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已經確定火星上有水,現在連氧氣也有了,人們離登上火星還差幾步?

谷龍大雜燴


這個問題我有靠譜的答案:最快5年後,也就是在2024年左右。

因為工作需要,經常向國外朋友瞭解科技方面的最新進展,剛過去的2019年10月10日在NASA官網發佈了一篇官方文章,我把它的原文翻譯下來以饗讀者,然後再結合全球各國、各大型機構的登陸火星計劃做一番解讀:

一、NASA官方登陸火星文章的中文翻譯

標題:NASA邀請媒體參加活動,重點宣傳月球到火星的宇航服

編者注: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媒體將被邀請到位於華盛頓的NASA總部近距離觀看下一代航天服,這是該機構Artemis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正準備在2024年之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並正在設計和開發宇航員將在月球表面以及包括火星在內的其他目的地穿著的套裝。

本次活動將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點舉行,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將會與宇航服工程師一起進行演示。宇航服的演示將在NASA電視臺和該機構的網站上直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使用地面原型,展示其兩套用於月球探索的太空服 –一套用於發射並重新進入該機構的獵戶座飛船,即獵戶座乘員生存系統;另一套用於探索月球南極的表面,即勘探車外機動部門(xEMU)。xEMU套裝對以前在阿波羅時代穿著的宇航服和目前在國際空間站外的太空行走中穿著的宇航服進行了改進。這種新的太空服可容納各種尺寸的宇航員,併為月球表面提供更舒適,更舒適和更機動的功能。

電話會議音頻將在以下位置直播:https://www.nasa.gov/live,來自當地中學和中學的學生將成為聽眾的參與者。學生將能夠觀看演示並與NASA專家一起進行問答。將學生與這些獨特的機會聯繫起來可提供真實的STEM體驗,以鼓勵下一代進入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

概括成一句話就是說:2024年之前NASA不可能將宇航員送上火星,那具體時間到底是多少,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全球各個大國或大機構的詳細官方計劃

一、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2019年4月2日確認,美國計劃在2033年將宇航員送上火星,並在火星上生存2年。現有版本中,美國航天局申請的預算總額為210億美元,其中超過半數將用於空間探索。布里登斯廷強調了重返月球對美國太空探索計劃的重要性,指出月球是學會在另外一個世界生存的最好試驗場,可以驗證相關能力和技術。他還說,火星上預計有數億噸的水冰,能夠解決飲水問題,並用於製造液氧和液氫,未來可開發為火箭燃料供深空旅行使用。

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法案,首次要求美國航天局研究2033年送人去火星的可行性。不過,美國航天局去年9月公佈的月球和火星任務時間表仍使用“本世紀30年代”登陸火星的模糊表述。

NASA的官網上列出了詳細的計劃表:

“The Exploration Campaign has five strategic goals:

【這項探索活動有5個戰略目標】

  1. Transition U.S. human spaceflight activities in low-Earth orbit to commercial operations that support NASA and the needs of an emerging private sector market.【第1階段: 將美國在近地軌道的載人航天活動轉變為商業活動,以支持NASA和新興的私營部門市場的需求。】
  2. Lead the emplacement of capabilities that support lunar surface operations and facilitate missions beyond cislunar space.【第2階段: 領導支持月球表面行動和協助地月空間以外任務的能力部署。】
  3. Foster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unar resources through a series of robotic missions.【第3階段: 通過一系列機器人任務,促進月球資源的科學發現和特性描述。】
  4. Return U.S. astronauts to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for a sustained campaign of exploration and use.【第4階段: 將美國宇航員送回月球表面進行持續的探索。】
  5.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ies required for human missions to Mars and other destinations.【第5階段 展示人類登陸火星和其他目的地任務所需的能力。】

人類首次登陸火星——其複雜性之大——將是一項對人類未來充滿敬畏的成就。探索活動的關鍵部分已經在進行中,包括在空間站上進行長時間的載人航天飛行,開發先進的生命支持系統,並繼續在深空科學任務中領導和推動世界。

