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機是否也安裝對地攻擊武器?

lx2ld9


那不說的就是炮艇機嗎!

給運輸機加裝武器進行對地攻擊的腦洞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經有人提出來了,這種想法來源於的“側向射擊系統”。系統中機槍、機炮等武器全部安裝在飛機的一側,射擊方向和飛行方向垂直。作戰時飛機環繞目標作圓周飛行,可以讓武器能夠始終對準目標射擊。這樣就可以長時間攻擊同一個目標,解決了普通飛機對地攻擊時間窗口短,打擊運動目標困難的問題。

使用側射武器系統盤旋在目標上空實施攻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陸軍就曾計劃給C47運輸機加裝機槍,依靠其航程遠、載重大的優點來實現長時間持續對地攻擊的意圖。不過,限於時代背景,這些大膽的探索沒有得到軍方的支持,也就沒有了後續的發展。

C47運輸機

越南戰爭催生下的炮艇機

到了越南戰爭時期,地面部隊對空中支援越發變得不滿起來。不僅是因為等待時間長,效率低下,而且美國空軍的對地武器要麼精度不足,要麼威力過剩,持續時間還短。面對短兵相接的地面戰鬥時,空軍的支援毫無作用,反而可能將守軍和游擊隊一起炸飛。因此,研製一種長時間持續飛行,具備精確對地火力支援的新型飛機提上了美國空軍的議事日程。

面對越南叢林中近距離戰鬥,美國空軍的大威力武器很難發揮作用

很快,使用常規機炮進行側射的方案憑藉改裝成本低、技術難度小、研製進度快的優點入選了美國人的計劃,在通過一系列試驗後。美國空軍正式批准這種改裝計劃,並將其命名為“GunShip”,也就是後來我們常說的“炮艇機”。而為了讓炮艇機能夠承受側向射擊時的產生後坐力並能攜帶更多的武器彈藥,美國空軍選擇了運輸機進行改裝。

最早的炮艇機—AC47

最早改裝為炮艇機的是二戰時生產,到越南戰爭時仍在活躍的C47運輸機。

AC47攻擊機的機身內部固定安裝了3挺7.62毫米口徑的6管加特林機槍,槍管全部從左側貨艙伸出到機身外部,單挺機槍的射速高達6000發/分,貨艙內還攜帶有24000發的子彈,可供炮艇機長時間連續作戰。 此外,炮艇機還攜帶有45枚照明彈供其夜間作戰使用。作戰時AC47攻擊機通過自身攜帶的通訊裝置和地面取得聯繫,在確定目標後即在其上空盤旋飛行,飛行員通過左側的瞄準具進行大致的瞄準後即可開火射擊。由於機身上的武器角度無法調整,需要飛行員通過校正飛行方向來調整射擊角度。

安裝在C47機身上的機槍

AC47攻擊機服役後立即以優秀的性能得到了各方的稱讚,尤其是在夜間的支援作戰中,AC47可以憑藉夜色悄然而至,然後發射照明彈突然發起攻擊,以精確猛烈的火力對越南遊擊隊進行致命打擊。在越南戰爭中,AC47攻擊機多次以自身火力擊退游擊隊對美軍據點的進攻,受到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嘉獎。

俄國資料中的AC47

雙尾惡魔—AC119

AC47攻擊機的下一個發展型號就是AC119,AC119攻擊機是美國空軍在C119運輸機上改裝的另一種對地支援攻擊機。這種飛機的外形很有特點,採用雙尾梁佈局,兩臺發動機裝在尾梁前端,短粗的貨艙在兩個尾梁之間,因此得了個“飛行車廂”的外號。

C119運輸機

AC119攻擊機的體積和載重都比AC47還大,適合安裝更大型的武器。改裝為炮艇機後的AC119攻擊機,在機身左側安裝了2門20毫米多管機炮和4挺7.62毫米加特林機槍,彈藥攜帶量也有所提升。為提高夜戰能力還加裝紅外和微光夜視設備,以便於在夜晚搜索目標。由於火力更加強大,AC119攻擊機被賦予了搜尋和攻擊地面車輛的任務。越南戰爭中,美軍的AC119攻擊機主要用來獵殺北越的卡車,阻斷“胡志明小道”的交通。

AC119開火瞬間

空中炮艇—AC130

美軍撤出越南時,將全數的AC119攻擊機留給了南越空軍,只帶走了由C130運輸機改裝的AC130攻擊機。C130運輸機的是一種4發中型戰術運輸機,起飛重量、貨艙空間與有效載荷比C119運輸機更大,可安裝更強大的對地武器和先進的全天候搜索裝置,以及更多的彈藥,同時4發動機的設置使得生存能力也比C119運輸機更強。

