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

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

近年來,北五味子銷售價格好,農民種植熱情很高,但原來北五味子多為野生,為發展北五味子生產,2006、2007年開始研究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並取得成功,目前全市種植面積達3萬畝。

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

一、園地的選擇

無論是育苗田還是栽培田都應選擇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沙壤土和壤土且土層厚而溼潤較為理想,最好有比較方便的灌溉條件。在種植園的四周應栽種比較高大的樹木作為防風林。同時還可以減少光照強度。

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

二、整地和施肥

育苗田以畦作為好。畦高為15~30cm,畦寬1.2m,長短可以根據地勢情況確定。畦田施入腐熟廄肥5~l0kg/m2,與床土充分攪拌均勻,再整細耙平。

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

三、播種繁殖

(一)種子的選擇

北五味子種子應在當年秋季收穫期間進行穗選。要選果粒大,色澤紅透,大小均勻的果穗留作種用,採收回來的果穗應及時進行處理。

(二)種子處理

五味子的種子有較長的休眠期,因此要進行種子處理。將北五味子果實在溫水(40~45℃)中浸泡72h,搓去果肉,選出種子。五味子的秕粒較多,出種率在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時,將浮在水面的秕粒去掉,搓掉果肉後的種子再用清水浸泡5~7d,使種子充分吸收水分,每隔2d換水1次。把浸泡好的種子撈出控幹,與2~3倍的溼沙混勻,放在室外事先準備好的深0.8m的坑中,上面覆蓋10~15cm的細土,再蓋上乾草,進行低溫處理。到第二年5~6月份種子裂口即可進行播種。在冬季貯藏時要注意避免被水浸泡,使種子腐爛。如果層積時地槽溫度較高,達8~12℃,70~90d即可播種。也可將種子與沙子混勻後裝入木箱等容器內放入菜窖裡進行層積,低溫溼沙層積處理五味子種子,種胚短時間內可完成形態後熟,層積中後期通過低溫層積處理降低種子的內源抑制物質活性,促進種子萌發。

另一種方法是在室內進行種子處理。方法是在第二年的2~3月份,將貯藏在室外的種子取回,拌上溼沙裝入木箱中進行沙藏處理,室內的溫度應保持在5~15℃。待到播種時,即可使用。

第三種方法是用1%硫酸銅水溶液浸種24h後,再進行層積處理,可以使層積時間縮短3個月左右。

(三)播種時間和方法

可以於5月上旬至6月上旬進行播種,在整好的苗床上進行條播,行距為l0cm,覆土厚度為1.5~3cm。每平方米播種量為30g左右。

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

四、苗田管理

播種後應在苗田上搭設1~1.5m高的遮陰棚,上面可以用草簾或玉米稈或遮陽網鋪遮。要注意進行適當的灌溉,使土壤溼度保持在30%~40%。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撤去陰棚。要及時進行除草。到第二年初即可以進行。

(一)移栽

移栽應在北五味子的幼苗尚未萌動時進行,時間在不同地區有所不同。一般在土壤化凍後,土溫保持在5℃時即可進行,時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前在選好的地塊按行距2m,挖深50~70cm,寬80cm的栽植溝。挖土時表土和心土分放兩側,挖好後先放一層表土,然後分層施入腐熟或半腐熟的有機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5m3作基肥,踩實回填後把全園平整好,栽植溝回填後形成高於地面l0cm的栽植帶。然後埋柱架線,架柱高2.6m,60cm埋入地下,地上部分高2m,柱與柱之間拉3道架線(用8號鐵線,從地表20cm始),間距60cm,埋柱位置位於定植帶中央偏左或偏右l0cm。光照強度對五味子產量影響較大,故平地移栽帶要成南北走向,坡地根據地形而定。移栽株行距為1m×2m,坡地為0.8m×l.5m。栽種時,應按照栽種樹木的方法:“挖大坑、栽當中、土要平、踩實成、澆足水、四周不透風”一般栽15~20d左右即可證明是否成活,如有缺苗現象要及時進行補栽。在栽培之前可以把北五味子苗在清水中浸泡24h,在栽培前還可以把根部浸在吸水劑中,這樣可以促進根的生長。

(二)灌溉

五味子喜水喜肥,生長期間需要有較多的水分和養料。因此栽植成活後,要根據具體情況適時進行灌溉。在結凍前應灌1次封凍水,以利越冬。

(三)追肥

五味子在孕蕾期和開花期,需要較高的養分,因此每年應適當追肥。每年可追肥2次,第一次在五味子展葉前進行,第二次在開花後進行。每次每株可追施腐熟農家肥5~l0kg。追肥方法為:在距根部30~50cm處,開15~20cm的環行溝,施入肥料後覆土。開溝時注意不要傷害五味子的根系。

(四)搭架

北五味子是木質藤本植物,因此需要搭架,以利於生長。有條件的可以用水泥樁作立柱。在立柱上部再用木杆或8號鐵線拉成橫線。水泥柱可以直接作為五味子的支柱,支柱直徑應在10~20cm,高為2.5~3m。

(五)除草和鬆土

北五味子在生長期間要及時進行除草和鬆土,注意鬆土時,要避免傷害根系(可以仿照果樹的除草和鬆土方法進行)。

(六)培土

入冬後要在五味子根部培土,以確保護安全越冬。一年生的北五味子應把枝蔓用土埋好,埋土厚度為40~60cm,寬為1~1.2m(具體方法可以參考葡萄的越冬埋蔓方法)。

(七)修剪

五味子的整形以多枝蔓形式為好。在苗木定植後,要留4~5個飽滿的芽,其餘的一律去掉。新梢每年的生長量為50~100cm。主蔓的數量以2~4條為宜。在架上應成扇形分佈,蔓距15~20cm,各枝主蔓上每20~30cm培養一個固定的結果母枝。為了防止結果枝逐年上移,結果枝應及時修剪。在栽培生長3~4年以後,基生枝會大量萌發,尤其是在6~7月份,基生枝生長迅速,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因此必須進行修剪。

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術

修剪分為春剪、夏剪、秋剪三種。春剪一般在枝條的芽尚未萌發時進行。修剪的原則是去掉過密的結果枝,以利於結實,同時要剪掉枯死的枝條。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進行。夏季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剪掉基生枝、空膛枝、重疊枝、有病蟲的枝條。同時也要剪掉過密的當年生枝。夏剪進行得好,秋季可以不進行修剪。秋剪在落葉後進行,主要是修剪夏剪後多餘的基生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