總的來說,探索活動的重點是一種變革性的方法,包括開發技術和系統,使一系列人類和機器人的月球任務擴展到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繼續在火星及其周圍的機器人探索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該機構的洞察任務現在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並將在11月著陸,研究這顆紅色星球的內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下一個火星探測車的研發工作繼續取得良好進展,計劃於2020年7月發射。
2020年的火星探測器將幫助我們尋找過去的生命,並展示燃料和其他資源的生產,使人類探索成為可能。我們還將利用這一任務作為後續的機器人往返任務的基礎,包括歷史性的第一次火箭發射和樣品返回。這一任務將成為最終一系列載人火星任務的重要前奏,這些任務計劃於2030年開始,最終以登陸火星告終。未來幾年,我們將在月球上開展的工作將為登陸火星提供支持。

國家空間探索運動提出的優先事項確保美國將保持在空間科學和探索方面的領導地位。閱讀完整的探索活動,請訪問:

https://go.nasa.gov/2pyqmMD

綜上,預判NASA的宇航員將在2030-2035年之間登上火星!

二、SPACE-X:

美國連續創業家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一心想要殖民火星,這就是他在2002年創立火箭公司SpaceX的精神所在。馬斯克對美國宇航局(NASA)沒有采取更多措施以將人類送上這顆紅色星球感到沮喪,他還擔心攸關人類生存的後備計劃沒有被制定出來,因為地球很可能變成一個不再適宜居住的蠻荒之地。

自那以來,SpaceX開發了幾套令人印象深刻的航天系統,包括SpaceX的第一顆軌道火箭獵鷹1號(Falcon 1)、小型自動著陸測試火箭蚱蜢(Grasshopper)、可重複使用的軌道級發射裝置獵鷹9號(Falcon 9)、可運載貨物或宇航員的航天器龍飛船(Dragon),以及超大的重型運載火箭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

但火星是個寒冷、荒涼、幾乎沒有空氣的岩石星球,距離地球約2.25億公里。如今,即使是一艘小型飛船要在那裡著陸,都需要驚人的聰明才智,更不用說未來裝滿人員和貨物的巨型飛船了。這就是為何SpaceX要吸取過去16年的經驗教訓、籌集越來越多的資金、招募更多員工,以齊心協力打造名為“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簡稱BFR)飛船的原因。

BFR完全可重複使用的118米高系統由兩個巨大部分組成,包括大約18層樓高的“大獵鷹飛船”(Big Falcon Spaceship,簡稱BFS)和類似型號的“大獵鷹助推器”(Big Falcon Booster,簡稱BFB)。這個助推器將把飛船(位於其在頂部)發射到太空中,然後經過回收以備重新使用。

在載人航天領域,時間表是不太可靠的因素,但馬斯克對SpaceX何時到達火星的雄心勃勃的估計,揭示了他對實現這一目標的熱情。以下就是SpaceX火星計劃的大致時間表:

(1) 2020-2021年:嘗試發射完整的BFR,並將飛船送入軌道;

(2)2022年:進行2次裝滿貨物和補給的火星任務,但不載人;

(3) 2022-2023年:第一艘大獵鷹飛船在火星上著陸;

(4)2023年:發射第一艘載人BFR,並將他們送往月球;

(5)2024年:首次送人類上火星;

(6)2025年:人類踏足火星;

(7) 2028年:完成火星基地Apha的建造;

<strong>

這是SpaceX大獵鷹飛船著陸火星後的場景,當有人在Twitter上問馬斯克,建設第一個永久火星基地需要多長時間時,馬斯克回覆稱“大概需要在2028年完工。”他說,從那時起,一個聚居地可能會開始形成。他說:“這裡將開始建造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包括製造推進劑、發電站,用來種植農作物的防爆圓頂,如果沒有這些基礎設施,你就無法生存。然後創業機會就會激增。”

