,伴随着零星死亡,严重者出现大面积死亡。

发病原因及规律

水温在22℃以下均能发病,水霉菌在15℃以下生长最为活跃,每年秋冬、 冬春交际期为发病高峰,严重影响我国水产养殖发展造成较高的经济损失。

入冬前加深水位,减少卖鱼次数,拉网尽量规范减少鱼体损伤,做好水质监控,若已发病可使用硫醚沙星+五倍子或水杨酸碘杀灭水体中的水霉菌,后用苯扎溴胺或浓戊二醛+大黄末杀菌修复创口,防重于治,做好预防才是根本。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渔人刘文俊。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留言或评论分享!


渔人刘文俊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体表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俗称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往往看到长“白毛”时,这是已经发病比较严重的鱼体了。

一、发病原因

1、水温低,这是发生水霉病的必然因素,水霉在5~26℃均可生长繁殖,繁殖适温是13~18℃,水温高于25℃后很少发生水霉病。

2、鱼体受伤:这里指的鱼体受伤包括鱼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放苗过程中操作不当受伤、低温冻伤等,鱼体受伤后,水霉菌的游动孢子可乘虚入侵并引发水霉病;对于体表完整、体质较强的个体,一般不发生水霉病。

3、体表寄生虫: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在晚秋气温下降后,未用最后一次杀虫药,致使体表原先残存下来的寄生虫(如锚头鳋、鱼虱等)得以存活,寄生部位存在伤口引发水霉病,这一点大家都很容易忽视,针对这一点我建议各位在每年10—11月份左右使用一次这种维持时间较长的杀虫药杀一次体表寄生虫

(如使用一扫光,可以确保2——3个月无锚头鳋、鱼鳋等,这样对第二年开春后水霉病预防具有很好的作用)。

4、冬春季池水过于清瘦,保温性差,在过于清瘦的水体中,水霉孢子的繁殖速度及游动较肥水水体要强,因此,冬春季过于清瘦、保温性差的水体增加了感染的水霉病的机率。

5、池中有死鱼未及时捞出,增加了水霉菌丝的繁殖速度。由于水霉菌是腐生性的,在死亡鱼的尸体上水霉的繁殖速度特别快,进而感染其它受伤的鱼。

6、鱼体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差,易增加感染的机率。

二、预防措施

我们了解了水霉病发生的原因,那么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水霉呢,对于预防水霉病,常规的放苗前要进行清塘消毒、操作过程中要防止鱼体受伤、加强饲养管理等常规措施我这里不做重点来讲,来讲一讲大家容易忽略的几个预防措施:

1、春季及时肥水、保持池塘一定的肥度(这是因为水霉孢子在过于清瘦的水体的繁殖速度和游动更强,更加容易感染)。

2、杀灭体表寄生虫:在每年的10—11月份使用坤源公司生产的一扫光杀灭体表的寄生虫(锚头鳋、鱼虱等甲壳类寄生虫),不让残存的寄生虫留存下来。

3、加强投喂管理,尽早投喂,尽快恢复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这里可能会有个别朋友问到,开春后鱼体的摄食差,不怎么爱吃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坤源的升级产品水精灵,在投喂料前一至半个小时泼洒,具有明显的诱食作用,同时在饲料添加多维(坤源公司的金多维)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水霉病发生以后如何治疗,坤源公司建议大家采取以下的治疗方案:

鱼体抗应激能力差,体质差的水体可先使用一次水精灵每瓶3亩,增加鱼的抗应激能力,然后再使用治疗药物,具体方案为

第一天:水精灵每瓶用3亩全池泼洒,

第二天:采用硫醚沙星+施其乐(一套用2—3亩)或者急症一泼停+施其乐,一套用3—4亩,病情严重的,可连用2次。

硫醚沙星可以同施其乐(20%戊二醛)合用,也可以同碘制剂合用(渔乐碘、复合碘),它的含量高达50%,采用乳化工艺技术、确保其产品稳定性和杀菌效果,产品本身外观颜色呈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加水稀释后呈乳白色(牛奶一样,一瓶相当于几瓶)。在治疗过程种还要注意底质改良、水质过于清瘦的水体要及时肥水、要尽早投喂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维类产品(金多维等)来尽快恢复鱼的体质。


清风明月皆为乐


问题:农村鱼塘经常发生水霉病,怎么样才能预防?我来帮你解答。


水霉病通常发生在春冬两节,主要因为这个时候整体温度下降,水温在15度以下。这样的温度与环境最适合水霉病菌的生长,所以我们最主要的预防期就是这两个季节。下面我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

1.用麻袋或蛇皮袋装10-20公斤生石灰扎住袋口,放到鱼塘的边角落并用石头压住,石头尽量大点,不能被鱼搞掉就行。要注意放好了就不要去动,如果是大的流动水鱼塘就不能放到水源头,最好的位置是鱼塘的中间的边部。


2.定时半个月或大雨后,或是大每次捉完鱼或清理残渣马上用高锰酸钾消毒,投放量看鱼塘的进水量以及鱼塘面积大小而决定,通常进水量达到10寸或以上排水管的进水量以及100平方以内水面的话平均每平方水面0.5克至0.8克左右;小于10寸以下的进水量的话以水面大小而定,100平方以内0.2-0.3克左右。这是以农村的鱼塘面积普遍为几十平方的为例。




3.在10份到山上砍一段带枝叶的樟树投放在鱼群经常聚集休息的地方,可以起到长期消毒以及预防的作用。因为樟树的树杆枝叶都带有樟木油,这个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杀虫以及对水质消毒的作用,而且简单安全!