AC130攻擊機的改裝比AC119還早,歷經了多次改進。最早的AC130A型安裝了4門20毫米多管機炮,後期則改為了2門20毫米多管機炮+2門40毫米機炮。越南戰爭後期,AC130的武備得到了進一步強化,AC130E使用的武器為2門20毫米多管機炮+1門40毫米機炮+1門105毫米榴彈炮,對地攻擊能力空前強大,不僅可以摧毀車輛,就連坦克也不在話下。為了防備北約的防空導彈,AC130E還加裝了電子干擾吊艙和紅外干擾彈。2017年,更新型的AC130J“幽靈騎士”攻擊機宣佈服役,其常規武器為1門30毫米機炮+1門105毫米榴彈炮,同時可在機翼安裝多種空地導彈和小直徑炸彈,作戰靈活性大大提高。

AC130攻擊機

越南戰爭後,攻擊力強大的AC130逐漸轉為特種作戰使用。AC130攻擊機的飛行時間長達12個小時以上,一次可攜帶超過10噸的彈藥,利用這種大航程和長滯空時間的優點美軍使用AC130攻擊機執行任務的特種部隊提供快速精準的火力支援。在入侵格林納達、海灣戰爭時期,都有AC130攻擊機若隱若現的身影。21世紀後的反恐作戰中,美軍特種部隊也經常依靠AC130的強大火力打擊恐怖分子。

對地攻擊的AC130

其他國家的炮艇機

除了美國的炮艇機外,其他國家也曾把運輸機改裝為對地攻擊機。

意大利給C27J運輸機加裝了1門30毫米機炮,改為了MC27J“禁衛軍”炮艇機,用來配合意大利特種部隊執行作戰任務。

約旦空軍則將空中客車公司的生產CN235運輸機改為了AC235炮艇機,這種飛機機身一側安有1門30毫米機炮,並能改裝“海爾法”空地導彈和火箭彈發射器。

哥倫比亞軍隊就也曾將美國的C47運輸機改裝為對地攻擊機打擊販毒集團。

約旦的AC235炮艇機,機身上安裝了一個短翼專門用來外掛導彈和火箭發射器

炮艇機的未來

炮艇機看似強大,但未來的發展卻不樂觀。

首先炮艇機的作戰環境要求絕對的制空權,既不能有戰鬥機的威脅,也不能有大型低空導彈的存在。如果面對有著完整防空體系的對手,炮艇機將成為脆弱的靶子,因此炮艇機只適合於攻擊是缺乏防空能力的游擊隊或恐怖分子。而現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先進防空武器越來越容易獲得,先進武器的擴散對炮艇機的生存構成了嚴重挑戰。

被胡塞武裝擊落的F15戰鬥機

其次,現代無人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熟練,同時無人機的成本遠低於炮艇機,即使被擊落也不懼怕人員傷亡。雖然在長時間的偵察監視和火力打擊上同炮艇機有一定的差距,但其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全面超過炮艇機僅僅只是時間問題。美國“死神”、中國“彩虹”“翼龍”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大量出口和裝備就是這一明證。

美國“死神”察打一體無人機



水井土城


答案是肯定的,運輸機也可以安裝對地攻擊武器,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所屬的AC-130系列武裝攻擊機了。該系列攻擊機的第一個型號是AC-130A,是在C-130A運輸機的基礎上改裝而來的,總共改裝了18架。在AC-130A之後,美軍又推出了AC-130E,從1969年到1972年共有11架C-130E運輸機被改造成AC-130E。在AC-130E之上,還有一個AC-130H型攻擊機,主要的變化是將發動機從T56A-7更換為T56A-15。

AC-130H的武器主要包括兩門M61A1型20毫米機關炮,射速1800~2500發/分,備彈3000發;一門博福斯40毫米機炮,射速100發/分,備彈256發;一門M102型105毫米榴彈炮,射速為6~10發/分,備彈100發。最初AC-130H的機尾還安裝了一挺MX470機關槍,後來被拆除了。

在1990年前後,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又推出了AC-130U武裝攻擊機,它的主要武器包括一門105毫米M102榴彈炮、一門5管25毫米GAU-12/U加特林機炮(射速1800發/分,備彈3000發,有效射程3.7公里)和一門博福斯(Bofors)40毫米機炮,和AC-130H不同之處是用25毫米機炮替換了原來的20毫米機關炮。