(8)也許在21世紀30年代:開建火星上首座城市;

<strong>

(9) 2100年後:將火星變成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strong><strong>

在每一份招聘信息中,SpaceX都表示它正在追求“讓人類能夠在火星上生活的終極目標”。為此,它的網站上有一張照片,照片上鏽跡斑斑的紅色行星正在變成類似地球的世界。這張渲染圖是對火星進行“地球改造”的假設和推測結果。地球化改造包括改變氣候,但它比現在地球上發生的自然變化更有目的性,速度也更快。

按照推測,火星可以變成一個溫暖潮溼的世界,更適合人類永久定居,前提是如果我們能融化這個星球上富含二氧化碳的冰蓋。在目前的狀態下,火星表面的大氣密度還不到地球的1%。火星上的大部分空氣在數十億年前被吹向太空中,這就相當於真空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有害的太空輻射不會被阻擋,人們無法在太空服或封閉空間外呼吸。

目前尚不清楚當人類登陸火星後,是否能在有限時間內對其進行地球化改造。美國宇航局對此表示懷疑,因為可能沒有足夠的氣體被困在兩極以為人類提供舒適的空氣。此外,這項工作可能需要強大的衛星支持,它可以產生磁屏蔽,以防止太陽輻射,否則任何人為製造的大氣仍會被吹走。【相關鏈接:https:// ,

https://www.spacex.com/starship

,】

總結一下,SPACE X計劃在2024年首次實現載人登陸火星。

三、俄羅斯和歐盟的計劃:ExoMars

俄羅斯: 據《每日郵報》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公佈了向火星發射一系列宇宙飛船並最終移民火星的計劃。普京稱,這項太空計劃的第一步將是2019年發射一艘無人宇宙飛船,對火星進行探索。他表示,“作為月球和火星探索項目的一部分,我們計劃發射無人宇宙飛船,然後發射載人宇宙飛船。我們計劃2019年向火星發射一艘宇宙飛船。”

普京稱太空項目的第一步是明年向火星發射一艘無人宇宙飛船,然後是載人宇宙飛船普京補充說,月球探索計劃將考察月球極地地區,“我們的專家將在兩極附近著陸,因為有理由相信那裡存在水。我們需要對那裡進行研究,然後對其他行星和外太空進行研究。”這是俄羅斯探索火星計劃的新聞首次浮出水面。之前,外界普遍預計俄羅斯向火星發射宇宙飛船的時間為2020年。

俄羅斯太空總署在與歐洲空間局合作實施ExoMars任務。作為ExoMars項目的一部分,之前俄羅斯被認為2020年才會再次向火星發射宇宙飛船。該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在火星上搜索微觀生命跡象,無論是活體生命還是化石。

不過該計劃的進展似乎不太順利,歐洲和俄羅斯對火星的聯合機器人任務,在連續兩次背對背測試失敗,失敗原因是降落在火星的太空船所需的降落傘遇到故障。如果在2020年夏天的預定發射時間之前,沒有修復和測試問題。將會導致這個項目的延遲發射,將不得不等到2022再次嘗試。

降落傘:這個鍋我來背?

ESA(歐洲航天局):從官網的發射任務看,截止到2031年沒有登陸火星的單獨計劃。現在歐盟面臨英國脫歐、難民問題,自身問題一大堆,短時間估計難有實質性突破。不過歐盟其實對火星的研究開展得很早,甚至有一顆運行了超過了15年的環繞軌道衛星,真是驗證了俗話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四、中國國家航天局

說完了國外的動向,來看一下咱們偉大祖國的探星計劃。在中國航天局的官網發佈的白皮書提到我國將於2020年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其實咱們國家目前的計劃重點是先要實現登月。2019年1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問:嫦娥四號實現了多個首次,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我們注意到廣大網友也十分關心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是否有了時間表,能否介紹相關情況?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介紹,無人探月或者叫機器人探月計劃,中國政府基本明確了2030年發展設想,將會有嫦娥五號、六號、七號、八號任務。關於載人登月計劃,美國特朗普總統上任以後也提出了重返月球的計劃,中國也在組織科學家抓緊研究。目前都在研究當中,還未到決策階段。