4.水霉病的发生一是因水温低,二是因水质过瘦的原因。因为春冬两季温度低的时候,鱼进入生长休眠期,吃食非常少甚至不吃。所以鱼塘里没有鲜鱼粪以及草渣,就起不到鱼粪与草渣发酵产生热量和增肥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人尿泼鱼塘增肥;也可以增加鱼塘的水深度来保温。

5.农村河水流动水方式养鱼的鱼塘一定不要四面或是五面都搞得很光滑,起码要有一两面是粗糙的,塘底也要有一定量的沙石,以便鱼通过游动磨擦来洗掉身上的虫子以及病菌。


总结,以上方法是在农村比较常见简单有效的方法。本人在农村也有十几年的养鱼经验以及见闻,农村小面积鱼塘养殖,不太建议使用市上其它毒性高化学药物,不管是防还是治。这只是我的个人浅见,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我是-凌08,欢迎各位一起互动交流学习。


凌08


【水霉病、烂身病的预防措施】

  1、改善水体环境

  ①加深水位。加深水位有保温作用而且可以减缓由于天气变化而引起的水温突变。

  ②肥水过冬。实践证明,肥水鱼塘的水温比瘦水鱼塘的水温高2℃左右;而且肥水塘的水质更稳定,不容易暴发寄生虫病及水霉病。建议入冬前肥水入冬后少量多次地补肥。

  ③碱化底质。例如,冬季生鱼有钻泥打窝的习性,酸化的底质不利于生鱼栖息在底部,容易诱发水霉病及烂身病。建议定期使用过硫酸氢钾、过氧化钙和过碳酸钠等强氧化性的动保产品改底。

  2、避免伤口感染

  ①不带病入冬。入冬前依据病症使用不同抗生素进行治疗,搭配中草药或护肝药进行保健,避免养殖鱼类由于带病入冬,体表有伤口而导致感染水霉甚至烂身。

  ②杀虫。冬季水温较低,容易暴发寄生虫病。建议入冬前杀虫1-2次,选晴天杀虫,杀虫前后注意开启增氧机,杀虫后应及时使用聚维酮碘等消毒。

  ③杀灭霉菌。可以使用硫醚沙星或碘杀灭霉菌。

  3、增强鱼体免疫

  ①、适当投喂饲料。适当投喂可以延长生长期,提高体质,减少掉膘;饥饿将导致养殖鱼类消化功能退化,影响开口,适当投喂将有效提高开春摄食量。建议一天的最佳投喂时间以下午为宜。

  ②定期拌喂保肝护肠药。定期伴喂保肝护肠药可以增强鱼体免疫,减少感染霉菌的风险。


永恒心


1、春季及时肥水、保持池塘一定的肥度(这是因为水霉孢子在过于清瘦的水体的繁殖速度和游动更强,更加容易感染)。

2、杀灭体表寄生虫:在每年的10—11月份使用坤源公司生产的一扫光杀灭体表的寄生虫(锚头鳋、鱼虱等甲壳类寄生虫),不让残存的寄生虫留存下来。

3、加强投喂管理,尽早投喂,尽快恢复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这里可能会有个别朋友问到,开春后鱼体的摄食差,不怎么爱吃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坤源的升级产品水精灵,在投喂料前一至半个小时泼洒,具有明显的诱食作用,同时在饲料添加多维(坤源公司的金多维)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隆姐LJ


鱼塘水霉病的发生是因为水塘里的水长期没有排泄,时间长了有各种杂物质混合在里面,造成水塘里的水浑浊,行成污水,这样才会产生水霉病。要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给水塘灌入新水源,排出旧水,污水,给水塘常有流水的循环,这样才鱼塘才不会产生水霉病


务农大神


【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平时注意消毒,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放养密度,尽量不用受伤的鱼作为亲鱼。

(2)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克/米3生石灰或20克/米3漂白粉消毒。

(3)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受伤后用可在伤处涂抹10%高锰酸钾水溶液等,受伤严重时则须肌肉或腹腔注射链霉素5万~10万单位/千克鱼,或用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2~3毫克/升。【治疗】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只有在疾病早期进行及早治疗才有一定疗效。应用食盐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400克/米3有一定效果。


天天最新猪价


让水流动起来是最好的方法,这样不需要用到化学药品,控制污染垃圾、定期清理池底消毒,应该不会发霉变质。


老周12345678901


回答悟空:我们在市场上买的养殖鲢鱼特白的所以称自鲢。但是发现白鲢鱼全身长了许红班,又显得鱼红色大多长在鱼的磷片。这就说明了鱼塘破污染了,严重的使鱼变异样奇形。

其主要原因是涮街水流入鱼塘内造成的,农田里的雨水返回鱼塘,使其鱼塘改善环境,汇入鱼塘内多种微生物。

水流不腐,更换塘水。鱼塘的鱼才能健康的成长,才能获得双利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