在2010年前後,美國特種作戰司令(SOCOM)增加了武裝攻擊機的實力,在MC-130W特種作戰運輸機的基礎上推出了一款MC-130W武裝攻擊機,使用的仍是C-130H運輸機的機身。後來這款特種作戰飛機改名為AC-130W,作為AC-130U的補充。和之前的AC-130H及AC-130U不同,AC-130W飛機安裝的 Stinger II精確打擊套件主要是一門30毫米Mk44機炮,其發射管能夠部署10枚GBU-44/B“毒蛇打擊”炸彈或“格里芬”小型空地彈藥,機翼下方可掛載GBU-39小直徑炸彈(SDB)。後來AC-130W又加裝了105毫米榴彈炮。

在發展AC-130W的同時,美軍又研製了更先進、火力更強的AC-130J攻擊機,被稱為美國空軍特種作戰部隊擁有的“最強空中炮艇”。AC-130J安裝了模塊化精確打擊套件(PSP),主要武器包括一門30毫米ATK GAU-23/A自動機炮和一門105毫米M102榴彈炮,還可以在機翼安裝精確制導彈藥(SOPGM),包括GBU-39炸彈和AGM-176“格里芬”導彈,或者AGM-114“地獄火”導彈、GBU-44/B制導炸彈和GBU-53/B小直徑炸彈等。

為運輸機加裝對地攻擊武器,主要優點是可以在較低的飛行高度,在較慢的飛行速度下,可以長時間的飛行和盤旋,為地面部隊提供精準的火力支援。相比武裝直升機,AC-130攻擊機搭載的武器火力更強,滯空時間更長,航程更遠,生存能力更強。比如現役的AC-130攻擊機均配備了防禦系統,包括電子對抗系統和投放系統,可以散發箔條或者曳光彈,以應對防空導彈的襲擊。不過,運輸機的速度較慢,所以以此為基礎改造的攻擊機,基本上只能在清除了地面防空系統之後才會投入使用,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夜間執行任務。


老豆說軍武


運輸機裝上武器實施對地打擊,歷史上還真有先例,可能適合當時的時代,地面部隊的對空火力並不強,且地面部隊還得不但躲避己方軍隊的打擊,制空權在己方掌控的背景下,運輸機安裝多聯管機槍、航空機關炮,甚至將地面的105毫米榴彈炮搬上運輸機,這些都無所謂了,改造方怎麼高興就怎麼來。

現在,運輸機安裝對地攻擊武器,簡直就是找死的節奏,撇開空軍戰機參戰,正規部隊的自行高炮,以及自行野戰防空導彈,分分鐘能將武裝運輸機打下來。

即便游擊隊和抵抗組織的手持單兵防空導彈,也能將武裝運輸機給捅下來,那損失就大了,一枚單兵防空導彈的價格,與一架經過改造的武裝運輸機,其價格孰高孰低,讀者都是門清的。

AC-130空中炮艇,是在C-130螺旋槳運輸機的基礎上改造提升而來,先是將7.62毫米多管機槍和20毫米多管機關炮搬上運輸機,但老美還嫌對地打擊火力不夠足,就又將1門陸軍的105毫米榴彈炮搬上機,彈片爆炸的殺傷半徑達到38米,這回老美就滿意了。

在取得制空權的前提下,AC-130空中炮艇用來對缺乏對空火力的游擊隊和抵抗組織,那是灑灑水的事,非常容易搞定,巴拿馬、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其打擊的對象軍力都並不強大。

但AC-130空中炮艇也有被地面炮火擊中的紀錄,歷次戰爭行動中已有8架飛機被擊中,其中6架是在越戰時,另外2架分別在科威特和索馬里的戰爭中,如果交戰國的軍隊稍微強大點,AC-130空中炮艇損失就大了。

畢竟這只是一架螺旋槳飛機,即便裝上榴彈炮、機關炮和機關槍,仍然還是一架運輸機,空中目標大,飛行速度低的先天不足,始終無法克服。

因此,從美軍實戰經驗來看,在取得制空權條件下,即便是打游擊隊和抵抗組織,武裝運輸機也不是絕對安全的,說不定地面突然就給其來一發單兵防空導彈,真的就非常考驗武裝運輸機的生存了。

僅從實戰來評估,運輸機安裝對地攻擊武裝,其作戰效果並不好,萬一被戰機或地面火力打下來,那損失可就大了,AC-130系列的武裝運輸機價格不菲,單價在5000-8000萬美元區間,與真正的戰鬥機價格有得一拼。