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增長,我們載人登陸火星的日子一定會大幅度提前,也會列入實際的規劃中。畢竟我們國家的起點比國外要低很多,目前取得的嫦娥,天宮系列航天工程的成就實屬來之不易。

綜上,我的結論是:

1.目前距離人類登陸火星時間上最近的計劃是SpaceX公司,在2024年載人登陸火星;

2.美國宇航局:2033年左右;

3.俄羅斯和歐盟:暫時沒有載人登陸計劃(各自要解決的內部問題還很多);

4.中國:航天新勢力,值得期待,或有驚喜給國人!

最後,發幾幅火星的美圖以饗讀者:

火星存在液態水的證據:季節性斜坡紋線

火星東北部的大瑟提斯高原

太陽系最大的火山:奧林匹斯山的底部熔岩

米拉斯峽谷:照片上的沉積物可能是遠古湖泊留下的

火星簡介:

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4%。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週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橘紅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古羅馬)稱火星為“瑪爾斯星”是十二星座白羊座的獨一守護星,並非天蠍座的守護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佈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2015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公佈火星上有少量的水。據法新社2018年7月25日報道,歐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員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地下水湖)。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與地球相比,火星地質活動較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分於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佈的隕石坑、火山與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地形特徵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被隔離的矮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見,最高亮度可達-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國航天局宣佈火星存在流動水。

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 。2019年10月,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發現火星曾存在鹽水湖 。

關於火星,朋友們您還有哪些想法,歡迎留言與我交流討論!我是大軲轆,一名既懂科普,又能搞笑的物理老師!


燃燒的軲轆


沒錯,NASA在火星上發現了一個地下湖泊,已經確定了火星上有水,並且火星的空氣中也含有氧氣,但著並不意味著人類就可以到火星生存了。

在2018年的7月25日,火星上傳來了重大喜訊。科學家在火星南極冰蓋下1.5公里處發現了一個直徑大約是20公里的液態水湖泊。火星上終於發現了水了,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或許我們人類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登上火星品嚐一下火星上的水了。

圖示:火星南極的冰蓋

等等,事情好像沒有這麼簡單。火星上的平均氣溫低至零下63℃。這麼冷的溫度,這些水怎麼還不結冰呢?科學家指出這些水是不能直接飲用的鹹水。火星的這個地下湖泊包含了大量的鈣鎂和火星岩石的其它物質,降低了水的冰點。這些水在這麼冷的溫度下還不結冰,它得有多鹹啊。反正地球上的海水是不能直接飲用的。

再就是這些水藏在火星地表下1.5公里深度的地方。這個深度可不淺啊。人類要想喝到這些水,就必須打一口深度1500米深的井。在地球上我們可以輕易的鑽頭1500米深,喝到這些水。但是如果人類初次登陸火星總不能帶著鑽井設備吧。人類初到火星,想利用這些水是很困難的。

圖示:火星地下湖泊

至於火星上的氧氣,那就不要真當回事了,有和沒有一個樣。火星大氣非常的稀薄,不到大氣密度的1%,並且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我們平時呼吸呼出的廢氣——二氧化碳。氧氣只佔火星大氣的0.15%。在地球上海拔高度超過5000米的地方,氧氣的含量是海平面處的40%左右,人類的呼吸已經非常困難了。而火星上的氧含量只有0.15%,這跟沒有有什麼區別呢?

