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甲兩支球隊最後主動放棄衝超,據說因為怕花錢,那麼中超比中甲在哪些方面花費多?

漂亮傻妞


2019賽季中甲聯賽結束了,每支球隊的最終命運也基本揭曉,衝超和降級隊伍已經產生,保級附加賽也很快開打。但是對於長春亞泰和貴州恆豐未能實現衝超,都被坊間戲言為缺錢,所以主動放棄了。那為什麼要放棄呢?中超到底需要比中甲付出多少成本呢?

<strong>

貴州恆豐曾經投入近20億也未能立足中超,上賽季不幸提前兩輪降級中甲聯賽。由此可見想要玩轉中超,每年的投入得有多高的成本,這真不是一般中小企業能夠承擔。

一、球隊要立足中超,必須升級陣容實力,無論內外援都需要加大投入引援。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超聯賽球隊的實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主要也就是外援實力的提高。現在中超球隊外援都基本是比較有名的球星,胡爾克、奧斯卡、保利尼奧、卡拉斯科、哈姆西克、佩萊、拉維奇等等,這些球星以前都只是在電視上看得到,近幾年都來到中超賽場了。

雖然現在有“四大帽”政策,像這種大手筆的投入有所減緩,但對於中甲球隊來說,中超水平可不是中甲外援能玩得轉啦,必須升級。一出一進,這就需要不少投入。衝超成功的青島青海和石家莊永昌,如果繼續保留目前的外援陣容,那基本可以預定明年中超聯賽的降級名額。

除了外援需要升級以外,那國內本土球員也勢必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最起碼要有具備相當實力和中超經驗的球員,否則以中甲水平來應付中超,那是很難行得通的。即使是武漢卓爾這樣的黑馬球隊,也同樣從其它中超球隊引援補強。

所以,中甲球隊衝超後,對於球隊陣容實力的升級,這就需要付出不少成本。

二、球隊軟硬件設施也必須有提高,後勤保障這塊更是不容忽視。

雖然很多中甲球隊的軟硬件都算比較不錯,但與中超準入標準難免還有差距。球場規模和設施設備、保障力度等等方面,中超都比中甲聯賽要求更高。

如果球隊沒有達到中超準入標準,那就必須進行相應的整改,這筆開支雖然不大,但也是必須算在成本內。特別是後勤保障這塊,就以球場的安保方面來說,這都是筆不小的開支。

三、足協對俱樂部要求也越來越高,准入標準逐年提升。

《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准入規程》,在女足隊伍建設、俱樂部青訓、商務開發等等方面都有相關條款規定。例如女足隊伍建設,2020年就被列入強制性標準了。

對於俱樂部青訓工作的要求也有差異,中超報名大名單中必須至少有2名本俱樂部青訓培養的U21球員,並逐年增加,而中甲只需要1名U21球員。

雖然這些方面很多球隊都可以做到,中超和中甲的差別也不是特別大,關鍵是這些規定是逐年提升,未來的要求也會更高。到時中超和中甲的差異化就很明顯了。

隨著比賽的深入,除了必須的開支以外,那為確保球隊留在中超賽場,還有隱性的成本。內外援的更換和調整,甚至球隊換帥,這都需要不少資金的投入,除非球隊擺爛,中超一年遊。

總的來說,中超進入金元足球時代以來,這投入成本就高出不少,甚至中甲聯賽也是水漲船高。即使中國足協也意識到這些問題,並做出挽救措施,但球隊需要立足和生存,關鍵還在於俱樂部要有相當的經營收入,否則基本都是虧損。


常夢長樂


中甲聯賽最後一輪最具戲劇化的一幕是永昌取得進球后大多數球員卻在垂頭喪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諸多現實問題密不可分,球隊不願意衝超也與其不無關係。


首先,衝超之後球隊會進行一波大規模的人員清洗包括內外援在內。中超和中甲的水平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升入中超球隊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以便取得理想的成績,永昌現在的三名外援在中甲雖是遊刃有餘但中超的節奏和對抗強度未必可以適應,大概率永昌會繼進行外援升級,包括一部分內援也會出現在清洗名單當中。


人員升級的背後必然會是大手筆的投入,推測三外援中或許只有穆裡奇可以留下,另外球隊會引進並非中前場內援補強自己的短板,球員的轉會費不會是小數字,儘管出臺了引援費用相關規定,但各支球隊考慮的現實問題還是不得不去引進高質量球員,哪怕是復出更多的代價。

其次,隨著球隊成績的波動投入將會是一個無底洞。以本賽季申花和佳兆業為例,由於在半程結束時保級形勢堪憂球隊更換了一眾內外援並且重新聘用了主教練,近幾個賽季升班馬日子總體不太好過,賽季初期和中期都有可能加大投資力度,最為糟糕的是即便如此球隊還是有可能一輪遊,這也是大多數升班馬最不願意接受的。


