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和她见面,打完仗后结婚,儿女双全时分离22年,归来已剩送别

“同生死,共患难,以沫相濡,天若有情天亦老;三载隔幽冥,绝音问,愁肠寸断,相思始觉海非深”

,这是饶平如在《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的扉页写的话,字字诉尽对妻子毛美棠的爱恋,只可惜一切的深爱都只能化作纸上的回忆,妻子早已仙逝,他唯有在字里行间回忆曾经的过往,再寻找曾经的温存。

“韶华易逝君已老,笑叹红尘一场空。”历经沧桑后的饶平如已两鬓斑白,回忆起与毛美棠之间的真挚的爱情还要从儿时说起。

11岁和她见面,打完仗后结婚,儿女双全时分离22年,归来已剩送别

饶平如和毛美棠的初次相遇很稀松平常,出身世家的饶平如那时只有11岁,他的爷爷是清朝时期的三品大员,即便是清朝覆灭,家境殷实的饶家到了饶父这辈依旧保持着辉煌,在如此环境之下成长的饶平如见多识广。毛美棠的家境也很好,毛家和饶家是世交,这段缘分延续到了饶平如和毛美棠的身上。

普通的一天,11岁的饶平如见到了8岁的毛美棠,这对于饶平如和毛美棠来说极不普通。饶父带饶平如去毛家做客,两个孩子就在父母的交谈之下拉起手玩耍了起来。8岁的毛美棠给饶平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毛美棠热情的拿出自己的玩具与饶平如一同分享。“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大概就是这样。

转眼之间饶平如长大了,成人后的他正值青春年华却遭遇着抗日战争,面临着国破山河的情景,他深知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有这份保家卫国的担当。他成功考取了黄埔军校,成为了军校的一员,未来要走上战场为国奉献。在黄埔军校的每一天都想着如何血刃外敌,毕业后的他如愿踏上战场,他表现出一股子冲劲,没日没夜的在战场上卖命。

11岁和她见面,打完仗后结婚,儿女双全时分离22年,归来已剩送别

他的满腔热血都贡献给了国家,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于饶平如的父亲而言,饶平如可以成为国家的英雄,但他还是自己心爱的儿子,饶父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就不明不白地成为战场上的孤魂野鬼,一份家书把饶平如召回来了。待饶平如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娶妻生子,企图用家庭把饶平如拴在身边。

饶平如拗不过父亲回到家里见到了自己的相亲对象,他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个二十岁的女子,是儿时的青梅竹马毛美棠。也许是第一次见面就把这场金玉良缘定下来,再见彼此就是佳偶天成。饶平如认定这就是自己今生携手之人,于是把母亲留给儿媳妇的戒指戴到了毛美棠的手上,两人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了夫妻。

婚后二人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即便是过了两三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两人的感情却浓如甜蜜。之后饶平如找到了在上海医院的工作,酬金丰厚,一家人总算稳定了。毛美棠也为这个小家添了一男一女,福气围绕着这个家庭。毛美棠过上了富太太的生活,每日就是好好照顾着儿女,等待着劳累一天归来的饶平如。

11岁和她见面,打完仗后结婚,儿女双全时分离22年,归来已剩送别

福分到了1958年戛然而止了,饶平如因为身份问题被组织拉去安徽劳改。风声鹤唳的环境之下众人纷纷劝说毛美棠为了自己,为了儿女必须和饶平如划清界限,但毛美棠却坚定的相信自己的丈夫,相信这个和自己相处多年的枕边人。她的坚定与信任支撑着绝境之中的饶平如,殊不知这一别就是22年毛美棠的坚定与信任就这样维持了22年。

在这漫长的22年间,夫妻二人天各一方,饶平如多希望可以翻越三座山,过五条河,去牵妻子的手。但这一切都是空谈,两人只能靠着书信往来诉说着深情。这一千多份书信支撑着饶平如度过了人生中黑暗的时光,也支撑着毛美棠抵御生活的坎坷。失去丈夫的毛美棠,只有靠自己来维持家里的生计,从以前的阔太太变成了工地上的苦力工。

巨大的身份落差没有阻碍毛美棠,她愿意做这一切,只要是能够维持住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小家。她来到上海博物馆的工地上做搬水泥的苦力,挣得的辛苦钱用来养育孩子,还要攒钱买鱼肝油寄给身体亏损的饶平如。

11岁和她见面,打完仗后结婚,儿女双全时分离22年,归来已剩送别

这样苦难的日子总算在1979年结束了,饶平如得到了平反如愿回到了毛美棠的身边,22年未见,年近六十的两人早已变了摸样,皱纹布满脸上,银丝生在鬓边。毛美棠感谢着上天再一次让两人相遇,更加珍惜以后的生活。

可是这样苦尽甘来的日子只到了1992年。年老的毛美棠患上严重的糖尿病和肾衰竭,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饶平如担忧妻子的身体,天各一方的痛苦他不愿再次尝试,当幸福失去后再次得到的绕平如知道何为珍惜。

他放弃所有的工作和自我的时间,选择全新全意照顾着妻子,跟着护士学习如何照顾糖尿病患者。只要是毛美棠提及爱吃的东西,饶平如都愿意不顾身体的年迈远行很久买给妻子。即便是饶平如日复一日精心的照顾,也未曾让死神动容。在两人60周年结婚纪念日还差5个月时候,毛美棠与世长辞。

11岁和她见面,打完仗后结婚,儿女双全时分离22年,归来已剩送别

痛失爱妻的饶平如仿佛被人抽了筋骨,每日都要去上海博物馆的周边走上一圈,因为这里的砖瓦水泥都是妻子亲自提来的。他知道自己年岁上涨,曾经美好的回忆终究会随着年纪的上涨而淡忘,他选择用笔记录着他与妻子之间六十年的爱情,在八十多岁的高龄学习绘画,用绘画记录着两人的爱情,《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就这样诞生了。

“自此不谈缘分事,往后只听风雨声。”独坐窗前的饶平如看着万家灯火,回忆起与毛美棠的爱情,他和毛美棠的一生同行、同甘、同苦亦同乐。原来人世间的种种情愫,花开花落、沧海桑田,是一场美梦。这段爱情是他一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当记忆慢慢断裂,肉体逐渐枯萎,记忆是永恒不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