圖示:未來火星基地

再加上火星上的寒冷和強烈的有害輻射等等,火星距離適合人類居住的標準還差很遠。因此人類初次登陸火星還是要從地球上攜帶充足的物資,實現自給自足啊。

不過NASA已經放出消息,計劃在2034年的時候時間人類登陸火星。還有15年的時間,希望到時候我們能夠看到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壯舉。


我就是兔斯基


雖然NASA已經確定火星上有水,有氧氣,比的月球環境要好一點,但是登陸火星不是和登陸月球一樣,反而比登陸月球還有難。

火星基地方案

首先需要考慮是到火星的距離。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離月球的距離是38萬公里,50年前阿波羅任務歷經6次成功的將12名美國宇航員送上了月球,每次任務都在兩三天內就完成了。而火星離地球的距離是月球的150倍,繞太陽運行的速度與地球不同,只有當火星運行到特定軌道才能有最佳的發射時間窗口。這個發射窗口每隔幾年就會打開一次,所以時機是至關重要的。而且,要安全地到達火星單程就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估計NASA這次的火星載人探測總時間預計在三年左右。

其次是飛船以及宇航員的必備品。火星的大氣環境和地理環境對飛船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類的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比登陸月球的幾率還低,怎樣安全穩定的登陸火星,需要這些年對火星的不斷研究得出的數據進行分析,來改進飛船技術。

另外往返火星的時間跨度很長,宇航員的生活必備品---水、食物、氧氣需要如何解決,如果火星上的水和氧氣可以利用,怎樣解決宇航員在火星的食物,是能夠使人類在火星持續生存的條件。還有太空輻射以及太空碎片時刻威脅著宇航員的生命,必須解決宇航服的耐用性。

最後也是最主要的是宇航員的身體健康。俄羅斯和美國對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的工作時間也慢慢的固定到六個月,也有個別的宇航員在太空站工作一年的時間。隨著對宇航員太空飛行時間的延長,生理測試也隨之增加。

在太空失重、隔離、限制封閉環境、太空輻射、離地球的距離等各方面的因素,對人類身體健康影響的研究表明,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到人類的心臟、內循環、體內液體、骨骼、肌肉以及心理等方面。一旦宇航員到火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根據NASA的一些消息,已經對一些宇航員進行火星模擬訓練,隨時等候參加火星任務。

登陸火星

總之,如果要將人類送上火星之前,必須確保人類的各方面計劃已經可以應對未知危險,以確保能夠進行火星之旅後安全回到我們的藍色地球。

火星


hnyfkj


火星上發現水已經不傳聞了,NASA在很早以前就宣佈火星上存在水源,但是都是處於冰凍狀態或者存在於土地之下,以我們人類發射上去的探測器來開採的話,既不能保證效率,還不能保證數量!畢竟它們的功能就不去開發來採集資源的!


至於火星上的氧氣確實也是存在的,但是火星上還是主要以二氧化碳為多,氧氣只佔0.14%,這點氧氣完全不足以人類生存,所以人類想要登上月球並且長時間居留,必須解決了氧氣來源問題,有人說種樹,用樹來淨化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但是現實卻是火星上的土壤完全不適合地球人任何一樣樹木生存,其次水源問題還沒有解決,再者火星上的晝夜溫差高達百度,沒有任何防護的樹木能生存下來?

所以人類未來登入火星,空氣問題大多數還是靠化學產生氧氣,並且可以採用就地取材的好處,既然空氣和水源問題解決了,那麼就是效率問題了,按照目前人類最快的宇宙飛船航行科技速度,理論上最近的距離5500萬公里的火星,仍舊需要6-10個月的時間

並且一次飛行所耗費的財力,物力,即使經濟實力強如美國也承擔不起短時間多次航行,最近美國的埃隆馬克斯可謂是現在登入火星第一人,號稱未來50年能最短3個月到達火星,並且在火星上建立基地!





2015年5月,馬斯克表示,第二代龍式飛船“有能力將科學載荷運送到太陽系的任何地方——不論是液態還是固態表面,不論有沒有大氣”。他還補充說,龍式飛船結合重型獵鷹運載火箭,能夠把2到4噸的科學設備送上火箭。而目前登陸火星的最大探測器是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質量大約是1噸。SpaceX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更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火箭!