綜上,運輸機,還是幹好運輸機的本職工作,當然,改造成空中預警機、加油機等特種型號的飛機,還是可以的;裝上榴彈炮、機關炮和機關槍,充當對地打擊火力,則不是最好的選擇,否則,要武裝直升機和戰鬥轟炸機幹什麼。


國平軍史


美國的所謂炮艇機,就是用運輸機加裝了一大堆的機槍還有炮,特別是把105榴彈炮都給搬上去了。
把運輸機改裝成專業的炮艇機,恐怕就是這一種AC-130了,現在美國也在研製下一代的炮艇機作為替代產品。


運輸軍尤其是軍用運輸機進行對地攻擊其實是一種傳統的做法,在飛機剛剛問世的時候,運輸機和轟炸機很多時候就是一種飛機的兩種型號,就算做運輸機的有的時候也會加上炸彈架,實在不行了就去丟炸彈,同樣轟炸機有的時候也是要幹運輸的活,比如拉人什麼的,象二戰時期丘吉爾去蘇聯,莫洛托夫去英國都是坐著轟炸機去的,而且當時英國人和蘇聯人投傘兵,很多都是用轟炸機投下去的。
容克大嬸就可以在機翼下邊加裝炸彈架,實在不行了,就去當轟炸機使。


最早蘇聯傘兵就是從轟炸機上跳傘的,英國人也這麼搞。沒辦法,運輸機不夠就用轟炸機湊數。

而到了二戰以後,這種兼職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尤其是在掌握絕對制空權的一方,經常是讓運輸機去丟炸彈什麼的,特別是一些巨型炸彈,比如炸彈他爸,他媽什麼的,那種玩意除了運輸機其他飛機還真的沒法投。

像這種巨型的空氣燃燒彈,不是運輸機還真的沒有辦法投,那東西個太大,一般的飛機都帶不了,只能用運輸機去丟,丟炸彈的方式和空投物資一樣。

炮艇機的火力支援對於特種部隊一類的小股部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運輸機上加裝機槍大炮什麼的,這個就是美國人在越南總結出來的經驗了,由於美國人是掌握了絕對制空權,不用擔心越方的空軍,所以就把運輸機這種體型大,滯空時間長的飛機上邊加裝武器,專門用來支援地面小股部隊作戰,支援最多的是特種部隊,特別是特種部隊撤離的時候,經常是被人家追著屁股打,這個時候來一架炮艇機,對著追兵一通猛轟,能夠阻止追兵繼續追趕特種部隊,這個已經是美軍的一種固定作戰模式了。一般特種部隊一出動,天上都會有一架炮艇機在候著,萬一特種部隊撤不下來了,馬上就會提供火力支援,掩護特種部隊撤退。

當然這種做法就是一種非主流的特種作戰手段,在大國之間的戰爭中,就算對方沒有空軍,但是地面的防空導彈也是能夠分分鐘要你炮艇機的命。


有痰


運輸機當然可以安裝對地攻擊武器,固定翼運輸機安裝了大量對地攻擊武器就成了“炮艇機”,可以在敵方防空能力薄弱的環境下持續攻擊各種軟目標,在低烈度戰場上發揮重大作用。而運輸直升機也有很多安裝對地攻擊武器,直接為投送的機降兵力提供火力支援。

這兩種類型的機型都很多,C-47,C-130都曾變身過成為“炮艇機”,目前AC-130仍在在役,火力驚人。最新的改型AC-130U安裝有1門GAU-12型五管25毫米轉膛機炮,1門側向的40毫米“博福斯”炮,每分鐘射速為200發,1門M102型105毫米榴彈炮和最新型的目標探測火控系統。能夠為地面兵力提供熾烈和持久的火力支援。不過畢竟這種運輸機的飛行性能還是比較笨重,無法在沒有制空權的環境下生存,所以只有美國這種具有世界最強大空中力量的國家才裝備這種飛機。當然,AC-130基本不再擔負運輸任務,其機艙內早已被各種火炮和彈藥堆滿,沒有空間裝載貨物了。

一些小國在輕型運輸機上裝備過火箭,機槍吊艙等支援武器作為反游擊戰飛機使用,順道運點東西,這種就屬於玩票性質,沒有型號編號,只是應對戰場的臨時改裝。

運輸直升機按照對地攻擊武器的就更多了,在美國陸軍中擔任機降主力的運輸直升機UH-60在側面就裝備有兩挺機槍,有些是M2機槍,有些則是加特林機槍,火力更加強大。在多年的機降作戰得出的經驗中,側門機槍的作用非常之大,能夠比護航的武裝直升機提供更直接的火力掩護。在越戰中就有UH-1按照機槍和火箭巢,現在的黑鷹,支奴幹都可以這樣做。