中超足球說


中甲兩支球隊最後主動放棄衝超的舉動,令人費解,也更令人同情,揭示中國足球走向職業化和市場化的另一面,說明中國足球水平提升難以滿足市場運營,像恆大和上港全國能有幾個,有的甚至門面而以,全國有中超和中甲,可能還有中乙,一旦中甲前二名就中超了,他的巨大資金投入和市場運營,一般的俱樂部難以唯生,更難以生存,這就是中國足球市場化真實寫照擺了,理解和同情永昌球員的處境。


福明166467022


中甲球隊不願意衝超不是今年的事了,早就這樣了,一邊是俱樂部不願意,一邊是核心球員不願意。

一、俱樂部方面。

1、人工成本倍數增加。中甲的競爭遠不如中超,衝超後教練需要更換、外援和內援需要更換,無論是轉會費,以致球員的工資、獎金都不可同日而語,一般的俱樂部難以承受10位數體量的增加。

2、設施的改善費用。球場及球員配套設施地改善費用也不是小數,畢竟要符合亞足聯和足協的硬件要求。

3、宣傳及公關等費用也會相應增加。這個就不多說了了。

二、球員方面。

俱樂部如果引進內外援必定影響現在核心球員的個人利益,所以,他們一定早就算計好了能得多少分的。


老衲虛空


這個問題說的很好,縱觀全球的競技體育項目都很燒錢的,美國NBA同樣很燒錢,球隊也是提供很多的資金保證訓練,同時調整經營的方式,增加收入。中甲也不例外,中超也是一樣!足球⚽️這樣的多人大強度對抗的更是,還是好好訓練,拿到好成績就可以為俱樂部老闆賺回來了。其實俱樂部很多也是為了做廣告,相比投到廣告上跟足球差不多的。






哈嘍哈嘍嚕呀


首先,中國足球不同於世界上任何國家,因為這裡的足球並不是純粹的足球,它涵蓋的內容太過豐富,如果不是設身處地的走進去,誰都無法瞭解真正的內涵,若是簡單的認為那只是一項運動就是管中窺豹了。

搞足球需燒錢是必須的,迄今為止中國的足球俱樂部都是賠錢,無一例外。中國有句老話,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買賣沒人做。可既然足球足球是燒大錢、賠大錢,為什麼依然有人前赴後繼的衝進去?

中國投資足球的是兩類人,國企和民企。民企投資足球主要是圖社會效益回報,無論是廣告效應還是當地政府的政策扶持都是他們投資足球的關鍵訴求。也有說是個人的喜好,但真正的原因相信他們自己最清楚。曾幾何時,重慶力帆的老爺子尹明善也說是喜歡,但當他從政府那裡滿足不了他的利益需求時,他所喜好的足球就被果斷的放棄。北京人和的戴氏兄妹也是如此,靠搞足球投機,結果卻忽略了投入產出比的關鍵因素……

而國企投資的足球是政治足球,因為他們不需要依託足球帶來的社會效益,財大氣粗,慷國家、納稅人之慨,做起事來自然豪氣干雲,但最大的弊端是種種的不專業、不計後果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至於說到有中甲球隊逃避衝超,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中超雖然平臺不同,受關注程度不同,但投資額度也嚴重不同,所承受的損失也就不同。所以,中甲球隊做出什麼選擇都屬正常,也能理解。


把虎搭著牽著馬


現在就算衝超成功了,下一年沒有投入個10億保級基本是不現實的,剛進中超費第一年困難是最多的,很多贊助商不會盲目選擇選擇合作,籤個幾年的合約萬一中超一年遊怎麼辦,所以更多贊助商還是觀望態度,除非俱樂部老闆在業內非常有人脈和魅力,中小贊助商如果籤1-2年合作沒多少錢,二三線城市的球市不好的話門票收入也不會太高,外加上隊內有能力的球員工資肯定要大漲,而且不可能只籤1年吧,還要購買強力外援,好的外援不肯來,除非年薪和獎金誘人,來了也不一定貴好好踢,不買保級更無望,這樣算下來就是保級成功短期內也是虧損不會盈利,保級失敗就玩損失數十億。所以在中國中小城市俱樂部不適合打中超,玩不起來,並不是球迷是否支持的問題,拉不到贊助只能遷移到其他城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現在中超競爭就是一線城市財力大比拼,百億千億企業背景爭冠軍,數十億企業背景往下只能保級。


橙羽暖通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中甲球隊哪有不想衝超的俱樂部?只是礙於現實無法衝超,找的堂而皇之的藉口,好下臺階罷了!


莫等閒閒閒


確實,玩啥都要錢,屌絲們就不要吐酸了,不是你等可以觀望的,玩不起就回去玩泥巴吧,要花這麼多錢還在努力玩,你以為土豪們都是傻子啊



妖怪哪裡逃


有些人在激烈競爭的洶濤駭浪中被捲走,從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卻迎著風口、踏上浪尖,上了岸,他們成功了。因為他們多了一份堅持。風口浪尖對於他們來說不是絆腳石,而是墊高自己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