所以人類解決了在火星上的生存問題,一定大力研究火星,而這一切都在等待的宇宙航行的改革,無論是從速度還是從載重,都將是以往不可想象的!


歷代火箭的發展我們就可以看出,以後的載人火箭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速度更快,更安全!


ZSLMonster


具體差幾步不好說,但僅就目前的技術發展來看,在未來的十到十五年之內,人類還無法登陸火星,火星這顆星球很特殊,它和地球以及金星一樣,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當中,而且這顆星球也存在一定的水和氧氣,另外火星還存在稀薄的大氣層,但這個稀薄的大氣層對於人類來說很麻煩。

由於火星的大氣層過於的稀薄,導致人類的飛行器在進行降落的時候,減速傘無法發揮出太大的作用,所以人類如果要登陸火星,必須要採用反向點火的方式進行軟著陸,但反向點火談何容易,你要知道飛行器的降落速度遠在音速之上,要想讓飛行器平穩的落在火星表面,其中的難度不是你我可以想象的。

另外火星距離地球有5500萬公里那麼遠,如此遙遠的距離更讓人類謹慎,假如飛行器在降落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宇航員就再也回不來了,而且從地球飛往火星時間也比較漫長,沒有個一年半載的時間根本不夠,要知道我們攜帶的不僅只有宇航員,還有各種科學機器,食物,工具等一系列物件。

最後還有一點,其實在空曠的宇宙當中,有許許多多的宇宙射線存在,但由於地球磁場的存在,這些宇宙射線對於人類的傷害非常有限,可一旦我們遠離地球的保護,這些宇宙射線會穿透宇宙飛船的保護,對宇航員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那麼考慮到飛往火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宇航員很有可能生病甚至是患癌,所以在沒有萬無一失的保證之前,人類不會貿然前往火星.....


種植恆星


我覺得還是相當的遠。

探測火星的現狀

其實最近美國航天局在火星上取得了很不錯的探索發現,比如:南北極冰蓋下有液態水。

其次還發現了火星表面上有有機會,以及發現火星大氣當中有少量的氧氣。

看起來,似乎萬事俱備,只欠人類上去移民了。但實際上,這距離人類可以居住還相距甚遠。那為什麼這麼說呢?

移民火星難點是什麼?

首先,火星上雖然有氧氣,但是這點氧氣,其實對於人類來說相當於沒有。這是因為氧氣的含量要達到一個比較合適的區間才會適合我們人類的呼吸系統。如果氧氣太少,或者太多,都對人類的生存會構成很大的威脅。

其次,火星的大氣層特別稀薄,所以沒有辦法把熱量保留住。 在火星赤道附近,白天的溫度可以達到20℃,夜間會驟然降低到-80℃左右,溫差在100℃左右。因此,晝夜溫差特別大,這也是無法克服的。

而且因為沒有臭氧層,所以也抵抗不了紫外線,這紫外線對於人體的殺傷也是巨大的。

然後,是發現了液態水,但是就這點水,說實在的塞牙縫都不夠,更不要說用來支持生命活動了。

最後,還有一點很恐怖,那就是火星基本上涼了,而且沒有地磁,這就意味著太陽吹來一陣太陽風,火星上的生命就都得遭殃,地球之所以適合人類居住就在於有很強的的地磁,能夠抵禦住太陽風。

所以,其實一顆行星要具備讓人類可以生存的條件是極其苛刻的,缺一不可,發現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具備生命生存的條件是不是都具備了。


鍾銘聊科學


確定地說,還差的很多,很多!

火星上確實有水,而且是液態水,在火星兩級的冰蓋下面。不過說擁有氧氣有些不嚴謹了,火星上幾乎沒有任何大氣,空氣非常非常稀薄,當然也不可能一個氧氣分子都沒有,但你能說這樣的環境就是擁有氧氣嗎?我們一般都會說火星上沒有氧氣,正如說太空是真空環境一樣,事實上並不真的是真空!