目前開始大量裝備美軍的V-22魚鷹就因為無法安裝對地攻擊武器而被軍方詬病,雖然魚鷹提供了比直升機更遠的航程、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載重量,但因為其結構關係,既無法在主翼下安裝向前射擊的機槍吊艙或火箭巢,也沒有側門來安裝側向機槍,對機降兵力的掩護能力非常之差。而一般的武直又無法跟上魚鷹的速度或航程,這就造成一些機型搭配上的問題。據聞製造商為魚鷹開發過一種裝在機身腹部的全向遙控炮塔,但看來效果並不好,沒有實際使用。


航空君


可以裝,但是除了少數專職火力支援機以外,一般不安裝。

比較常見的運輸機裝對地攻擊武器,就是美軍的AC系列火力支援機了。

早期的AC47就是在C47運輸機上裝了三挺M134,用來提供一定的對地支援火力。

然後又有了全身六門火神炮/機槍的AC119

嚐到甜頭之後,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AC130

雖然勞資飛得慢,雖然勞資沒導彈,但是勞資能怒懟變形金剛,就問你怕不怕?【手動狗頭】

不過,以上基本都是專職對地火力支援機,也就是俗稱的炮艇機。在對付沒有制空能力的小朋友時,那真是“天降正義”一樣的存在,摁在地上反覆摩擦。但是隻要對手稍微有點能力,反過來被摩擦的就是他們了。

那麼,回過頭來再看看,普通運輸機會不會掛武器呢?

答案也是肯定的。

比如老毛子,在安27運輸機上安裝了一門雙聯裝23毫米航炮,以驗證提供對地火力的能力,不過只改裝了一架。

而去年一則新聞報道上,毛子動用了更大一點的伊爾76,在尾部安裝了2門雙聯裝23毫米航炮,用以壓制地面目標,還在機翼下方裝了4枚500kg炸彈。

雖然有報道稱這個更有可能是當做轟炸機的教練機來使用,但是說明關鍵時候想裝也是可以的。

而我國也把部分運七作為轟炸教練機使用。

所以,不管怎麼說,運輸機掛載對地攻擊武器還是可行的,但是基本不這麼做。

原因也很簡單,一來武器系統本身及彈藥會佔用運輸機的有效載荷,降低運載能力;二來沒有精確的觀瞄設備,對地攻擊頂多也就是起到嚇唬作用,更不用說運輸機本身的體型和機動性,你真想來個俯衝掃射打幾枚火箭彈?別說地面上有一百種辦法捅你下來,就是機上那些貨物(如果兵哥哥也算貨物的話……)也不答應啊!


深藍防務


當然可以裝,但得看需求,現在的AC130就是C130改出來的炮艇,早先在越南的時候,美國人也在C47運輸機一側按了三挺M134加特林,用以盤旋滯空時對地提供長時間的火力支援

這種不務正業的運輸機在有制空權的時候還挺好使的,但真的在幹本職工作的時候不會帶武器,畢竟多個武器就導致少一分拉貨能力,咱也不能本末倒置。


但直升機,或者說是運輸直升機往往還是會裝載機槍或者火箭巢之類的對地攻擊裝備的。畢竟直升機不需要機場降落,拉裝備或者拉人(或者是救人)時往往更靠近前線。

這時候不確定因素就挺多了,所以需要一些對地武器來應對突發情況


瘋狗的輕武


那肯定有,不過對地面攻擊火力不會太強,它的主要任務是運輸,對地攻擊是自衛性的,

相比地面而言,空中的威脅較大,對空火力要比對地火力強大,射程不會太遠,畢競是自衛的。

隨著飛機制造技術的提高,運輸機的載重量會越來越高,速度會越來越快,其對空和對地攻擊能力會越來越強。


郭成軍


目前只有美國用C130大力神運輸機改裝炮艇機,安裝三門火炮,105mm火炮一門,40mm火炮一門,轉管炮一門。具備夜間攻擊能力,在絕對制空權時,對地壓制火力強,可盤旋飛行連續攻擊內側目標。


lRlS爺爺


運輸機一般情況下不安裝武器,但是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改裝。比如美國的AC130,就是用C130運輸機改裝的對地攻擊支援飛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