而且,即使擁有水和氧氣,距離登陸火星也差的很多。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擁有水和氧氣並不是最主要的,即使登陸了火星,也不可能用上火星上水,更不可能用火星上非常非常少量的氧氣!

說白了,人類必須自己準備水和氧氣!

所以水和氧氣並不是人類登陸火星需要關注的東西,而是如何登陸火星並安全返回,同時如何應對哪裡的惡劣環境,肆無忌憚的沙塵和宇宙射線可能會帶來致命威脅!

而在人類更加深入地探索火星之後,比如說準備長時間在火星上居住,甚至定居火星,火星上的水和氧氣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特別是水!因為氧氣相對來說更容易被製造出來,而水是更加寶貴的資源!

所以說,火星上擁有水對於人類來說是個好消息,但目前的階段對於人了探索火星並沒有多大影響和幫助,因為人類遠沒有達到利用火星上的水的科技,水的存在頂多是人類探索火星的動力!


宇宙探索


NASA已經確定火星上有水,現在連氧氣也有了,人們離登上火星還差幾步?

火星有水嗎?這早已不是秘密,火星一直有水,只不過是固態冰凍的水,兩極的冰蓋和中高緯度地區的撞擊坑內,都封凍了大量的水!當然火星地下的液態鹹水湖確實是一個新聞,畢竟火星上還從未在表面發現過液態水!

火星的極冠,各位能看出這是火星南極的極冠呢還是北極的極冠?

火星南極附近地下液態鹹水湖位置與地層示意圖!

那麼火星的氧氣在哪裡?火星只有一個地球大氣壓1%的二氧化碳大氣層,氧氣從哪裡來?

其實只要有水,火星的氧氣並不是什麼問題,儘管火星赤道地區獲得的太陽能大約只有地球的一半,大約700W/平方米,但只要有足夠面積的太陽能電池,電解水獲得氧氣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大氣層中是否有氧氣並不是人類移居火星的關鍵!那麼哪些條件才是呢?

改造火星的千年計劃,但至少在現在,是不敢奢求這樣的計劃的,畢竟人類還有自知之明!

但上圖中的小規模聚居區卻是可以實現的,只不過需要付出點努力罷了!人類現在能達到這樣的技術水平嗎?可能有點難度!畢竟火星表面能就地取材的建材並不多,大部分都需要從地球運送到火星,因此繞不過去的有幾個坎:

1、大推力火箭

2、適合運送大件建材的飛船

3、適合火星快速來回的引擎

為什麼大推力火箭和與火星快速來回的引擎分開說明?因為火箭只負責將飛船運送的到近地軌道,剩下的就只能由空間引擎來接力了,因此高效大推力的引擎非常重要,否則一趟火星來回需要好幾年,建設成本與週期都太長!當然這只是運輸技術,還有如下技術需要獲得保證!

1、封閉環境內的生態技術,比如生物圈一號二號的經驗儘管不成功,但不成功本身也是一種經驗

2、人體在長時間的宇宙航行中的心理以及生理狀態掌控

3、遠程醫療技術改善,畢竟以後就只有隨隊醫生的支援了

4、火星土壤改良,據稱火星表面土壤含有有害物質,不太適合種植,因此必須要改善土質,否則植物可能難以成活!

......

從技術層面而言,登陸火星並不是一件難以實現的事情,上圖中的火箭,即使一次不行,但兩次在軌道組裝,絕對可以完成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但如果要在火星建立常駐基地,那麼就不是那麼容易一件事情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火星載人登陸相信可以在五十年內實現,但基地,可能100年內都不一定能建立!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雖然NASA已經確定火星上有水,而且也有了氧氣含量的微量變化。但NASA絕對不敢下:“這給人類登上火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樣的結論!

之所以這麼說,可能是在各方面都還差那麼“一點點”吧。


磁場可能就差了那麼“一點點”。火星的磁場強度平均是地球磁場的1‰~2‰,近年的探測證實,火星沒有一個全球性偶極磁場,卻存在眾多的局域性的偶極磁場。因此,火星是具有眾多局域磁場組成的多極磁場的行星。這是我們地球人是我無法理解的。這意味著哪怕你手裡有個指南針,在火星上也分辨不出東南西北。因為火星磁場的消失,給火星帶來了巨大的麻煩。簡單的來說,火星的磁場決定著火星是成為活力四射的地球,還是成為現在的死星。很遺憾,我們看到的是後者。


火星上的大氣密度只相當於地球大氣密度的1%,而且只有薄薄的一層。這似乎也差了那麼“一點點”!當我們漫步在火星的表面,有可能會隨時隨地的被宇宙深處射來的宇宙射線一擊致命。或者是被太空中飄來的小隕石,甚至是太空垃圾,砸中腦袋……這是在地球上的人從來沒經歷過的怪事,但到了火星上卻是極為平常的事情。當然這一切都是因為火星大氣太稀薄,不足以保護它上面的任何生命(如果有生命的話,恐怕早已鑽到深深的地層下面了)。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佔據了95.3%。地球上的比例來算,二氧化碳的濃度倒是和地球上差的不多,如果溫度和光照合適,我們可以在溫室裡直接利用火星大氣的二氧化碳,栽培綠色植物,進而產生氧氣。


再有就是火星上的水,恐怕也因為那麼“一點點”,而成為極為珍貴的資源。火星的晝夜溫差可以達到160攝氏度。而且表面時常會從兩極颳起時速400公里的暴風。火星上真的有火星人的話,恐怕他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過水的液態是什麼樣的。火星上的水更多的是以冰霧和固體的狀態出現,也只有白天可以測到,到了夜晚,它們會沉降回兩極的地面。且不單是水就連二氧化碳也會在極夜時被凍成乾冰,降落到極地的地表。

只要火星的磁場不恢復,那麼現在火星上發生的所有自然變化,都不會預示著火星環境會向有利於人類宜居的方向發展。


星光之霖


如果把宇宙間的八大行星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靠近太陽的類地行星和遠離太陽的類木行星。

八大行星中與地球相似度最高的也就是地球的兩個鄰居火星和金星了,火星自轉週期為24.6229 小時,和地球極為相似,公轉週期是779.94 天,相當於地球上兩年多一點。火星上有沙丘、有塵土,有四季變化,這些都與地球類似,但是除此之外火星和地球相差蠻大的。

圖釋:火星表面

按照題主所說,火星上有水,有氧氣,那麼就離登上火星不遠了嘛?實際上移居火星並不是十步八步的事兒。

就拿氧氣來說吧,人類對於氧氣的濃度相當苛刻,並不是有氧就行。

標準大氣壓下,空氣中氧濃度的維持在20.9%,這個濃度的氧氣對於人類來講是舒適的,工業中《進入受限空間安全管理規範》中規定氧含量不得低於19.5%並且小於22%,否則需要通過強制通風手段來維持受限空間的空氣流通,直到氧濃度合格。

所謂受限空間就是一些自然通風不太好的區域,如較深的孔洞中,管道內,地下室等場所。

圖釋:火星兩極的乾冰

以上數據經過無數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大多數人在2700米以上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高原反應,這個高度對應的氧含量大約是15%,如果氧濃度繼續降低至12%,則會表現出明顯的缺氧症狀,如頭暈、噁心、甚至嘔吐,如果氧濃度低於10%就離失去意識不遠了。

再來看火星的氧濃度,火星的雖然有氧氣,但是火星的大氣壓僅相當於地球的1%,極為稀薄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也不過才0.15%,這個含量大於僅相當於地球上氧含量的0.072%,人類根本無法生存。

不過英國牛津大學一位叫巴納德·伍德的博士在《科學》上發表文章,表明在四十多億年前,火星的氧含量要比現在地球上還高,那時的火星也曾繁榮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